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典故|兵不血刃、百聞不如一見、三夫之對

兵不血刃

武器上沒有沾血。指沒有經過激戰就取得了勝利。《荀子·議兵》:“故近者親其善,遠方慕其德,兵不血刃,遠迩來服。”

1. 【解釋】:兵:武器;刃:刀劍等的鋒利部分。兵器上沒有沾上血。形容未經戰鬥就輕易取得了勝利。

2. 【出自】:《荀子·議兵》:“故近者親其善,遠方慕其德,兵不血刃,遠迩來服。”

典故|兵不血刃、百聞不如一見、三夫之對

"兵不血刃"這則成語的意思是兵器上沒有血。表示未經作戰就取得勝利。

這個成語來源于《晉書.陶侃傳》,默在中原,數與石勒等戰,賊畏其勇,陶侃讨之,兵不血刃而擒也,益畏侃。

東晉的屯騎校尉郭默作戰勇敢,曾與後趙的建立者石勒等作過戰,石勒等都很怕他。但此人一貫驕橫跋扈,把誰都不放在眼裡,有一次因為洩私憤竟然殺死了平南将軍劉胤。事後,還大膽僞造诏書,誣谄劉胤謀反,向各州郡通報。這件事暴露後宰相王導怕朝廷無力懲處他,不但不向他問罪,反而加封他的官職。

陶侃知道這件事後,一方面上書朝廷請求讨伐郭默,一方面寫信給王導,要求他采取果斷措施。信中有兩句話寫得非常有力:"郭默殺害州官,朝廷就任命他當州官。難道他殺害宰相,也就讓他當宰相不成!"

王導讀了這封信,受到很大的觸動,便派陶侃率軍去讨伐郭默。郭默深知陶侃領兵作戰十分厲害,聽說他親自來讨伐,非常焦急,打算率軍離開江州南下。但陶侃出兵神速,郭默還未離城,陶侃的大軍就已經将江州團團圍住。

郭默想固守城池,但又知道自已不是陶侃對手,怕城破後難逃性命;想開城門投降,又怕朝廷要殺他的頭,真是左右為難。他手下的一名叛将見大勢已去,将他逮捕後開城門投降。陶侃終于不戰而取得勝利,平定了這次叛亂。

百聞不如一見

百聞不如一見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是bǎi wén bù rú yí jiàn,意思是指聽别人說多少遍,也不如自己親自看一下,表示多聽不如親見的可靠。出自《漢書·趙充國傳》。

《漢書·趙充國傳》:"百聞不如一見,兵難隃度,臣願馳至金城,圖上方略。"

典故|兵不血刃、百聞不如一見、三夫之對

漢武帝

典故

漢武帝後期,聚居在現今青海省境内的羌族,經常向内地侵擾,攻城略地。匈奴也想聯合羌人共同侵擾漢朝。面對這種形勢,武帝曾提出要斬斷匈奴右臂,指的正是這種聯合,但派去的士兵也為羌人所敗。這時,羌入又逐漸向湟水以北移動,找尋農民棄耕的地方去放牧。同時羌人各部落也有聯合一緻的趨向,郡縣官吏也禁止不了。這時匈奴又想勾結羌人,以擴大對漢西部的侵擾。漢朝派往浩窖(今青海省大通河東岸)的軍隊,被羌人打敗,損失甚衆。

宣帝期間,光祿大夫義渠安國出使到了羌族,羌先零部落酋長向他表示要北渡湟水,到漢民不種田的地方畜牧。義渠安國向朝廷報告這個情況。趙充國彈劾義渠安國奉使失職。從此以後,羌人依照以前的話,擅自渡過湟水,當地漢朝的郡縣長官不能禁止。元康三年(公元前63年),先零部落與各個羌族部落酋長二百多人"解仇交質",訂立盟約,打算共同侵擾漢朝地區。

神爵元年(前61年)春,大漢中央兩府(丞相、禦史)又推薦義渠安國出使諸羌,了解其動向。義渠安國不懂政策,一到羌部,就召集先零部落的頭領三十多人,以他們都有逆而不順之罪,全部斬首。調兵鎮壓先零之民,殺了一千多人。于是羌族各部及歸義羌侯楊玉等都很震恐,離開其地,劫掠其他小族部落,犯漢邊塞,攻城邑,殺長吏義渠安國以騎都尉身份帶領三千騎兵守備羌人,被羌人所擊,損失慘重。他領兵退到令居,向皇帝報告。

面對羌患,宣帝意欲起用趙充國這位功勳卓著的老将帶兵平叛,但這時趙充國已七十多歲,宣帝就派遣禦史大夫丙吉去問誰可以為将,趙充國很自信地回答:"無逾于老臣者矣。"(我去最合适了)宣帝又派人去問:"将軍度羌虜何如,當用幾人?"(請将軍估計一下西羌的情況,他們的實力如何,該派去多少人馬?)趙充國答:"百聞不如一見。兵難隃度,臣願馳至金城,圖上方略。"(百聞不如一見。對方軍事上的情況如何,在後方很難準确地估計,還是讓我上前方金城了解了解再來制定政策吧!)。他要求宣帝交給他任務,不必擔憂。宣帝笑着答應了。

典故|兵不血刃、百聞不如一見、三夫之對

四月,漢宣帝正式遣後将軍趙充國率騎兵萬餘人前往鎮壓。趙充國兵抵金城(今甘肅蘭州西北)後,西渡黃河,率軍乘夜推進至落都(今青海樂都),見羌人未守險,遂西至都尉府(治臨羌縣,今青海湟源東南),修築壘壁,安營紮寨。羌軍多次挑戰,漢軍堅守不出。趙充國采用恩威并舉方略,招降罕、開羌及其他被先零脅迫的羌人種落,瓦解羌軍。七月,率軍推進至先零地區。羌人屯兵已久,戒備松懈。忽見漢軍大兵來臨,慌忙抛棄車馬辎重,渡湟水撤退。由于道路狹窄,趙充國恐逼迫太急,迫羌軍走投無路,回頭死戰,命所部緩慢追擊。羌軍掉入河水溺死者數百人,投降及被漢軍斬殺500餘人,損失牲畜10萬餘頭,車4000餘輛。漢軍追至罕羌駐地,趙充國嚴禁士卒焚燒房屋與割禾放牧,又有羌族降者萬餘人。

十二月,宣帝再造破羌将軍辛武賢、強弩将軍許延壽,與趙充國合兵進攻先零。鑒于羌軍已遭重創,趙充國奏請撤除騎兵,以步兵屯田戍衛。宣帝下诏采納趙充國建議。同時亦命辛、許兩将軍及中郎将趙印率部繼續出擊羌人。破羌将軍率兵出擊,招降4000餘人;強弩将軍斬殺羌人2000多;趙印斬殺并招降2000餘人。趙充國率屯田兵亦招降5000餘人。至此,羌人反者計5萬人,前後被斬7600人,溺、餓而死五、六千人,降者3.12萬人,隻有4000餘人逃脫。宣帝下诏命趙充國繼續率屯田兵戍衛,餘皆罷兵。神爵二年秋,諸羌共殺先零羌首領猶非、楊玉降漢。漢設金城(郡治允吾,今青海民和下川口附近,一說今甘肅永靖西北)屬國,撤除屯田軍。

趙充國說的"百聞不如一見"後來就成了諺語和成語。它的意思是聽到一百次,也不如親自去看一次,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凡事要調查研究才能下結論。

三夫之對

【解釋】: 泛指經過多人傳播的流言。同"三夫之言"。

【出處】: 《晉書·王浚傳》:"今臣之信行,未若曾參之著;而讒構沸騰,非徒三夫之對,外内扇助,為二五之應。"

典故|兵不血刃、百聞不如一見、三夫之對

【典故】《戰國策˙秦策二》:“昔者曾子處費,費人有與曾子同名族者而殺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參殺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殺人。’織自若。有頃焉,人又曰:‘曾參殺人。’其母尚織自若也。頃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參殺人。’其母懼,投杼逾牆而走。夫以曾參之賢,與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則慈母不能信也。今臣之賢不及曾子,而王之信臣,又未若曾子之母也,疑臣者不适三人,臣恐王為臣之投杼也。”王曰:“寡人不聽也,請與子盟。”于是與之盟于息壤。

【譯文】過去曾參住在費地,費地有個與曾參同姓同名的人殺了人。有人告訴曾參的母親,說:‘曾參殺人了。’曾參的母親說:‘我的兒子是不會殺人的。’她依舊織自己的布。過了一會兒,一個人跑來說:‘曾參殺人了。’曾參的母親仍然織布。又過了一會,又有人來說:‘曾參殺人了。’曾參的母親便驚恐萬狀,扔掉梭子,翻過垣牆,逃跑了。

就連曾參這樣賢德的人,他的母親也會産生疑惑和不信任他。現在我不如曾參賢能,大王相信我又不如曾參的母親相信曾參,非議我的更是不止三人,我擔心大王恐怕會因為我的原因而扔掉梭子啊!”武王堅定地說:“我不會相信别人的言論,讓我們訂立盟約吧!”于是秦武王和甘茂在息壤訂立盟約。

後用為詠流言足以惑人之典。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