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個科學團隊的研究表明:蝙蝠可能是新冠病毒源頭,水貂、蛇、穿山甲則可能是新冠病毒的中間宿主。
俗話說“病從口入”。為了避免病毒從動物傳到人,最重要的是不能再吃野味。
根據最新的法律法規,咱們湖南人愛吃的口味蛇、姜辣蛇,也不能再吃了。
《決定》出台:全面禁食野生動物制度确立
2月24号,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了《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衆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對濫食野生動物的突出問題以及對公共衛生安全構成的巨大隐患,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現行的野生動物保護法關于禁食的法律規範,僅限于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和沒有合法來源、未經檢疫合格的其他保護類野生動物。
《決定》在野生動物保護法的基礎上,以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為導向,擴大法律調整範圍,确立了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的制度。對違反現行法律規定的,要在現行法律基礎上加重處罰,以展現更加嚴格的管理和嚴厲打擊。
決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也就是公布之日起開始正式生效。
律師解讀:蛇被列入“三有名錄”不能再吃全國人大這個《決定》的出台,對于咱們湖南人來說,一個擺在眼前的問題是:之前很多人喜歡吃的口味蛇、姜辣蛇,還能繼續吃嗎?
針對這個問題,湖南金州律師事務所董事、進階合夥人甘元春律師進行了專題研究。
甘律師調研發現,口味蛇不僅食客愛吃,而且甯鄉口味蛇制作技藝,已經入選非遺項目。雖然,口味蛇的來源以養殖為主,但是甘律師指出,根據最新的立法精神,蛇已經不再被允許端上餐桌,人工飼養的也不行。
甘律師列出了兩個依據:首先豬、牛、羊、驢、兔、雞、鴨、鵝、鴿九種家禽家畜才能食用,而蛇沒有被列入禽畜資源目錄,是以不能吃;其次,國家林業局釋出了《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列入了這個“三有名錄”的不能吃,而用于制作口味蛇的幾大品種蛇,都明确在“三有名錄”所列名單之内,不能繼續食用。
林業部門:蛇已明令禁止食用和交易
早在1月23号,湖南省林業局就釋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緊急通知》,決定對全省野生動物監管工作實行“一封控四嚴禁:封控隔離所有人工繁育場所的野生動物;嚴禁獵殺、運輸、交易、展演野生動物。
1月26号,長沙市林業局也釋出了《關于加強陸生野生動物監管工作的告知書》,具體落實“一封控四嚴謹”措施。
長沙市林業局野生動物保護處負責人接受《胡椒輿論場》采訪時明确表示:蛇已經不能再食用,養殖的也不行,而且不論是之前是否辦理了相關許可證,都是明令禁止食用和交易的。
禁食的同時,下一步長沙市林業局還将按照省林業局的統一部署對之前發放的養殖許可證進行撤銷或者登出。
落地調查:口味蛇特色餐館尋求轉型長沙有不少以口味蛇為特色的餐館,記者前往實地走訪,發現受疫情影響,現在都還沒有開門。
随後,記者撥打了幾家餐館老闆的電話。開福區一家專門做口味蛇的餐館老闆告訴記者,因為蛇現在比較敏感,暫時沒有開門,雖然自己持有相關的經營許可證,但是相關政策不允許的話,就要調整經營重點,不再主打口味蛇。
記者又聯系了位于嶽麓區的某家口味蛇餐館,餐館老闆也告訴記者,以前是飼養的蛇可以吃,現在好像連飼養的都不行。他也在等政策,明确禁食的話,将會考慮轉型,不再以口味蛇為特色。
律師提醒,今後如果繼續買賣、食用指令禁止的野生動物,首先涉嫌違法,将被沒收野生動物和違法所得,同時将被處以罰款,情節嚴重的還要追究刑事責任。是以,請不要再吃野生動物。
—END—
來源|湖南交通頻道
記者丨張甯、玥文
本期編輯|廖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