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天是母親節,在這一天,不論大家多忙碌,都應該停下腳步想一想該為母親做些什麼,抑或為身為母親的自己送上一份獎勵。
記得老舍先生在《我的母親》一文中有一段很經典的話:
人,即使活到八九十歲,有母親便可以多少還有些孩子氣。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裡,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失去了根。有母親的人,心裡是安定的。
電影《你好,李煥英》裡也有句經典台詞:
媽媽永遠是内心最柔軟的地方。
今天,小烹以食之名說愛:愛媽媽,趁現在;忙碌中的媽媽們,愛自己也趁現在。今天奉上6道佳肴,有傳承下來的經典,也有潮流美味,願所有媽媽們能在享受甜品的歡愉中忘記家庭的瑣碎,在蒜香小龍蝦的刺激中告别煩惱,在一蔬一湯中盡情享受輕松而浪漫的大餐吧。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7">銀針中國結</h1>
菜品提供/北京全聚德(和平門店)
制作/陳堅
文/孫陽
圖/劉達華
寓意美好,非常講究的功夫菜,考驗的不僅僅是制作者的技術,還有體力和耐心。制作者須全神貫注,稍有不慎魚線就會折斷,且制作中國結的時間不宜過長,否則影響鮮嫩的口感。

▼
原料
墨魚闆,雞蛋清,小菜心,鮮蟲草花,蛋清,玉米澱粉,蔥姜水,鹽,高湯。
制法
将墨魚闆去筋膜,加玉米澱粉、雞蛋清、蔥姜水、鹽拌勻,摔打上勁,打至發亮成魚膠,裝入裱花袋中,下70℃清水鍋中,擠成40厘米長的魚線,撈出後制成中國結備用;将高湯煮沸,裝入容器内,加入焯水的小菜心、蟲草花,加中國結即可。
制作關鍵:魚膠打制的時候要注意手法和韌性,否則後期魚線沒彈性,影響造型。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7">荷塘素月影</h1>
菜品提供/廣州白雲飯店白雲軒餐廳
制作/陳育堅
文/陳莉
圖/彭劍恒
此菜可視為羅漢齋的一種做法,各種味道平衡得恰到好處,其中原汁的再次調味既利于堅持本味,也使得菜品滋味更醇厚。
小塘菜,白果,冬菇,鮮菇,金針菇,人工種植發菜,胡蘿蔔,玉米筍,上湯,蚝油,生粉。
将小塘菜修整成形,下上湯中焯熟,碼盤備用;将白果、冬菇、鮮菇、金針菇、發菜、胡蘿蔔、玉米筍分别處理好,用上湯燴至入味,一層一層裝入碗中壓實,澆淋上湯,入蒸箱蒸熟後倒扣在盤中;将蒸熟的原汁加蚝油調味,勾芡,澆淋在食材上即可。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7">水包皮蝦仁四喜餃子</h1>
菜品提供/揚州宴
制作/胡仁宏
文/屠明娟
圖/張卓君
此菜帶着揚州“水包皮”的文化印象,傳統小吃以珍菌素湯提鮮,别有一番滋味。
大明蝦150克,淨馬蹄100克,胡蘿蔔、香菇、鮮豆瓣、茶樹菇、銀耳、黃耳、豆芽、海帶、蔬菜苗各适量,鹽、胡椒粉、黃酒、澄粉各适量。
将茶樹菇、銀耳、黃耳、豆芽、海帶炖40分鐘成珍菌素湯;将大明蝦剝蝦仁,打成茸備用;将馬蹄拍松,切成小粒,加蝦茸、鹽、胡椒粉、黃酒拌勻成餡;将胡蘿蔔、香菇、鮮豆瓣分别焯水、切成末;将澄粉制成面皮,包入馬蹄蝦仁餡成四喜餃子,入蒸籠蒸熟,上桌前分别點綴胡蘿蔔末、香菇末、鮮豆瓣末、蔬菜苗,上桌時澆入熱珍菌素湯即可。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7">蒜泥小龍蝦</h1>
菜品提供/北京清芷園會所淮鄉小廚餐廳
制作/周冬
圖/張洋
選用的紅皮蒜蒜瓣肥大、汁多,辛辣氣味濃,制成蒜泥不易變味,大廚将其烘幹,減少部分辣味,使其不影響小龍蝦本身的鮮味。蒜香濃郁更促人食欲。
活盱眙小龍蝦800克,紅皮蒜300克,黃泡椒80克,香蔥絲适量,姜末50克,啤酒、鹽、淮安熟豆油、菜籽油各适量。
将小龍蝦治淨,拉油,入加有啤酒、鹽的沸水中煮熟,撈出過冷水;将紅皮蒜去皮,切成末,烘幹;鍋入熟豆油、菜籽油燒熱,煸香蒜末、姜末、黃泡椒,下小龍蝦,加啤酒、鹽燒10分鐘,出鍋碼盤做造型,撒蒜末,澆淋燒熱的菜籽油,點綴香蔥絲即可。
鮮果拿破侖酥
菜品提供/北京廚房(北京SKP店)
制作/古志輝
文/江梅娟
此款甜品經過主廚多次試驗後才最終成型,每日現做,以中式開酥的手法制作酥皮,加入多種水果粒,入口酥脆不膩。
高筋面粉,中筋面粉,時令水果粒(草莓、藍莓、芒果、火龍果),拉糖,雞蛋液,黃油,白砂糖,香草醬,檸檬沙拉醬,糖粉。
将高筋面粉、中筋面粉以3:1的比例混合,加雞蛋液、軟化黃油、白砂糖揉勻成油面團,擀成大片,橫豎各疊三次,切成10厘米見方的酥皮,入預熱好的烤箱内,以上火100℃、下火250℃烤30分鐘,取出放涼,取1張酥皮放入盤中,擠上香草醬、檸檬沙拉醬,擺上水果粒,依次再擺4層,蓋上酥皮,撒糖粉,點綴水果粒、拉糖即可。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7">粉紅兔子</h1>
菜品提供/北京湘愛(鳳凰彙店)
制作/王平
造型趣味橫生,粉萌的外表下也有一顆“内涵”的心——梨子燕窩的夾心,營造複合口感,一口下去,驚喜連連。
燕窩,雞蛋,堅果仁,梨汁,樹莓,草莓,藍莓,芒果粒,哈密瓜球,椰果粒,三色堇,薄荷尖,淡奶油,可可粉(兩種),白糖,冰糖,凝膠片,白巧克力,花形蛋白酥。
将白巧克力制成兔耳朵狀,表面噴勻紅色可可粉備用;将蛋清與蛋黃分開,蛋黃加白糖打發濃稠,蛋白打發起泡後加白糖打至七分發,分次加入蛋黃糊中拌勻,同時分次加入巧克力可可粉、堅果仁拌勻,裝入模具制成慕斯底,入烤箱烤熟,取出晾涼備用;将燕窩加梨汁、冰糖隔水炖至黏稠,加泡軟的凝膠片拌勻,裝入模具定型成夾心備用;将淡奶油充分打發,部分放入梨燕窩夾心,餘下灌滿模具後冷凍,脫模後用巧克力噴槍噴勻紅色可可粉,頂端加上“兔子耳朵”,碼盤造型,點綴樹莓、草莓、芒果粒、哈密瓜球、花形蛋白酥、藍莓、椰果粒、三色堇、薄荷尖即可。
責編|孫陽
本文選自《中國烹饪》2021年5月刊及往期雜志内容,歡迎轉發。本頭條号所有内容未經授權,謝絕轉載,侵權必究。如需轉載,請聯系背景,獲得授權後方可轉載。轉載時請在顯著位置注明來源及作者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