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母親:原諒我這一生放縱不羁愛自由

作者:芣苢清歡

如果要形容我的母親,樸素無華、賢惠淳樸這些詞用現在網絡流行語講,不能說是一模一樣,隻能說毫不相幹。倒也不是刻意編排,我以為這世上并不隻有這類話才褒用于母親,大緻也是因為在我眼裡,她是一束不一樣的煙火。

她一點也不像我認識的“70後”,她愛打扮,愛蹦迪,愛旅遊,愛唱歌,像極了我們小時候自我介紹專門挑的詞,若非要用一句話去概述她在我心裡的樣子,那應是“一生放縱不羁愛自由”。常聽她說“如果我死了,不要去埋我,火化以後把骨灰撒去海裡,我想在這世間自由自在的行走,不受任何限制”。因為我們這裡是土葬,講個入土為安,小時候總覺得她在講憨話,現在看來,應是一個不甘于兩點一線的辣媽對生活的微弱抗議。

她看上去總是不太靠譜的樣子,開家長會來得最晚的是她,有正事打電話從來無人接聽是她,獨自走了大半山河不帶我的也是她,樂颠颠展示廚藝卻總是糊了一鍋又一鍋還是她,但是,也許是來自孩子對母親的無端親近,生過氣以後,我依然愛她。

她是個很會玩的“女孩子”,也是很fasion的女郎,她會和小不點時候的我一起穿上親子裝,然後帶我去捉螞蚱,捉魚,踩水,光腳丫子跑在田埂上、山林間,把奶奶和爸爸的“殷殷囑咐”抛在九霄雲外。小時候家裡沒有田地,她就帶我去村裡偷吃别人地裡的大豆角,讓我也能擁有她們那個年代的童趣,剛進大學不會處世,她就帶我去幫農忙,讓我感受“采采芣苢,薄言采之”的快樂,“屢試不第”心裡煩悶,她就帶我去爬山望海看草原,讓我知道天地大美,不要拘于眼前苟且,身體品質不佳,她就帶我去鄉間地頭,讓我拔地氣,親自然。她有一套自己的育兒體系,我總結了一下大緻是這樣一個理念“野生較于家養,營養價值更高,你值得擁有”。在我大學的時候居然還問我,去酒吧夜店錢夠不夠?不懂事時,以為她隻是愛玩,順便養我,長大以後才知道,這個“女孩子”也是第一次做母親,但她一直在努力用自己認為最好的方式愛我,保護我。這個角色,她也是在邊學邊做,一直在進步,且毋庸置疑的是她很愛我,勝過愛自己。

都說為母則剛,她的堅強和豁達是我最崇拜她的地方。父親去世以後,她一下子從被寵愛的小公主變成了家裡扛大梁的主心骨,在一家人都在沉浸于失去親人的痛苦中時,她還需聯絡親戚朋友辦喪,走形式,應對外界。後來有了需要抉擇的事,有需要解決的麻煩事,她總得硬着頭皮頂上去,誰也靠不了,也靠不上。其實我知道她總是偷偷藏起來一個人哭,但是,一開門,她又是那個熱愛世界,樂觀美麗的女子。她也是很能容事的,受了委屈,她就去開闊的地方走一走,去山澗去去濁氣,把負能量留給大自然,帶着快樂和曠達回來,然後她又是那個自信張揚的她。她有善于發現美和樂于發現事物閃光點的眼睛,在我發牢騷或者抱怨的時候,她總能挖掘出沖突的另一方,讓我坦然接受,久而久之,我也習慣了這樣的思考方式。迄今為止,我沒有任何一樣可以拿出來驕傲一下的地方,隻有一樣,讓我得意非常,是母親長期經營為我建立的視角,不斷磨練我養出見天地見衆生見自己的視角,這讓我不為眼前困苦磨難焦慮,不為幾句閑言碎語惶惶,不為世間常态憤嫉。很幸運,母親還在繼續,我也在努力。

離家以後,母親表達愛的方式從變成了發“身體這些地方發出的求救信号”的微信連結再到小視訊,形式跟着時代變,愛卻隻增不減,母愛,也許往往就藏在這些細枝末節裡。

母親,她是願意聽我絮叨的樹洞,是可以聊感情事的杜姐,是讓我可以做回小孩的媽媽,也是我心裡那道不一樣的星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