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明熹宗:利用魏忠賢壓制文官集團,用短暫的生命守護末世王朝1620年9月26日,在位僅1個月的明光宗朱常洛升仙了,朱由校以皇長子的資格被衆大臣扶上皇位,是為明熹宗,是曆史上為數不多的奇葩皇帝,原因就是他經常鑽研木匠手藝,甚至到了廢寝忘食的程度。這裡有一件事挺有意思,說當時的明朝由于戰事吃緊崇祯求大臣們幫着湊軍饷,而大臣們一個個的假裝哭窮,他們都知道明朝的時日不多,心裡想的多是如何保全自己,換句話說當時的文官們已經沒有了骨氣,想的都是明朝滅亡後不禍及到自己。

作者:默貘君

說起明熹宗朱由校大家的第一印象是什麼呢?相信熟悉點曆史的朋友都知道這個木匠皇帝吧。的确他很喜歡和木匠搶飯碗,據說他的木匠水準是極高的,當時沒有一位木匠的手藝能和他比,并不是因為他是皇帝别人讓着他,而是事實就是如此, 他的手藝如果放到現在拿進階木匠證是沒有問題的。

明熹宗:利用魏忠賢壓制文官集團,用短暫的生命守護末世王朝1620年9月26日,在位僅1個月的明光宗朱常洛升仙了,朱由校以皇長子的資格被衆大臣扶上皇位,是為明熹宗,是曆史上為數不多的奇葩皇帝,原因就是他經常鑽研木匠手藝,甚至到了廢寝忘食的程度。這裡有一件事挺有意思,說當時的明朝由于戰事吃緊崇祯求大臣們幫着湊軍饷,而大臣們一個個的假裝哭窮,他們都知道明朝的時日不多,心裡想的多是如何保全自己,換句話說當時的文官們已經沒有了骨氣,想的都是明朝滅亡後不禍及到自己。

就是這樣的一個木匠皇帝,在位七年的時間裡雖然沒見他怎麼打理朝政,但卻天下太平,什麼事都沒有親力親為卻造就了一個盛世,這絕不是一個木匠能做到的,今天我就來給講一個大多數人不知道的明熹宗。

明熹宗:利用魏忠賢壓制文官集團,用短暫的生命守護末世王朝1620年9月26日,在位僅1個月的明光宗朱常洛升仙了,朱由校以皇長子的資格被衆大臣扶上皇位,是為明熹宗,是曆史上為數不多的奇葩皇帝,原因就是他經常鑽研木匠手藝,甚至到了廢寝忘食的程度。這裡有一件事挺有意思,說當時的明朝由于戰事吃緊崇祯求大臣們幫着湊軍饷,而大臣們一個個的假裝哭窮,他們都知道明朝的時日不多,心裡想的多是如何保全自己,換句話說當時的文官們已經沒有了骨氣,想的都是明朝滅亡後不禍及到自己。

在他如此刻苦努力的鑽研下最終成了一個手藝精湛的木匠,沒錯是木匠。他把當時的桌椅闆凳都刻上了精細的花紋,精美的雕刻,另外還打造了曆史上第一張折疊床。他曾經還花時間雕刻了一座縮小比例的宮殿,裡面亭台樓閣,行人和飛禽走獸,應有盡有。

看到這些性子急的朋友是不是有點火大呢?我第一次知道時就是,“丫别忘了你可是皇帝啊,如果把這些心思放到治國理政上關外的女真不是早就打跑了?”其實不然,他不光木匠活幹的好,對于治國也有着自己的一套方式。

明熹宗:利用魏忠賢壓制文官集團,用短暫的生命守護末世王朝1620年9月26日,在位僅1個月的明光宗朱常洛升仙了,朱由校以皇長子的資格被衆大臣扶上皇位,是為明熹宗,是曆史上為數不多的奇葩皇帝,原因就是他經常鑽研木匠手藝,甚至到了廢寝忘食的程度。這裡有一件事挺有意思,說當時的明朝由于戰事吃緊崇祯求大臣們幫着湊軍饷,而大臣們一個個的假裝哭窮,他們都知道明朝的時日不多,心裡想的多是如何保全自己,換句話說當時的文官們已經沒有了骨氣,想的都是明朝滅亡後不禍及到自己。

明熹宗在位的初期就看出了明朝存在的問題,當時的朝堂上東林黨的勢力很大,這些人雖然表面上都是一些直言谏诤之臣,也都是在為明朝的江山社稷在着想,但是他們支援的卻是一個“藏富于民”的政治主張,是讓百姓富起來,而當時的形勢内憂外患,“富國強兵”,盡可能的充實國庫,用作軍需。才是根本,兩者顯然是一個相悖的存在。

而且正是由于明神宗執政後期,東林黨勢力逐漸崛起,東林黨人代表“李三才”反對朝廷征收工商業稅,欲“以折稅監得民心。及淮、徐歲侵,又請振恤,蠲馬價”。——《明史·列傳第一百二十》到了明神宗末期受東林黨人“大學士方從哲,尚書周嘉谟、李汝華、黃嘉善、張問達、黃克缵,侍郎孫如遊于弘德殿,勉諸臣勤職”的影響,明神宗更是在遺诏裡明确聲明廢除工商稅。 這就導緻了明朝的财政稅收途徑變得更為單一,也更加依賴于農業方面的稅收。

可是當時的地球氣候進入了“小冰河期”,天災不斷,糧食連年欠收,這樣明朝的征稅系統就成了“聾人的耳朵”,名義上有征稅一說,實際上根本就征不到稅,再加上邊疆不太平,連年的戰事使軍費激增,長時間的出多入少導緻了國庫空虛。而另一邊,此時取消了工商稅後江南的那些商賈富戶一個個卻是富得流油,國家越來越窮百姓卻是富了,這正是契合了東林黨人“藏富于民”的政治主張。

明熹宗:利用魏忠賢壓制文官集團,用短暫的生命守護末世王朝1620年9月26日,在位僅1個月的明光宗朱常洛升仙了,朱由校以皇長子的資格被衆大臣扶上皇位,是為明熹宗,是曆史上為數不多的奇葩皇帝,原因就是他經常鑽研木匠手藝,甚至到了廢寝忘食的程度。這裡有一件事挺有意思,說當時的明朝由于戰事吃緊崇祯求大臣們幫着湊軍饷,而大臣們一個個的假裝哭窮,他們都知道明朝的時日不多,心裡想的多是如何保全自己,換句話說當時的文官們已經沒有了骨氣,想的都是明朝滅亡後不禍及到自己。

看着天下财富都到了商人和士大夫的腰包,為了改變這樣的狀況,明熹宗想到了一個解決的辦法。東林黨不是一家獨大嗎?那就扶持起一個勢力來與之抗衡的,扶持誰呢?

當時的政治核心機構就那麼幾個,“内閣”、“都察院”以及“吏、戶、禮、兵、刑、工”六部等政治機構都有東林黨人,剩下的一個軍事機構“五軍都督府”自己都湊不到錢發放軍饷,又怎麼可能去幫助明熹宗改變“國庫空虛”的現狀呢?這時身邊的閹黨無疑是最好的扶持對象,這也就造就魏忠賢。

明熹宗:利用魏忠賢壓制文官集團,用短暫的生命守護末世王朝1620年9月26日,在位僅1個月的明光宗朱常洛升仙了,朱由校以皇長子的資格被衆大臣扶上皇位,是為明熹宗,是曆史上為數不多的奇葩皇帝,原因就是他經常鑽研木匠手藝,甚至到了廢寝忘食的程度。這裡有一件事挺有意思,說當時的明朝由于戰事吃緊崇祯求大臣們幫着湊軍饷,而大臣們一個個的假裝哭窮,他們都知道明朝的時日不多,心裡想的多是如何保全自己,換句話說當時的文官們已經沒有了骨氣,想的都是明朝滅亡後不禍及到自己。

大家都知道魏忠賢是什麼貨色,本來就是出身市井的“流氓混蛋”還不認字,好控制,不怕他得勢後大權旁落。是以,魏忠賢作為明熹宗打壓東林黨的代言人在合适不過了,畢竟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而魏忠賢還是個大字不識的市井無賴,那些滿腹經綸“玩文字遊戲”的東林黨對這個油鹽不進的家夥肯定沒招,隻能上書要求明熹宗懲治魏忠賢。但他們并不知道幕後操縱魏忠賢的卻是明熹宗。給了魏忠賢一個司禮監秉筆太監的職位,将所有彈劾的奏折都給壓了下來。

這是個兩全的法子,既打壓了東林黨還不怕壞了名聲,就算出了什麼問題也可以全部推給魏忠賢,自己置身事外又把握全局。

明熹宗:利用魏忠賢壓制文官集團,用短暫的生命守護末世王朝1620年9月26日,在位僅1個月的明光宗朱常洛升仙了,朱由校以皇長子的資格被衆大臣扶上皇位,是為明熹宗,是曆史上為數不多的奇葩皇帝,原因就是他經常鑽研木匠手藝,甚至到了廢寝忘食的程度。這裡有一件事挺有意思,說當時的明朝由于戰事吃緊崇祯求大臣們幫着湊軍饷,而大臣們一個個的假裝哭窮,他們都知道明朝的時日不多,心裡想的多是如何保全自己,換句話說當時的文官們已經沒有了骨氣,想的都是明朝滅亡後不禍及到自己。

就這樣,魏忠賢把持着東廠西廠兩大特殊機構,東林黨也不敢造次,同時還恢複了被東林黨廢除的工商稅,并且由最得力的東廠去收稅,明熹宗在魏忠賢的協助下讓大明朝逐漸安穩了下來。

而說到那時候關外的女真部落,我感覺他們最恨皇帝應該就是明熹宗了,因為努爾哈赤就是死在他在位的這個時期,當時他帶人進攻明朝,朱由校指令袁崇煥堅守陣地,要啥給啥,缺軍饷,皇庫不夠,明熹宗就親自掏腰包,不僅如此他還讓那些大臣妃子也出錢,袁崇煥立下血書,誓死堅守,多次大敗滿清。

明熹宗:利用魏忠賢壓制文官集團,用短暫的生命守護末世王朝1620年9月26日,在位僅1個月的明光宗朱常洛升仙了,朱由校以皇長子的資格被衆大臣扶上皇位,是為明熹宗,是曆史上為數不多的奇葩皇帝,原因就是他經常鑽研木匠手藝,甚至到了廢寝忘食的程度。這裡有一件事挺有意思,說當時的明朝由于戰事吃緊崇祯求大臣們幫着湊軍饷,而大臣們一個個的假裝哭窮,他們都知道明朝的時日不多,心裡想的多是如何保全自己,換句話說當時的文官們已經沒有了骨氣,想的都是明朝滅亡後不禍及到自己。

最後到了天啟七年也就是1627年明熹宗出了意外不慎落水導緻重病,幾個月後病情加劇,渾身浮腫,這年的八月十一日,召見了他的弟弟信王朱由檢也就是後來崇祯皇帝,臨終告訴他:“魏忠賢“恪謹忠貞,可計大事”。”即行駕崩,時年23歲。

後來就是崇祯即位做了皇帝,而他比起他的哥哥就要愚鈍的多,而且還多疑,上任之初就不遵哥哥的遺诏把魏忠賢殺了,另外因為受人挑撥,又殺了鎮壓關外女真的袁崇煥和孫承宗,鎮守關外的大将被殺,皇太極迅速崛起成為了足以威脅明朝的勢力,而在朝堂上沒了魏忠賢制衡的東林黨也是一家獨大。

明熹宗:利用魏忠賢壓制文官集團,用短暫的生命守護末世王朝1620年9月26日,在位僅1個月的明光宗朱常洛升仙了,朱由校以皇長子的資格被衆大臣扶上皇位,是為明熹宗,是曆史上為數不多的奇葩皇帝,原因就是他經常鑽研木匠手藝,甚至到了廢寝忘食的程度。這裡有一件事挺有意思,說當時的明朝由于戰事吃緊崇祯求大臣們幫着湊軍饷,而大臣們一個個的假裝哭窮,他們都知道明朝的時日不多,心裡想的多是如何保全自己,換句話說當時的文官們已經沒有了骨氣,想的都是明朝滅亡後不禍及到自己。

最後明朝亡了,崇祯在垂死之際發出了一句:“諸臣誤我”的感歎,這時的他也是明白了哥哥臨死前的囑托。如果他跟前有魏忠賢能夠制衡那些大臣,明朝也許不會亡。

很多人認為明熹宗昏聩、無能、不靠譜,現在網絡對于他的評價最多也是“給崇祯挖坑、能把太祖朱元璋氣活了打他嘴巴的皇帝”之類的話。

明熹宗:利用魏忠賢壓制文官集團,用短暫的生命守護末世王朝1620年9月26日,在位僅1個月的明光宗朱常洛升仙了,朱由校以皇長子的資格被衆大臣扶上皇位,是為明熹宗,是曆史上為數不多的奇葩皇帝,原因就是他經常鑽研木匠手藝,甚至到了廢寝忘食的程度。這裡有一件事挺有意思,說當時的明朝由于戰事吃緊崇祯求大臣們幫着湊軍饷,而大臣們一個個的假裝哭窮,他們都知道明朝的時日不多,心裡想的多是如何保全自己,換句話說當時的文官們已經沒有了骨氣,想的都是明朝滅亡後不禍及到自己。

但是,我個人認為相比明朝其他皇帝,朱由校是最透徹的一個,不光看事情透徹,活的更透徹,為君之道和用人之道比起他的弟弟崇祯皇帝要清楚的多,他雖然不上朝但不代表他不管國事,隻是養了一條魏忠賢這樣的“牧羊犬”去制衡東林黨。他在位的七年時間,雖沒有親力親為百姓的日子卻很安穩,這足以說明了他的能力。不光隻會木匠活,治理國家掌控人性也有自己的一套方式的。不過木匠的話肯定也是個好木匠,就算不生在帝王家,憑着他的木匠手藝估計也能千古留名了。你覺得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