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區包括:甘肅省、青海省、甯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内蒙古自治區。西北地區降水稀少,氣候幹旱。其主食是玉米與小麥并重。今天就給大家講叙我最喜歡的涼皮和biangbiang面。
一、涼皮
起源于陝西關中地區,是擀面皮、面皮、米皮、釀皮的同稱。是一款四季皆宜的美食。

制作涼皮所需食材:面粉、鹽、豆芽、黃瓜、蒜、醋、油、油潑辣子、酵母粉
涼皮的做法:
1、再面粉裡加一點鹽,用涼水和面,醒面20分鐘
2、找個盆,倒入适量水,像洗衣服一樣把面團放在水裡揉搓。水會變得像牛奶一樣白。慢慢的面筋就會出來,直到洗不出奶白色的面水,把面筋取出冷藏。
3、面水沉澱4小時以上,直到澱粉和水分離。把上面的清水倒掉。
4、把盆底的面糊攪拌均勻,太稠的話可以加點清水,粘稠度合适為止。
5、把冷藏的面筋拿出來加适量酵母揉勻,放置溫暖處發酵會兒。
6、準備兩個蒸盤,底部刷上一層熟油,舀2勺面糊,旋轉一下蒸盤使面糊散布均勻。
7、上汽蒸2分鐘左右,故泡泡就說明熟了。
8、蒸好的面皮涼涼,刷上一層熟油防止幹裂,然後切成自己喜歡的形狀,我一般使切成條
9、發酵好的面筋蒸熟,切成小塊
10、豆芽焯水、黃瓜擦成絲,蒜搗碎澆上熟油加入涼白開做成蒜水
11、将面皮放在大碗裡,依次加入豆芽、黃瓜絲、面筋、鹽、蒜水,醋、油潑辣子攪拌均勻即可。
二、biangbiang面
biangbiang面是陝西的特色小吃,也稱褲帶面。傳說一個窮秀才要去鹹陽考試,為了籌集盤纏,到定邊去販了一旦鹽準備帶到鹹陽去買,路遇強盜,劫了鹽和幹糧。秀才為了趕考,隻好挑着空擔子沿路乞讨。經過了八天八夜,終于到了鹹陽,此時已經饑寒交迫,剛好經過一家面館,秀才知道城裡人做生意不比農村,不好直接讨要。便上前準備讨要一碗面湯喝。喝着面湯秀才便主動和店主搭讪,問店主怎麼不挂個招牌。店主說我這biangbiang面店其實早就想挂個招牌,隻是沒人能寫出來,秀才略一沉思便道:“可否讓小生一試?”店家便讓小二準備好筆墨紙硯,秀才聯想自己一路辛苦便道:“擔個擔擔走四方,八日才到都鹹陽;你裂裂(幺),他裂裂,當中做個言王爺:你長長,他長長,當中是個馬大王,心子底,月子傍,嶽飛出城揮動=一槍,槍頭卡在牆頭上;坐個車車走四方。”說罷,一氣呵成,寫出個biangbiang面三個字的招牌。店主大喜,便請秀才吃面,一大碗秀才吃的津津有味,并連連稱贊面好吃。秀才走時,店主便祝福到:“吃了我的biangbiang面,應試必能中狀元。”秀才道謝。後來秀才真的中了狀元,并到多地任官,從此biangbiang面便從此傳開。
biangbiang面所需食材:面粉、蔥、蒜、鹽、辣椒粉、青菜
biangbiang面的做法:
1、溫水和面,面要和軟一些,面和好蓋上保鮮膜,醒發20分鐘,
2、分成小塊,抹上油,醒面1小時左右。
2、醒好的面擀成長片,手輕扯面條的兩端,在案闆上拍打撐長,案闆上會發出biangbiang的聲音
3、水開後,再用手輕輕的扯扯面條,以保證面條變得更薄,下鍋煮面
4、煮熟後出鍋,丢幾片青菜,焯下水即可撈到面裡,撒上蔥花,蒜末,鹽、辣椒粉
5、潑熱油即可。
大西北的美食實在是太多了,涼皮和biangbiang面是我最喜歡,也是經常在家做的兩道美食。我的老公每次出差回來,就想吃我蒸的涼皮,出差在外就是饞這個味道。biangbiang面,是面食裡面做法最簡單,不需要太多食材,就能搞定的一款好吃的面。這裡還分享一下做biangbiang面的小技巧,面團要和的稍軟一下,加一點鹽可以讓讓更加的勁道。煮面的适合加一點鹽防止面條粘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