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如何評價唐朝開元名相張說

作者:國學經典曆史故事

張說

(667—730)

字道濟,

是唐朝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曆經武則天、唐中宗李顯、唐睿宗李旦、唐玄宗李隆基四朝,在武則天親自主持的策論考試中以第一名錄用,唐睿宗和唐玄宗時期前後三度出任宰相,執掌文壇三十年,為開元前期的一代文宗,号稱“燕許大手筆”,尤擅長傳記、墓志,《全唐文》收錄其文211篇,《全唐詩》收錄其詩293首,在全唐文化鼎盛時期能占據如此重要的地位,足以說明其文學造詣之巨。六十四歲病逝後,獲谥号“文貞”。

正史中對張說的記載有褒有貶,除了文學造詣外,認為他“文武兼資”,又明于政體,對不合時宜的政治和軍事制度多有改革舉措,故史家稱贊其“發明典章,開元文物彬彬,說居力多”,是推動“開元之治”的一位重要政治家;另一方面又說其脾氣暴躁,與同僚之間的關系不睦,而且生性貪财。

有兩個流傳至今的典故都出自張說,一是“死姚崇算計活張說”,因為張說在官場上始終和姚崇有隙,姚崇怕自己死後遭張說報複,就利用其貪财的特點,設計讓張說給自己撰寫墓志,乘張說拿到姚家财物的興頭上,讓其完成墓志,馬上向朝廷備案并即刻镌刻在石碑上,等張說反悔時木已成舟,來不及了,進而留下了一段很有趣味的曆史典故;二是稱嶽父為“泰山”的典故,唐玄宗封禅泰山期間,張說是封禅使,他利用職權将女婿從九品芝麻官火速提拔到五品大員,唐玄宗就問他的女婿為什麼提拔如此之快,女婿不好意思回答,旁邊的人就說“都是泰山之功啊”,從此人們就把嶽父稱為泰山了,從這樣的記載來看張說應該算是一個正常的人,既沒有拔高,也沒有完全貶低,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

但張說真正的厲害之處在于其在殘酷的政治鬥争中,始終保持着清醒的政治頭腦,不管是武則天時期的寵臣張易之、張昌宗利用他要打倒宰相魏元忠,還是面對太平公主的利誘拉攏,他絕不投機,即便面臨生死考驗也不放棄自己的立場,而且在促成李隆基監國的問題上也是功不可沒,說明張說有着極為精準的政治判斷力,這樣的政治眼界不是誰都可以擁有的。

之後李林甫等人彈劾張說收受賄賂,利用職權違法亂紀。結果經過查實,張說确實有不法的行為。但是李隆基因為張說前有大功于朝廷,是以就免了他的丞相,但并沒有處死張說。之後李林甫擔心張說還會被重用,是以繼續在唐玄宗面前說張說的壞話,最終張說被逼退休!

後來,在張說六十四歲的時候,因病去世,谥号文貞。

是以說,張說這個人,雖然小有瑕疵,但卻不失為一代明相,同時他文采過人。在他為相期間,政治清明,也确實為李隆基的開元盛世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