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明熹宗:利用魏忠贤压制文官集团,用短暂的生命守护末世王朝1620年9月26日,在位仅1个月的明光宗朱常洛升仙了,朱由校以皇长子的资格被众大臣扶上皇位,是为明熹宗,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奇葩皇帝,原因就是他经常钻研木匠手艺,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这里有一件事挺有意思,说当时的明朝由于战事吃紧崇祯求大臣们帮着凑军饷,而大臣们一个个的假装哭穷,他们都知道明朝的时日不多,心里想的多是如何保全自己,换句话说当时的文官们已经没有了骨气,想的都是明朝灭亡后不祸及到自己。

作者:默貘君

说起明熹宗朱由校大家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呢?相信熟悉点历史的朋友都知道这个木匠皇帝吧。的确他很喜欢和木匠抢饭碗,据说他的木匠水平是极高的,当时没有一位木匠的手艺能和他比,并不是因为他是皇帝别人让着他,而是事实就是如此, 他的手艺如果放到现在拿高级木匠证是没有问题的。

明熹宗:利用魏忠贤压制文官集团,用短暂的生命守护末世王朝1620年9月26日,在位仅1个月的明光宗朱常洛升仙了,朱由校以皇长子的资格被众大臣扶上皇位,是为明熹宗,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奇葩皇帝,原因就是他经常钻研木匠手艺,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这里有一件事挺有意思,说当时的明朝由于战事吃紧崇祯求大臣们帮着凑军饷,而大臣们一个个的假装哭穷,他们都知道明朝的时日不多,心里想的多是如何保全自己,换句话说当时的文官们已经没有了骨气,想的都是明朝灭亡后不祸及到自己。

就是这样的一个木匠皇帝,在位七年的时间里虽然没见他怎么打理朝政,但却天下太平,什么事都没有亲力亲为却造就了一个盛世,这绝不是一个木匠能做到的,今天我就来给讲一个大多数人不知道的明熹宗。

明熹宗:利用魏忠贤压制文官集团,用短暂的生命守护末世王朝1620年9月26日,在位仅1个月的明光宗朱常洛升仙了,朱由校以皇长子的资格被众大臣扶上皇位,是为明熹宗,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奇葩皇帝,原因就是他经常钻研木匠手艺,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这里有一件事挺有意思,说当时的明朝由于战事吃紧崇祯求大臣们帮着凑军饷,而大臣们一个个的假装哭穷,他们都知道明朝的时日不多,心里想的多是如何保全自己,换句话说当时的文官们已经没有了骨气,想的都是明朝灭亡后不祸及到自己。

在他如此刻苦努力的钻研下最终成了一个手艺精湛的木匠,没错是木匠。他把当时的桌椅板凳都刻上了精细的花纹,精美的雕刻,另外还打造了历史上第一张折叠床。他曾经还花时间雕刻了一座缩小比例的宫殿,里面亭台楼阁,行人和飞禽走兽,应有尽有。

看到这些性子急的朋友是不是有点火大呢?我第一次知道时就是,“丫别忘了你可是皇帝啊,如果把这些心思放到治国理政上关外的女真不是早就打跑了?”其实不然,他不光木匠活干的好,对于治国也有着自己的一套方式。

明熹宗:利用魏忠贤压制文官集团,用短暂的生命守护末世王朝1620年9月26日,在位仅1个月的明光宗朱常洛升仙了,朱由校以皇长子的资格被众大臣扶上皇位,是为明熹宗,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奇葩皇帝,原因就是他经常钻研木匠手艺,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这里有一件事挺有意思,说当时的明朝由于战事吃紧崇祯求大臣们帮着凑军饷,而大臣们一个个的假装哭穷,他们都知道明朝的时日不多,心里想的多是如何保全自己,换句话说当时的文官们已经没有了骨气,想的都是明朝灭亡后不祸及到自己。

明熹宗在位的初期就看出了明朝存在的问题,当时的朝堂上东林党的势力很大,这些人虽然表面上都是一些直言谏诤之臣,也都是在为明朝的江山社稷在着想,但是他们支持的却是一个“藏富于民”的政治主张,是让百姓富起来,而当时的形势内忧外患,“富国强兵”,尽可能的充实国库,用作军需。才是根本,两者显然是一个相悖的存在。

而且正是由于明神宗执政后期,东林党势力逐渐崛起,东林党人代表“李三才”反对朝廷征收工商业税,欲“以折税监得民心。及淮、徐岁侵,又请振恤,蠲马价”。——《明史·列传第一百二十》到了明神宗末期受东林党人“大学士方从哲,尚书周嘉谟、李汝华、黄嘉善、张问达、黄克缵,侍郎孙如游于弘德殿,勉诸臣勤职”的影响,明神宗更是在遗诏里明确声明废除工商税。 这就导致了明朝的财政税收途径变得更为单一,也更加依赖于农业方面的税收。

可是当时的地球气候进入了“小冰河期”,天灾不断,粮食连年欠收,这样明朝的征税系统就成了“聋人的耳朵”,名义上有征税一说,实际上根本就征不到税,再加上边疆不太平,连年的战事使军费激增,长时间的出多入少导致了国库空虚。而另一边,此时取消了工商税后江南的那些商贾富户一个个却是富得流油,国家越来越穷百姓却是富了,这正是契合了东林党人“藏富于民”的政治主张。

明熹宗:利用魏忠贤压制文官集团,用短暂的生命守护末世王朝1620年9月26日,在位仅1个月的明光宗朱常洛升仙了,朱由校以皇长子的资格被众大臣扶上皇位,是为明熹宗,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奇葩皇帝,原因就是他经常钻研木匠手艺,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这里有一件事挺有意思,说当时的明朝由于战事吃紧崇祯求大臣们帮着凑军饷,而大臣们一个个的假装哭穷,他们都知道明朝的时日不多,心里想的多是如何保全自己,换句话说当时的文官们已经没有了骨气,想的都是明朝灭亡后不祸及到自己。

看着天下财富都到了商人和士大夫的腰包,为了改变这样的状况,明熹宗想到了一个解决的办法。东林党不是一家独大吗?那就扶持起一个势力来与之抗衡的,扶持谁呢?

当时的政治核心机构就那么几个,“内阁”、“都察院”以及“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等政治机构都有东林党人,剩下的一个军事机构“五军都督府”自己都凑不到钱发放军饷,又怎么可能去帮助明熹宗改变“国库空虚”的现状呢?这时身边的阉党无疑是最好的扶持对象,这也就造就魏忠贤。

明熹宗:利用魏忠贤压制文官集团,用短暂的生命守护末世王朝1620年9月26日,在位仅1个月的明光宗朱常洛升仙了,朱由校以皇长子的资格被众大臣扶上皇位,是为明熹宗,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奇葩皇帝,原因就是他经常钻研木匠手艺,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这里有一件事挺有意思,说当时的明朝由于战事吃紧崇祯求大臣们帮着凑军饷,而大臣们一个个的假装哭穷,他们都知道明朝的时日不多,心里想的多是如何保全自己,换句话说当时的文官们已经没有了骨气,想的都是明朝灭亡后不祸及到自己。

大家都知道魏忠贤是什么货色,本来就是出身市井的“流氓混蛋”还不认字,好控制,不怕他得势后大权旁落。因此,魏忠贤作为明熹宗打压东林党的代言人在合适不过了,毕竟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而魏忠贤还是个大字不识的市井无赖,那些满腹经纶“玩文字游戏”的东林党对这个油盐不进的家伙肯定没招,只能上书要求明熹宗惩治魏忠贤。但他们并不知道幕后操纵魏忠贤的却是明熹宗。给了魏忠贤一个司礼监秉笔太监的职位,将所有弹劾的奏折都给压了下来。

这是个两全的法子,既打压了东林党还不怕坏了名声,就算出了什么问题也可以全部推给魏忠贤,自己置身事外又把握全局。

明熹宗:利用魏忠贤压制文官集团,用短暂的生命守护末世王朝1620年9月26日,在位仅1个月的明光宗朱常洛升仙了,朱由校以皇长子的资格被众大臣扶上皇位,是为明熹宗,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奇葩皇帝,原因就是他经常钻研木匠手艺,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这里有一件事挺有意思,说当时的明朝由于战事吃紧崇祯求大臣们帮着凑军饷,而大臣们一个个的假装哭穷,他们都知道明朝的时日不多,心里想的多是如何保全自己,换句话说当时的文官们已经没有了骨气,想的都是明朝灭亡后不祸及到自己。

就这样,魏忠贤把持着东厂西厂两大特殊机构,东林党也不敢造次,同时还恢复了被东林党废除的工商税,并且由最得力的东厂去收税,明熹宗在魏忠贤的协助下让大明朝逐渐安稳了下来。

而说到那时候关外的女真部落,我感觉他们最恨皇帝应该就是明熹宗了,因为努尔哈赤就是死在他在位的这个时期,当时他带人进攻明朝,朱由校命令袁崇焕坚守阵地,要啥给啥,缺军饷,皇库不够,明熹宗就亲自掏腰包,不仅如此他还让那些大臣妃子也出钱,袁崇焕立下血书,誓死坚守,多次大败满清。

明熹宗:利用魏忠贤压制文官集团,用短暂的生命守护末世王朝1620年9月26日,在位仅1个月的明光宗朱常洛升仙了,朱由校以皇长子的资格被众大臣扶上皇位,是为明熹宗,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奇葩皇帝,原因就是他经常钻研木匠手艺,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这里有一件事挺有意思,说当时的明朝由于战事吃紧崇祯求大臣们帮着凑军饷,而大臣们一个个的假装哭穷,他们都知道明朝的时日不多,心里想的多是如何保全自己,换句话说当时的文官们已经没有了骨气,想的都是明朝灭亡后不祸及到自己。

最后到了天启七年也就是1627年明熹宗出了意外不慎落水导致重病,几个月后病情加剧,浑身浮肿,这年的八月十一日,召见了他的弟弟信王朱由检也就是后来崇祯皇帝,临终告诉他:“魏忠贤“恪谨忠贞,可计大事”。”即行驾崩,时年23岁。

后来就是崇祯即位做了皇帝,而他比起他的哥哥就要愚钝的多,而且还多疑,上任之初就不遵哥哥的遗诏把魏忠贤杀了,另外因为受人挑拨,又杀了镇压关外女真的袁崇焕和孙承宗,镇守关外的大将被杀,皇太极迅速崛起成为了足以威胁明朝的势力,而在朝堂上没了魏忠贤制衡的东林党也是一家独大。

明熹宗:利用魏忠贤压制文官集团,用短暂的生命守护末世王朝1620年9月26日,在位仅1个月的明光宗朱常洛升仙了,朱由校以皇长子的资格被众大臣扶上皇位,是为明熹宗,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奇葩皇帝,原因就是他经常钻研木匠手艺,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这里有一件事挺有意思,说当时的明朝由于战事吃紧崇祯求大臣们帮着凑军饷,而大臣们一个个的假装哭穷,他们都知道明朝的时日不多,心里想的多是如何保全自己,换句话说当时的文官们已经没有了骨气,想的都是明朝灭亡后不祸及到自己。

最后明朝亡了,崇祯在垂死之际发出了一句:“诸臣误我”的感叹,这时的他也是明白了哥哥临死前的嘱托。如果他跟前有魏忠贤能够制衡那些大臣,明朝也许不会亡。

很多人认为明熹宗昏聩、无能、不靠谱,现在网络对于他的评价最多也是“给崇祯挖坑、能把太祖朱元璋气活了打他嘴巴的皇帝”之类的话。

明熹宗:利用魏忠贤压制文官集团,用短暂的生命守护末世王朝1620年9月26日,在位仅1个月的明光宗朱常洛升仙了,朱由校以皇长子的资格被众大臣扶上皇位,是为明熹宗,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奇葩皇帝,原因就是他经常钻研木匠手艺,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这里有一件事挺有意思,说当时的明朝由于战事吃紧崇祯求大臣们帮着凑军饷,而大臣们一个个的假装哭穷,他们都知道明朝的时日不多,心里想的多是如何保全自己,换句话说当时的文官们已经没有了骨气,想的都是明朝灭亡后不祸及到自己。

但是,我个人认为相比明朝其他皇帝,朱由校是最透彻的一个,不光看事情透彻,活的更透彻,为君之道和用人之道比起他的弟弟崇祯皇帝要清楚的多,他虽然不上朝但不代表他不管国事,只是养了一条魏忠贤这样的“牧羊犬”去制衡东林党。他在位的七年时间,虽没有亲力亲为百姓的日子却很安稳,这足以说明了他的能力。不光只会木匠活,治理国家掌控人性也有自己的一套方式的。不过木匠的话肯定也是个好木匠,就算不生在帝王家,凭着他的木匠手艺估计也能千古留名了。你觉得呢?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