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在貴州想要做一個貴陽特色小吃的推薦。為此,我去請教中國烹饪大師、黔菜大師王世傑,請他幫我推薦一個品牌。他給我們推薦了雷家豆腐圓子,一個有着百年曆史的品牌,是名副其實的老字号。王大師說:“我在很小的時候就吃過雷家豆腐圓子,很好吃!”他還記得,當時的豆腐圓子價格是2-3分錢一個。王大師還說,現在的豆腐圓子很多,實際上起源還是雷家的,大家跟着做的。

上網查了下雷家豆腐圓子的資料,得知它是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還是貴陽市工商局認定的市級知名商标,被相關部門授予貴州省名小吃的榮譽稱号。說起它的起源,是有一個真實的故事。
雷家豆腐圓子的曆史
公元1874年,清同治皇帝駕崩,朝廷令全國“禁屠”,此令一出,各地豆腐作坊生意火爆。此時,久居貴陽、以開豆腐作坊為生的雷端藻和夫人“雷三太”,嘗試在豆腐中加入鹽、堿等調料,拌勻後捏成圓子入鍋炸熟出售。出人意料的是,油炸豆腐圓子一面世就很受貴陽人喜愛。精明的雷三太明确生産和管理分工,生意越做越紅火。也就從那時開始,雷家豆腐圓子成為貴陽聞名遐迩的小吃。
盧蕾是雷家豆腐圓子的第五代傳人,雷三太是她的太婆。在她的手裡儲存着不少關于雷三太的尊貴照片。盧蕾笑談:“在我們家好像一直是女的比較厲害,太婆的手藝傳給了外婆。當年周恩來總理到貴陽視察時就品嘗過外婆制作的豆腐圓子。”
純手工傳統制作
雷家本來就是以打豆腐為生,是以豆腐的品質自是上乘。現如今,盡管已經不是自家來打豆腐了,但是對豆腐的選材還是很能把控的。現在雷家豆腐圓子的制作依然保持着老的傳統流程:用酸湯豆腐為原料,經過搗、揉、拌、捏、炸等幾道工序,食材除了上乘的豆腐和祖傳秘方的配料外、隻有水和蔥花。看似簡單的食材,制作起來卻一點也不馬虎。純手工的制作、很多環節憑的是手感和經驗。捏好的豆腐圓子經過快速的油炸便香氣四溢,真的讓人很有食欲。
盧蕾說:“外婆做的豆腐圓子有三個手指印,很多老貴陽人都知道的,買的時候看到有三個手指印,以此為證。”
本文為作者原創,轉載請注明出處。明天将介紹雷家豆腐圓子的吃法,同時為您奉上視訊:貴陽地方名小吃 雷家豆腐圓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