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魏忠賢權力那麼大,為何能被崇祯瞬間秒殺?其實大家都出現了錯覺

天啟七年八月(1627),大明王朝的第十五位皇帝——天啟皇帝因病去世,終年二十三歲。由于,天啟帝沒有自己的兒子,是以,他在臨終前留下遺命,讓自己的五弟朱由檢繼承皇位。就這樣,朱由檢登基稱帝,是為後來的崇祯帝。

魏忠賢權力那麼大,為何能被崇祯瞬間秒殺?其實大家都出現了錯覺

與酷愛木匠活的哥哥不同,崇祯皇帝從登基開始就展現出了一種盛世明君的氣度。

他不像萬曆帝那樣荒廢朝政,也不像天啟帝那樣貪玩,而是決心要實作大明王朝的中興。如此一來,禍亂朝政的魏忠賢,就成了崇祯帝最大的阻礙。當時,魏忠賢的心腹牢牢把持着錦衣衛和兵部的權力,使得很多人都認為崇祯皇帝不敢拿魏忠賢怎麼樣。

但是,就在當年的十一月,崇祯皇帝不僅将魏忠賢一夥連根拔起,還勒令魏忠賢自盡。短短的三個月内,魏忠賢就從高高在上的“九千歲”直接成為了一具屍體。于是,後人在為崇祯帝的果斷感到驚訝的同時,也不禁心生疑惑:魏忠賢在朝廷中苦心經營數年,在崇祯帝登基的時候更是權勢滔天,既然這樣,他最終為何如此的不堪一擊呢?

其實,魏忠賢的倒台主要有兩個原因:

其一,崇祯帝對他的處置得當;

其二,他的權力并沒有像世人想象中的那麼大。

魏忠賢權力那麼大,為何能被崇祯瞬間秒殺?其實大家都出現了錯覺

其實,在崇祯帝登基之後,并沒有立即懲治魏忠賢,而是處處小心行事,讓魏忠賢根本摸不透自己的真實想法。是以,在看到新皇帝對自己若即若離,魏忠賢也不知如何是好。

在思索很久之後,他暗中指使自己的親信官員上書為自己邀功請賞,想要看看崇祯帝是怎樣的反應。但不料,崇祯帝對魏忠賢的心思了然于胸。他看到這些奏疏後隻是笑笑,并沒有做出明确的批示。崇祯皇帝越是不表态,魏忠賢心中就越是疑神疑鬼。

之後,過了沒幾天,魏忠賢決定親自出馬,直接上書崇祯帝,說:不要再給自己建生祠了。看到魏忠賢的上書,崇祯皇帝不好放在一邊。于是,崇祯帝拿起筆,直接在魏忠賢的奏疏上批複道:對于魏公公建造生祠這一問題,正在建造的繼續建造,想要建卻還沒建的就不要再建了。

魏忠賢看到批複後更是傻了眼,這個“想要建卻還沒建的”着實用的巧妙。縱使是魏忠賢這樣的老奸巨猾之人,也被這幾個字弄得一頭霧水。

他本想趁崇祯帝立足未穩的時候有所動作,這下卻不知道如何是好了。

魏忠賢權力那麼大,為何能被崇祯瞬間秒殺?其實大家都出現了錯覺

無奈之下,他隻好靜靜地等待,等待崇祯帝露出真實面目的那一天。

可是,令他萬萬沒有想到,崇祯帝在站穩了腳跟之後,就迅速開始了對他的懲治。等到讓他自盡的聖旨下達後,他已經完全沒有了還手之力。可以說,憑借着自己的聰明才智,崇祯皇帝在登基的初期安定了局勢,為以後的“倒魏行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此外,魏忠賢雖然拉攏了很多大臣,形成了一股很強大的勢力,但是,從根本上來說,他隻不過是皇帝的家奴罷了。他們的興衰榮辱,跟皇帝是否信任他們,則有着極大的關系。因為,天啟帝自幼和魏忠賢在一塊玩,是以,對魏忠賢非常信任。更何況,在登基之後,天啟帝整天忙着幹木匠活,根本沒空管理朝政。于是,他就放心地将批複奏疏的權力交給了魏忠賢,自己則去一邊鋸木頭。

是以,在魏忠賢批複奏疏的過程中,将奉承自己的官員選拔出來,将反對自己的官員罷免,這才慢慢形成了自己的勢力。但是,隻要皇帝一道指令,魏忠賢就要乖乖地把權力還給皇帝。說到底,魏忠賢的擅權,必須建立在皇帝同意的基礎上。而且,在他的意見與皇帝的意見相沖突的時候,他根本沒有任何抗争的能力。

魏忠賢權力那麼大,為何能被崇祯瞬間秒殺?其實大家都出現了錯覺

其實,像魏忠賢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

正德皇帝在位的時候,宦官劉瑾号稱“八虎”之首,在朝中可謂是威風凜凜。但是,正德帝一道指令就能将他淩遲。嘉靖帝時期,宦官李芳在嘉靖的授意下染指權力,朝廷各方面的事他都要管上一管。是以,在嘉靖帝的支援下,縱使是首輔嚴嵩也隻能對李芳唯唯諾諾。可是,嘉靖帝一旦厭煩了李芳,他隻能落寞地去守皇陵。

總而言之,魏忠賢遠遠沒有後人想象中的那麼強大。與其說大臣們畏懼魏忠賢,還不如說是畏懼魏忠賢身後的皇帝。是以,在皇帝的态度發生變化後,他隻能從一隻真老虎變成一隻紙老虎。此外,在紙老虎被撕碎後,他的部下自然也就樹倒猢狲散,自謀出路。

正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新上任的崇祯皇帝肯定要立下自己的威嚴。但是,在李自成兵臨城下的時候,崇祯皇帝竟然密令司禮太監曹化淳“收葬魏忠賢遺骸”。根據馮夢龍《燕都日記》記載,此事是曹化淳奏請的,他對崇祯皇帝說:“忠賢若在,時事必不如此!”

魏忠賢權力那麼大,為何能被崇祯瞬間秒殺?其實大家都出現了錯覺

可見,面對明朝的即将滅亡,崇祯皇帝後悔了當初的決定,想要做一點點補償。但是,如果魏忠賢真的還在,明朝就真的不會滅亡嗎?

崇祯皇帝輕輕一揮手,就把魏忠賢打垮了。在官僚政治高度成熟的明代,崇祯皇帝随便一揮手,就可以決定任何一個人的命運。但是作為皇帝,崇祯面對的從來不是具體的人。看到自己這樣神功無敵,崇祯皇帝難免相信,隻要自己再揮揮手,就可以讓帝國中興了。

但這隻是他一種天真之極的幻想罷了,因為,他面對的對手,是一個遠比魏忠賢、甚至所謂的閹黨龐大百倍、千倍的利益集團;這個利益集團,肆無忌憚的擴張着自己的利益......

參考資料:

【《明史·卷二十三·本紀第二十三·莊烈帝一》、《明季北略》、《明史·列傳·第一百九十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