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天牢裡的劉病已是一名欽定的死囚。他這輩子連平平安安做個老百姓都是奢望,卻鬼使神差地成為皇帝。劉病已登基後改名劉詢,史稱漢宣帝,被譽為西漢王朝的“中興之主”。這個原本與皇位絕緣的孩子,最後成了一代明主,有人說他是“長安牢獄中走出的天子”,有人說他是中國曆史上唯一一位在監獄中成長的皇帝,還有人根據劉病已的事迹編寫了熱播的電視連續劇《烏龍闖情關》。劉病已是怎麼做到的?經曆了什麼樣的傳奇?所有的一切都得從公元前92年、漢武帝末年的長安城說起。
那一年,魯國(今山東曲阜)人丙吉迎來了自己政治命運的重大轉機。丙吉自幼學習律令,曾經擔任過魯國的獄吏,因有功績,被提拔到朝廷任廷尉右監(廷尉的進階助手,相當于現在的最高檢察院檢察官)。遺憾的是,在朝廷中任職,僅僅需要政績是不夠的。丙吉顯然不适應中央的複雜關系,不久因涉案受到株連,罷官出京,到外地去擔任州從事(封疆大吏的進階助手)。
現在丙吉毫無征兆地接到調令回長安任職,盡管滿懷疑惑,但也趕緊收拾行囊回京。

這一年,長安城内發生了“巫蠱之禍”。這場大禍發生在年老的漢武帝和并不年輕的衛太子劉據之間。劉據因受敵對勢力和佞臣們的誣陷,為父皇漢武帝所疑。他懼禍而被迫起兵讨伐江充,兵敗被迫自殺。其母、
武帝皇後衛子夫也随之上吊自殺。漢武帝在盛怒之下,喪失了清晰的判斷力,嚴令深究衛太子全家及其黨羽。衛太子全家被抄斬,長安城有幾萬臣民受到株連。許多京官被削籍為民。因“巫蠱之禍”案情複雜,涉案人員極多,加上許多京官本身又受到株連,是以朝廷從地方抽調辦案人手。丙吉因為擔任過廷尉右監,與本案沒有牽涉,是以被調回長安參與案件審理。
藍月傳奇
美女陪玩
熱血傳奇
套裝贈送
在政治高壓和白色恐怖之中,所謂的案件“審理”完全是一句空話。一切都已經被定性了,丙吉等人的工作實際上就是貫徹上意、完成程式、懲罰犯人。具體到丙吉的任務,則是主管長安的監獄。
長安的天牢中有一個剛滿月的嬰兒,因為受“巫蠱之禍”的株連被關入大牢。他就是衛太子的孫兒,漢武帝的曾孫。衛太子劉據納史良娣,生下了史皇孫劉進。皇孫劉進納王夫人,生下了這個嬰兒,稱為皇曾孫。小嬰兒剛出生就遭到“巫蠱事”,太子、良娣、皇孫、王夫人等親人都遇害身亡。小嬰兒尚在襁褓之中。政敵們不知道如何處置他,就将他關在大牢中等待命運的審判。
盡職的丙吉在檢查監獄時發現了這個小皇曾孫。當時的嬰兒經過長期的啼哭,又長期缺奶,早已是奄奄一息。善良的丙吉于心不忍,就暗中在牢房中找了兩個剛生育還有奶水、人又忠厚謹慎的女犯人(一個是淮陽人趙征卿,一個是渭城人胡組)輪流喂養這個嬰兒。丙吉還給小嬰兒找了一間通風、幹燥的牢房,提供了冷暖适中、物品齊全的條件。
在接下去的幾個月裡,丙吉每月得到俸祿,就先換來米肉供給牢房中的小皇曾孫。他堅持每天檢查嬰兒的生長情況,不準任何人驚擾孩子。有時候,丙吉實在太忙或者生病了,也派家人早晚去探望小皇曾孫,看看被褥是否燥濕、飲食是否得當。然而監獄中的條件畢竟惡劣,剛出生的皇曾孫經常得病,甚至數次病危,丙吉都及時地指令獄醫診斷,按時給孩子服藥,才使孩子轉危為安。丙吉的俸祿原本就不寬裕,現在又要照顧一個體弱的嬰兒和兩位奶媽,但他總是先想着嬰兒,精心照料。
如果沒有丙吉無微不至的照顧,小皇曾孫早就死在獄中了。兩位犯罪在監的奶媽也将小皇曾孫視作自己的孩子,精心照料。就這樣,可憐的孩子在獄中竟然奇迹般87地成長了起來。
當丙吉在監獄中細心照顧尚是犯人的皇曾孫的時候,監獄外的“巫蠱之禍”還在繼續,連年不絕。小皇曾孫已5歲了,還沒有離開過監獄的高牆。丙吉覺得将孩子終身養在監獄中終究不是辦法,就試探着請高官貴族收養這個孩子,給孩子正常的成長環境。當時的高官顯貴們一知道孩子的來曆,都避之不及,沒有人願意收養。沒有辦法的丙吉隻好繼續照顧着小皇曾孫。
在小孩子一次大病痊愈後,丙吉看着體弱多病的小皇曾孫,替他起名為“病已”。意即孩子的病已經全好了,以後再也不會得病了。這個孩子于是就叫做了“劉病已”。
後元二年(公元前87年),漢武帝生了重病,往來于長楊、五柞宮殿之間調養。有人想在漢武帝病重間再次興風作浪,訓示看風水的上書說長安監獄中有天子氣。多疑的漢武帝竟然派遣使者指令官府說,關押在長安監獄中的犯人,無論罪行輕重,一律殺之。老皇帝希望通過這樣決絕的做法來掃除一切對自己權力的威脅。
内谒者令郭穰連夜趕到丙吉主管的監獄,要執行皇帝的旨意。丙吉勇敢地抗拒聖旨,指令關閉監獄大門,拒絕使者進入。他隔着牆壁高喊:“皇曾孫在這裡。其他人因為虛無的名義被殺尚且不可,更何況這是皇上親生的曾孫子啊!”
雙方僵持到天明,郭穰還是進不去監獄。他隻好傳回宮中将情況報告給漢武帝,并彈劾丙吉抗旨。漢武帝受到這次挫折後,反而頭腦清醒了許多,歎氣說:“這也許是上天借丙吉之口來警示我吧!”
漢武帝沒有追究丙吉的罪過,也沒有繼續下達殺犯人的聖旨,相反卻宣布大赦天下。說來也奇怪,不久漢武帝的病竟然好了。
丙吉主管的監獄一下子就空了。劉病已的兩位奶媽分别回淮陽和渭城去了。劉病已也不再是犯人了,可以做一個自由的普通百姓,真正算是虎口脫險了。丙吉忙張羅着給劉病已找一個去處。他終于打聽到劉病已的父親史皇孫劉進的舅舅史家。史家的一個女兒嫁給了衛太子劉據,就是史良娣。當時史家還有劉病已的舅曾祖母貞君和舅祖父史恭,一家人住在長安近郊的杜縣。丙吉便把劉病已送到杜縣史家。史恭見到這個外甥的兒子,史老太太見到這個曾外孫,驚喜交加,接過了撫養大任。老太太對劉病已異常疼愛,不顧年老體衰親自照料他的生活。隻有5歲的劉病已當時還沒有記憶,在新的、舒适的環境中,對之前的監獄生活逐漸淡忘了。他對長安監獄中的高牆、兩位慈祥的奶媽和那可以自由出入的丙吉的印象越來越模糊。
史家為了孩子的安全考慮,為了給孩子一個正常的環境,也刻意不提長安的監獄。丙吉回到長安,繼續去做他的官,絕口不提劉病已的事情。所有的一切似乎都成為過去式。
晚年的漢武帝最終知道了“巫蠱之禍”的真相,明白了兒子劉據的苦衷與冤情。他悔恨不已,下诏罪己,開始為案件平反。劉病已的命運開始改變。
臨終前,漢武帝依然對親自害死兒子耿耿于懷。他想到劉據這一脈中還保留着一個獨子——劉病已,于是下诏令宗正(主管皇室族系的官員)将他的名字重新載入皇室的牒譜,正式恢複了劉病已的皇室成員身份。
免責聲明:以上内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将盡快删除相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