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據是死在都造反了,卻沒第一時間弄死漢武帝?
太子隻有法統沒有威望,城内羽林軍打不過野戰軍,占了長安也是死地。長安城外的南北軍是戰鬥力最強的中央軍。當年周亞夫屯兵霸上的北軍就是其中一支。武帝隻要沒死,一聲令下,南北軍肯定反攻長安,羽林軍也會毫無鬥志投降。
除非衛青霍去病還在,并且支援劉據逼宮登基,這三人一起突然向武帝發難,晚年昏聩的武帝不得人心,是能成功的。霍去病統領羽林鎮守長安,衛子夫鎮皇宮,衛青和劉據直接調動南北軍圍困甘泉宮,幾天就能餓死武帝後劉據登基(圍困餓死而不是簒逆弑君還是有差別)。
趙武靈王年輕時也是雄主,晚年昏聩照樣被公子起兵圍困沙丘餓死,這麼著名曆史事件,趙武靈王被兒子餓死後,兒子登基後也沒啥罵名。反而是趙武靈王谥号,武代表英明神武,靈代表混亂不靠譜。如果劉據登基漢武帝就成了漢武靈帝。
站在上帝的視角,你們當然會說不該起兵。但他是當事人,身在事件中,與漢武帝也失去了溝通的途徑,他至少比扶舒強點。知道被人冤枉要反抗,搏一把。
前些年台海危機的時候,也是因為兩邊還有溝通傳遞消息的管道,不然都不知道對方什麼意圖,很可能就動手了,更何況是那個年代。歸根結底還是漢武帝這個人太可怕了!伴君如伴虎應該形容的就是他。沒有人能猜到他到底在想什麼?喜怒無常疑心特别重。說句不好聽的得虧了霍去病死的早,不然以霍去病的性格,晚年的漢武帝都可能殺了他
這麼說吧,武帝少年深受外戚之害,如今自己年邁,要傳位于太子,而太子跟外戚絞的太深,隻能一點點剪除太子所謂的羽翼。但是太子不知道啊,看着自己的至親一個個被逼死,以為父親要弄死他,結果奮而一擊。老父親看到自己兒子死了,意識到自己做的過了。也意識到兒子不是自己。你看後面傳位劉弗陵不也是這種操作麼,去母存子。說白了就是為了搞死衛子夫,保留太子。結果太子不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