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就有一句老話,叫做“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講的就是一旦被蛇咬到,在未來很長的一段時間内,看到繩子也會害怕,誤以為是蛇。這種動物,在我們印象中都是比較冷冰冰的,見了也會躲得遠遠的,對它存在一種敬畏之情,敬而遠之。當然這是大多數人的想法,不過有些人不但不害怕,而且把蛇肉開發出了各種美食。

人們吃蛇肉也不是近幾年來才興起的新鮮事,其實早在我國古代就有食蛇肉的記載了,比如《本草綱目》中寫道:“南人嗜蛇”。裡面說的南人大概指的是廣東一帶,畢竟廣東人在美食方面對于蛇、蟲、蟻這種稀奇古怪的吃法很有研究。到現在為止我都不能了解,為什麼廣東人對于吃的愛好那麼與衆不同。目前除了廣東人非常喜歡吃蛇以外,或許再找不到第二個比長沙人還喜歡吃蛇的了。在湖南長沙對于蛇肉美食的開發上雖然有青椒焖蛇、秘制蛇、幹鍋蛇、炒蛇肉等多種做法,但是最受歡迎的還是湘菜裡面的口味蛇。
其中所使用的蛇多半是有人工養殖而成,不過雖然不是野生,但和半野生也沒有太大的群别。與普通動物的飼養不同,人工養蛇是把蛇放在一塊區域内的山裡,四周建立圓形的圍牆,裡面的環境保持野生狀态,通過圈養的飼養方式進行養蛇。當然也會有少許在廣東野生動物市場上運送來的野生蛇,制作口味蛇所使用的蛇肉,多半選擇的是花蛇、大王蛇和水律蛇這三種沒有毒性的蛇,不過也有人會使用眼睛蛇來制作。但是我個人建議如果吃的話還是選擇無毒蛇比較好,萬一眼鏡蛇的毒素沒有清理幹淨那就尴尬了。
湘菜裡面的口味蛇做法,本來是湖南甯鄉一位叫胡建民的鐵匠自己在家沒事做蛇肉吃,後來在村中開了一家小飯館推出了這道口味蛇,沒想到在當地特别受歡迎,是以也變成他飯店的招牌菜。再後來通過參加湖南省的烹饪大賽而出名,才被人們熟知。現在對于蛇的做法大緻分為清淡的蛇羹和香辣的口味蛇兩種方式,而口味蛇就是湘菜的做法了。它具有肉質鮮嫩細膩、入口麻辣爽口、湯汁新鮮味美的特點,望上去滿盤色彩鮮豔,蛇肉通紅發亮,讓人忍不住咽口水。
對于蛇肉本身來說,它富含鈣、鐵、鋅和維生素等多種微量元素,營養價值極高,而且對軟化血管和增強大腦活力有很好的效果。除此之外還具有消炎解毒、祛風活血和保健養生及美容的作用,不過吃蛇肉也存在一定的風險性性。有一些人不吃蛇肉是因為想到蛇的樣子而不敢吃,另一些人是因為蛇攜帶病菌而會避而遠之。因為蛇的食物,特别是野生蛇多以老鼠、青蛙等小動物為食物,體記憶體在着一些寄生蟲,同時還會攜帶沙門菌或者一些引發腸胃疾病的細菌,如果蛇肉處理不幹淨很可能對身體有害,比如患有蛇舌狀蟲病。
不過,對此大家也不必擔心,因為一般飯店制作口味蛇時會進行高溫殺毒處理,是以吃起來還是比較放心的。如果想吃蛇肉的話,我建議你現在去吃正是好時候。因為此時的蛇要在身體内囤積能量準備冬眠,個大體肥,肉質飽滿,吃起來才會爽。當然了,如果你還是不放心飯店裡的蛇肉是否能處理幹淨,那麼就親自動手,和我學一下這道口味蛇應該怎麼做的吧,隻需四步,在家即可烹制,操作十分簡單,容易上手燒制。
首先把所用到的食材準備好,主料是蛇肉,輔料有花椒大料、八角、幹辣椒、紅尖椒、蒜瓣以及油鹽醬和澱粉等家庭常用調料。購買蛇的時候,如果害怕,可以讓小販給殺好後再帶回家。
第一步:把蛇肉清洗幹淨後剁成小段,然後紅尖椒切段放在一邊備用。
第二步:把鍋燒熱加入食用油燒開,然後放入蛇肉爆炒至顔色發黃後取出。
第三步:将辣椒、八角、花椒、蒜瓣、桂皮放入油中爆香,然後放入辣醬制作出紅油,再将蛇肉倒入裡面進行翻炒一會後,倒入适量熱開水之後蓋上蓋子。
第四步:将紅尖椒放入鍋中,撒上适量的食用鹽,再加入澱粉、雞精大火煮3分鐘之後倒入适量香油入味,出鍋即可食用啦。
個人覺得在制作過程中,蛇肉不要煮的太爛,否則肉質就會變得松散,沒有那種嚼不爛的感覺,就像平時吃鴨脖和雞脖的時候,我們喜歡的就是那種啃咬的感覺。還有放入辣椒的多少也要根據個人口味選擇,我建議可以多放,這樣吃起來才會麻辣爽口。雖然蛇會讓人害怕,但是做熟之後的口味蛇,絕對沒有你想象中蛇的樣子,而且吃一次估計你就會愛上這道菜,操作簡單友善,适合在家嘗試烹饪。
如果吃的時候不告訴你是蛇肉,吃過之後的你會有什麼反應呢?歡迎下方留言讨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