视频加载中...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摄影报道
在现当代文学史上,四川作家周克芹乡土文学写作,是一道不容错过的风景。他笔下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在成都简阳,在葫芦坝上,依然馨香流芳。为进一步发掘文学新力量,助力青年作家的成长与进步,2019年11月21日,由成都市文联主办,成都市作协、《青年作家》杂志社、简阳市文联承办的首届“华语青年作家写作营”,在简阳开营。15位国内有潜力的青年作家、诗人相聚成都简阳。将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他们将参加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学交流和创作活动。《人民文学》副主编、茅奖和鲁奖双料奖项获得者徐则臣,中山大学博士生导师、著名文学评论家谢有顺,《中华文学选刊》执行主编、著名文学评论家徐晨亮,三位文学界资深人士,将组成此次写作营的强大导师团。三位在文学领域内卓有成绩的杰出人士,将为青年作家们分享各自的写作经验,指点迷津。
四川省作协主席阿来,成都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新闻出版局(市版权局)局长师江,四川省文联副主席、成都市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宋凯,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省作协副主席、成都市文联主席梁平,巴金文学院院长赵智,成都市作协主席、《青年作家》杂志执行主编熊焱出席了开营仪式。简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顾晓玲致辞。“华语青年作家写作营”将作为一项持续性的文学工程,常年落地成都简阳,每年举办一届,以文学记录青春,以青春书写未来。现场为简阳授“华语青年作家写作营创作基地”牌。
中国作协副主席阎晶明发贺信:这又是一项重大文学工程
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副主席阎晶明,给首届青年作家写作营开营发来了贺信。信中提到:“《青年作家》杂志创办的华语青年作家奖,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很大影响,成为了国内文学界非常重要的奖项。此次《青年作家》杂志吹响“华语青年作家写作营”集结号,又是一项重大文学工程。该活动常年落地成都简阳,这意味着将有更多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青年作家在这里探讨文学与写作,并感受这座城市的自然风光与人文风情。此次华语青年作家写作营的15名营员,都是来自全国范围内具有一定影响力、写作相对成熟的青年作家,他们相聚一起,互相交流,彼此学习,这是极为有意义的一件事情。我相信,《青年作家》杂志社的“一刊、一奖、一营”的办刊理念,将会结出丰硕的文学成果。我也很期待各位青年作家写出更好、更有新意、更具探索性质的作品。”
四川省作协主席阿来:认真从事主流文学创作的年轻人值得鼓励
在开幕式上,阿来在台上讲话中,首先高度肯定了文学写作营这种形式,“我观察到,一些文学采风活动,真的很像一阵风一样,去到一个地方,匆匆而来、匆匆而去。并没有沉下心来。这种写作营方式,却可以很好避免那种浮躁的形式。”然后阿来也点赞了此次参加写作营的营员作家的年轻度真正体现了“青年作家”,“确确实实是年轻的新鲜的文学面孔。而不是为了名气考虑而一再降低年龄标准。所以我也欣喜地看到,《青年作家》是真正在挖掘、培养青年作家做出了有效的努力。”
阿来
阿来还提到,简阳作为这个写作营的常年落户地,一方面具有悠久绵长的历史文化,涌现出了首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周克芹,另一方面面临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正在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这对于青年作家来说是难得的体验机会,“希望青年作家们认真面对新的现实,加强学习,深刻认识,不断提高表达的技巧和能力,创作出有深度的作品。”在接受封面新闻记者采访时,阿来还表示,“其实现在还是有不少年轻人在认真从事主流文学创作,并不是都在写爽文赚钱,进行商业化写作。只是认真写作的这些人,很容易被遮蔽。我们更应该给他们提供平台,多给他们鼓励。我们应该鼓励年轻人追求文学理想,坚持文学品质,发挥探索精神。”
成都市文联主席梁平:华语青年作家写作营将成为给中国文学输送名家、大师的加油站
梁平
2015年,《青年作家》杂志社联合华西都市报社、封面新闻共同设立“华语青年作家奖”,该奖项已成功举办四届,已经奖励了36位青年作家,产生了巨大影响。在接受封面新闻记者采访时,梁平分享了《青年作家》创办文学写作营的初衷,“在当下时代,一个文学刊物,要想有很大作为,发挥更大的影响力,编发稿件只是要做的众多工作中一个方面。还要在其他方面努力找到有效办法。《青年作家》杂志已经在创办文学奖方面做出很不错的成绩,华语青年作家奖已经成为在国内文学界口碑很高的主流文学奖项。这次我们创办青年作家写作营,就是希望能继续发掘、推广出更多认真写作、有潜力的新生文学力量。我们也期待,在将来,青年作家写作营将成为给中国文学输送名家、大师的加油站。”
营员大都是90后新锐 最小的20岁已成《人民文学》作者
此次“华语青年作家写作营”的15名营员,来自全国各地,绝大部分是80后、90后,多位是毕业于名校的高材生。其中还有出生于1999年的在校大学生。比如王威廉先后就读于中山大学物理系、人类学系、中文系,文学博士。甫跃辉曾于2019年底,入选上海青年文艺家培养计划。胡竹峰,1984年是安徽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曾获孙犁散文奖双年奖、紫金•人民文学之星散文奖等。小昌是大学教师,管理学硕士,著有长篇小说《白的海》等。孟小书1987年出生于北京。加拿大约克大学毕业。曾获第六届西湖·中国文学新锐奖。小珂是1988年出生的北京姑娘。曾荣获第四届“紫金·人民文学之星”长篇小说佳作奖。庞羽,1993年3月生,毕业于南京大学。作品入选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2017年卷。周华诚是一位独立出版人,曾获浙江省优秀文学作品奖、三毛散文奖等。雍措来自四川康定,鲁迅文学院第三十二届高研班学员,巴金文学院签约作家。曾获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羌人六曾获《人民文学》“紫金•人民文学之星”散文佳作奖。程川,1993年出生于陕西汉中,巴金文学院签约作家。曾获首届陕西青年文学奖,《星星》2015年度大学生诗人奖。王棘,1993年生,山西大同人,小说曾入选多个年度选本。杨斐,1994年生,曾获香港“第六届全球华文青年文学奖”小说组亚军。
在本次写作营中,出生于1999年的渡澜是年龄最小的。她来自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库伦旗,现在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读大二。封面新闻记者也在现场采访到她,她讲述自己的父亲是公务员,母亲是教师,“家里有很多书,在父母的影响下,我很早就开始文学阅读。读得多了,就开始有写作的冲动。”在大学的写作课上,渡澜交上去的作品作业被同样热爱写作的老师的注意,并将作品推荐给成都的《青年作家》杂志,得到认可后给予发表。之后她的作品又获得了《收获》《人民文学》杂志的青睐。这次来到成都简阳,渡澜说,“这是我第一次到四川成都,来到简阳,这里是一个温暖的城市。感受很新鲜。”王苏辛1991年生于河南汝南,2009年开始在《收获》《人民文学》等刊发表小说七十余万字。出版有小说集《在平原》等。对参加这次写作营,她说,“能有机会与写作同行们当面交流,并观察彼此的状态,感觉很好。对谢有顺等老师的授课也充满期待。”
<b>【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