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什麼剛殺了魏忠賢,大明朝就垮了?原因很簡單,魏忠賢不講理

明朝萬曆年間,北直隸肅甯縣有個頑劣少年,他出生于貧窮家庭,從小就沒讀過書,長大後混迹街頭,整日流連在青樓賭坊。大約在他22歲這年,因為欠下了許多賭債,為了保命隻好化名李進忠,躲進皇宮當了太監。令人想不到的是,這個因走投無路被逼入宮當太監的小子,若幹年後竟然成為了天下人談之色變的“九千歲”。

為什麼剛殺了魏忠賢,大明朝就垮了?原因很簡單,魏忠賢不講理

李進忠進宮當了十餘年的太監,一直沒能得到晉升,始終隻是個地位卑微的灑掃太監。不過,雖然李進忠地位不高,但是憑着他三寸不爛之舌,在宮裡卻生活得如魚得水,人緣方面混得相當好。随着在宮裡的時間久了,李進忠也慢慢結識了不少權柄太監,後來更是與客巴巴搭上了關系。

客巴巴就是大名鼎鼎的客氏,她是皇太孫朱由校的乳母,在宮裡享有崇高的地位。李進忠攀上客巴巴後,投靠了負責養育朱由校的李選侍(西李)身邊,幫助西李做一些見不得人的勾當。萬曆四十八年七月,明神宗朱翊鈞駕崩,皇太子朱常洛繼位,僅僅過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朱常洛也随之駕崩,一場皇室權力争奪就此展開。

為什麼剛殺了魏忠賢,大明朝就垮了?原因很簡單,魏忠賢不講理

朱常洛在世時,對西李十分寵愛,答應要将她封為皇貴妃。然而西李對此卻并不滿足,相對于皇貴妃來說,她更想當皇後。可是還沒等她想出辦法說服朱常洛,朱常洛就因為服用鄭貴妃找人進獻的“通利藥”駕崩了。雖然皇後之位已經無望,可西李卻并不失望,因為經過李進忠的提醒,她發現自己似乎可以垂簾聽政了。

朱常洛駕崩時,西李就住在乾清宮,大臣們對此憂心忡忡,生怕西李趁機垂簾聽政。以周嘉谟、楊漣等人為首的大臣商議後,決定勸說西李讓出乾清宮,好使新皇能夠順利登基。而李進忠堅持不讓西李搬出乾清宮,他不但阻止皇太孫朱由校傳回太子寝宮文華殿,還妄圖脅迫朱由校把持朝政。

為什麼剛殺了魏忠賢,大明朝就垮了?原因很簡單,魏忠賢不講理

不過,李進忠和西李的美夢最終還是破滅了,朱由校後來還是大臣們強拉去文華殿,李進忠手中沒有兵權,是以也不敢強硬阻攔。朱由校回到文華殿不久,與衆大臣聯手将西李趕出乾清宮,登基稱帝,是為天啟帝。在這場争奪皇權的風波中,西李成了最大的輸家,而李進忠憑着客巴巴得關系,非但沒受到處罰,反而進一步得到朱由校的重視。

朱由校登基後不久,就封客巴巴為“奉聖夫人”,李進忠的地位也随之水漲船高。又過了一段時間,朱由校還給李進忠賜名,将其改名為魏忠賢,并且親自将客巴巴賜婚給魏忠賢,使他們成為名正言順的“對食”夫妻。明朝數百年曆史上,由皇帝親自給太監宮女賜婚的荒唐舉動,僅此一例。

為什麼剛殺了魏忠賢,大明朝就垮了?原因很簡單,魏忠賢不講理

客巴巴為人陰狠,魏忠賢在這方面也不遑多讓,兩人聯手很快就把持朝政。凡是得罪這兩人的大臣,不管出于什麼原因,都受到了報複,不是被流放就是被處死。況且魏忠賢本身也不是一個講理的人,他憑着皇帝的寵信,在朝中任意妄為,還通過養子控制錦衣衛和東廠,朝中上下對此都敢怒不敢言。

魏忠賢不識字,可是卻做到了明朝司禮監秉筆太監的高位,這一切都是源于客巴巴的功勞。盡管朝中大臣都對魏忠賢這麼一個文盲太監嗤之以鼻,可是對魏忠賢卻不敢有絲毫的反抗,因為魏忠賢可不管你是三朝閣老還是宰相首輔,隻要得罪了他,都不會有什麼好果子吃。彼時的明朝,雖然内憂外患不斷,可是在魏忠賢的鐵腕之下,反倒沒有真正威脅到明朝統治根基的禍亂發生,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奇特現象。

為什麼剛殺了魏忠賢,大明朝就垮了?原因很簡單,魏忠賢不講理

崇祯皇帝繼位後,決心振興朝綱,不再任由魏忠賢胡亂非為。在東林黨的助力下,魏忠賢被逼自盡,客巴巴被笞死于浣衣局。自魏忠賢死後,朝中風氣蔚然一新,崇祯皇帝也決心大幹一場,做一個中興之君。可是,令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是,崇祯這邊剛殺了魏忠賢,那邊大明朝就垮掉了,崇祯皇帝自己也吊死在了煤山之上。

在貫穿明末數十年的黨争中,東林黨大臣一直堅持廉正奉公,振興吏治,同時不斷上書皇帝革除朝野積弊,反對權貴貪縱枉法。可是當最大的宦官魏忠賢被鏟除後,到了東林黨發揮作用時,明朝的情況卻并沒有變得更好,反而變得越來越壞。除了在遼東屢戰屢敗之外,各地接連爆發叛亂,大明朝危于旦夕之間。

為什麼剛殺了魏忠賢,大明朝就垮了?原因很簡單,魏忠賢不講理

東林黨擊敗了以魏忠賢為首的閹黨,看似取得了勝利,按照他們的理念,明朝不是應該朝着更好的方向發展嗎?為何各地的叛亂越演越烈?原因其實很簡單,就是因為魏忠賢不講理。實際上,在封建時代,對于穩固朝廷統治來說,不講理也有不講理的好處,畢竟面對鐵腕手段,敢于反抗的人還是占少數的。

那麼,這是否就代表魏忠賢能夠拯救明朝呢?答案當然是否定的。明朝積弊已久,雖然魏忠賢用鐵腕手段可以暫時壓制住,但是随着時間的推移,這種手段注定會逐漸失效。無論從哪方面來看,明朝的敗亡都是注定的,其中的差別不過是個時間早晚的問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