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玻璃瓶成本漲瘋了!歐洲部分葡萄酒報價上漲15%歐洲原材料成本持續上漲,玻璃瓶廠破産反而是種保護?缺瓶子成進口葡萄酒普遍問題,歐洲多國葡萄酒普遍上漲15%原材料上漲成本盡量自己消化,有酒商看好葡萄酒市場明年複蘇

近日,一主做意大利進口酒的酒商向WBO爆料:因玻璃瓶等原材料價格上漲,意大利葡萄酒的價格下個月開始同比去年又上漲了10%~20%。

WBO此前曾釋出過一篇輸入性通脹讓國内葡萄酒企業成本上漲的文章(詳情請戳《鋼材一天4漲,白卡紙上漲96%,葡萄酒成本增幅超兩位數〡WBO獨家》),這次以玻璃瓶為主的原材料價格上漲又會對歐洲主要産酒國葡萄酒價格造成怎樣的影響呢?WBO就此調查了幾位進口酒商。

<h1 class="pgc-h-arrow-right">歐洲原材料成本持續上漲,玻璃瓶廠破産反而是種保護?</h1>

據央視财經前不久的報道:國際石油、天然氣和煤炭價格持續上漲,導緻各國通脹壓力高企,威尼斯工匠協會負責人稱,如果不能停止油價非正常上漲,穆拉諾整個玻璃産業将陷入嚴重危機。

玻璃瓶成本漲瘋了!歐洲部分葡萄酒報價上漲15%歐洲原材料成本持續上漲,玻璃瓶廠破産反而是種保護?缺瓶子成進口葡萄酒普遍問題,歐洲多國葡萄酒普遍上漲15%原材料上漲成本盡量自己消化,有酒商看好葡萄酒市場明年複蘇

起泡天下創始人于洪傑證明,這波原材料漲價由玻璃瓶領漲,受疫情影響,歐洲不少酒瓶廠紛紛破産倒閉,他解釋到,因為疫情開不了工,國外的法律規定停工不正常發放工錢是違法的,很多企業堅持不下去,破産反而對他們是一種保護。

同樣的情況在吉林蘇荷酒業董事長趙國任處也得到印證,他告訴WBO,漲價是綜合因素所緻,這波除了主要的漲價因素玻璃瓶,紙箱、木塞等原材料、海運也是其中推手。

聖加美圖酒業董事長張轶表示,歐洲玻璃瓶确實前段時間供應不足,但現在應該已經趨于正常了,德國彼得美德給公司的磨砂起泡酒瓶暫未漲價,隻是延遲交貨了而已。

<h1 class="pgc-h-arrow-right">缺瓶子成進口葡萄酒普遍問題,歐洲多國葡萄酒普遍上漲15%</h1>

談及歐洲玻璃瓶漲價,于洪傑透露,玻璃瓶的價格從2019年下半年到2020年下半年就已經漲過一波了,其主要原因在于,自2019年開始,美國和歐洲的可口可樂開始使用玻璃瓶,從一定程度上擠占了葡萄酒行業的需求,導緻玻璃瓶價格上漲。

玻璃瓶成本漲瘋了!歐洲部分葡萄酒報價上漲15%歐洲原材料成本持續上漲,玻璃瓶廠破産反而是種保護?缺瓶子成進口葡萄酒普遍問題,歐洲多國葡萄酒普遍上漲15%原材料上漲成本盡量自己消化,有酒商看好葡萄酒市場明年複蘇

而對于最近一波歐洲葡萄酒的上漲,于洪傑則認為是疫情導緻以玻璃瓶為主的原材料供給跟不上所緻。他告訴WBO,從今年10月份開始,歐洲從北到南,新出廠的葡萄酒普遍上漲15%左右,其中,中低端的漲價現象特别明顯。

趙國任也提到,波爾多和南法的葡萄酒近期價格上漲15%到20%,此外,公司近期還進了3個櫃的巴西酒,也上漲了20%,他還表示,因為疫情,上遊原材料以前10~20天的工期,現在普遍推遲到1~2個月交貨。

張轶表示,暫未接到法國卡思黛樂和阿德維尼兩大供應商的漲價通知。

雖然同樣缺瓶子,但據智利VSPT中國區商務負責人白子儀透露,智利這邊沒有漲價現象,隻是生産周期延長了。

珠海金悅格朗德酒業董事總經理劉日中表示,南美一些廠商玻璃瓶的成本最近有上漲5%~10%,最近在醞釀漲價。

所有受訪者都認為,受玻璃瓶成本上漲影響較大的是價格定位中低端,薄利多銷,以走量為主的葡萄酒,而經營品牌的酒一般都有品牌溢價,影響相對較小。

當然,除了原材料,疫情以來的海運價格也是将各種商品成本持續推高的重要原因,WBO前不久曾釋出了(詳情請戳《貨櫃靠搶,船期一再延遲,出港艱難的智利和阿根廷酒》),衆受訪者表示,隻能寄希望于疫情結束。

<h1 class="pgc-h-arrow-right">原材料上漲成本盡量自己消化,有酒商看好葡萄酒市場明年複蘇</h1>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成本上漲,但無論是國内的酒莊和企業,還是經營進口酒的進口商們都表示,上遊增加的成本會盡量自己消化掉,不會攤到下遊管道和消費者。

一些國内酒莊表示,得益于穩定的品牌價格政策,雖然包材有所上漲,但也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内,暫時不會考慮漲價。

玻璃瓶成本漲瘋了!歐洲部分葡萄酒報價上漲15%歐洲原材料成本持續上漲,玻璃瓶廠破産反而是種保護?缺瓶子成進口葡萄酒普遍問題,歐洲多國葡萄酒普遍上漲15%原材料上漲成本盡量自己消化,有酒商看好葡萄酒市場明年複蘇

于洪傑認為,目前國内葡萄酒行業B2C的形勢不好,秋糖經銷商拿貨不積極,夜店也相對冷清,價格不敢漲也不能漲,公司隻能從船期、倉儲和物流這些環節去做優化。

趙國任則坦言,這波玻璃瓶導緻的漲價對低價酒影響太大了,确實沒有辦法了,公司會考慮做小幅的調整。

當被問及如果上遊漲價是否跟進時,張轶無奈地表示,沒有動銷無法跟進,他認為,目前中國葡萄酒市場需求疲弱,價格很難上漲。

即使目前艱難,但于洪傑對未來還是充滿信心,相信中國葡萄酒行業的陰霾在明年一定會散去。他表示,這主要來源于兩點考慮:

一是醬酒熱到頭了,B端馬太效應凸顯,與2012年的名莊酒熱如出一轍,B端自嗨,C端無感,産品多凝滞在B端,此前加碼醬酒的經銷商基于回款方面的資金考慮,會重新切換到葡萄酒賽道;

二是疫情的有效控制,國内外各個國家目前都在加緊新冠特效藥的推出,于洪傑透露,意大利政府今年100%會推出輝瑞的口服特效藥,而國内的特效藥也在試驗階段,預計最晚會在明年1月份推出。

疫情以來,全球經濟割裂,原有産業或擱淺或停擺,國際化程度高的葡萄酒行業更是如此,但疾風知勁草,隻有那些保持初心,能在行業的起伏中生存下來的企業,才能迎來行業回暖的春天。

來源:WBO葡萄酒商業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