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漢宣帝劉病已打敗匈奴,功績超過漢武帝,為何知名度不高?其一是漢武帝奠定的基礎其二是漢宣帝過人的政治才能其三匈奴内部面臨危機

作者:思維館

漢宣帝的傳奇之處,不僅僅是中國曆史上唯一一個做過牢獄的皇帝,更多的是他給西漢帶來“昭宣中興”。漢宣帝時期,最為著名的曆史事件莫過于徹底解決困擾西漢多年的匈奴問題,讓匈奴在曆史程序中一蹶不振。

漢宣帝劉病已打敗匈奴,功績超過漢武帝,為何知名度不高?其一是漢武帝奠定的基礎其二是漢宣帝過人的政治才能其三匈奴内部面臨危機

漢宣帝是如何徹底打敗匈奴的呢?其原因大緻有三條:

漢武帝劉徹親臨朝政以後,立刻改變漢朝對匈奴一貫的妥協态度,轉為對匈奴用兵。

漢武帝對匈奴不斷用兵的過程中,是中國曆史上名将輩出的時代,有李廣、衛青、霍去病等。

這些不世出的名将在對抗匈奴的過程中,為西漢王朝的邊境安全立下不世之功,進而也實作自己留名青史的人生願望。

漢宣帝劉病已打敗匈奴,功績超過漢武帝,為何知名度不高?其一是漢武帝奠定的基礎其二是漢宣帝過人的政治才能其三匈奴内部面臨危機

漢武帝對匈奴的頻繁用兵,雖然給匈奴及其附屬國造成很大的打擊,但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地匈奴的隐患。匈奴就如同死灰一樣很快就得以複燃。匈奴如同野獸般,被漢朝打傷後會找個地方躲起來,舔傷口、磨爪子,等到時機成熟,便再次前來騷擾。

由于漢武帝的接班人漢昭帝英年早逝,還沒來得及展示自己的政治抱負。漢宣帝承繼大統後,前期在大将軍霍光的輔佐下,西漢朝政日益開始變得強盛。

漢宣帝在漢武帝留下的軍事基礎上,對匈奴開展最終的反攻行動。

這種軍事基礎,一方面是漢武帝連年征戰,幾乎踏遍西域各個角落,漢朝對西域地區的地理風貌了如指掌。另一方面是通過不斷的外交,使得西域大部分諸侯國認識到西漢的強大,紛紛歸屬西漢,西漢王朝無形中得到很多的友軍。

漢宣帝劉病已打敗匈奴,功績超過漢武帝,為何知名度不高?其一是漢武帝奠定的基礎其二是漢宣帝過人的政治才能其三匈奴内部面臨危機

漢宣帝一手締造出一個"昭宣中興",使得自漢武帝以後日益走向下坡路的西漢王朝,綜合國力不斷上升。

打仗最需要的是錢,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就是這個道理。

西漢時期,與匈奴打仗的戰争成本高的令人瞠目結舌。據史學家和經濟學家推算,西漢時期每運往西域的一斤糧食,需要耗費十九斤的運費。漢宣帝時期,如果沒有一個龐大的國庫支援,是絕對沒有實力與匈奴對抗,更别說徹底擊敗匈奴。

那麼,漢宣帝都采取哪些措施來充盈國庫呢?

漢宣帝劉病已打敗匈奴,功績超過漢武帝,為何知名度不高?其一是漢武帝奠定的基礎其二是漢宣帝過人的政治才能其三匈奴内部面臨危機

漢宣帝一直堅持漢朝以來“與民休息”的國策,朝廷盡量不要去打擾老百姓的生産生活。

漢朝時期的貴族階級擁有大量的土地,這就造成普通老百姓的土地逐漸地被蠶食掉。漢宣帝為了解決這一沖突,推行政令,将豪強手中非法所得的土地收歸國有,然後再配置設定給沒有耕地的老百姓。這個做法極大地調動了老百姓的生産積極性,進而使得國庫不斷充盈起來。

對待工商問題上,漢宣帝不但沿用“工商官營政策”的诏令,還對局部進行簡單的調整。主要是針對官營過程中容易滋生官吏腐敗的問題進行大力整治。“工商官營”的政策自創立以來,一直是朝廷的主要收入來源之一,朝廷在極短時間内獲得大量的稅收。

漢宣帝劉病已打敗匈奴,功績超過漢武帝,為何知名度不高?其一是漢武帝奠定的基礎其二是漢宣帝過人的政治才能其三匈奴内部面臨危機

為了更好地保障老百姓生計和國家收入,漢宣帝還設立“常平倉”。

“常平倉”類似于糧食管理部門,主要是調節糧食價格,儲備糧食用。“常平倉”的實施,可以說是一項壯舉,它依靠市場的規律來調節糧食價格,即保證老百姓不會因饑荒而無糧,又能夠保證朝廷對糧食的基本需求。對于穩定西漢内部社會關系,促進老百姓種植生産的積極性有着極大的推動作用。

由于常年的戰争,特别是被西漢王朝的接二連三的打壓,匈奴内部逐漸出現分化。

漢宣帝劉病已打敗匈奴,功績超過漢武帝,為何知名度不高?其一是漢武帝奠定的基礎其二是漢宣帝過人的政治才能其三匈奴内部面臨危機

特别是在西漢和烏孫國聯合共同打擊匈奴之後,匈奴損失慘重,逐漸地開始往北遷移。

此後,匈奴内部開始出現分裂,一邊是呼韓邪單于,一邊是郅支單于。

漢宣帝劉病已打敗匈奴,功績超過漢武帝,為何知名度不高?其一是漢武帝奠定的基礎其二是漢宣帝過人的政治才能其三匈奴内部面臨危機

以漢宣帝為核心的西漢朝廷敏銳地捕捉到這一點,大力扶植呼韓邪單于,用來對抗郅支單于。

呼韓邪單于為了能夠在西域站住腳,又投靠觐見漢宣帝。呼韓邪單于的投降使得漢朝有了徹底解決匈奴的絕對優勢。

後來,漢宣帝專門設定西域都護府來管理西域的軍政事務,标志着西漢與匈奴長達七十多年的戰争從此完結,西域各國全部臣服于西漢王朝。

班固曾經這樣評價漢宣帝:近觀漢相,高祖開基,蕭、曹為冠,孝宣中興,丙、魏有聲。是時黜陟有序,衆職修理,公卿多稱其位,海内興于禮讓。

班固将漢宣帝與漢高祖并稱,肯定了漢宣帝的英明神武。在他的治理下,四海之内文明開化,國家富庶強盛。

(古今事特邀作家煮酒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