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 者 按:作為《資治通鑒》的讀書筆記,每周一會更新一篇。其中文章的時間順序及選材,是基于筆者的學習進度及個人粗淺的了解與認知。對于一名學習研究國際關系及戰略的讀書人而言,所有的國際國内問題以及治理之道,似乎在《通鑒》中都能找到答案。
秦紀一,昭襄王,五十二年(前255)
荀子的帝王術(上)
荀子的帝王術,濃縮在“荀子議兵”中。
荀子,名況,字卿,戰國後期趙國人,時人尊稱為荀卿,西漢時因避漢宣帝劉詢諱,因“荀”與“孫”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稱孫卿。
當時,楚國春申君派荀況為蘭陵令。荀子曾與臨武君在趙孝成王之前辯論軍事,于是便有了著名的“荀子議兵”。
趙孝成王提出了幾個問題。
一問:用兵的要領是什麼?
荀答:要領在乎“一民”,就是使人民與自己團結一緻。仁者夫妻,仁義之師之是以無敵,核心在于得“民心”。所謂的天時地利以及什麼觀變、先發與後發啥的都是表象。“善附民者,是乃善用兵者也”,善于使群眾歸附的人,才是善于用兵的人。用兵的根本要領就在于能否使群眾歸附自己,罷了。
二問:王者之師用何道術,該怎麼做?
荀答:王者之師與諸侯之兵是有本質差別的,前者能稱王于天下,後者隻能稱霸諸侯間。王者之師關鍵在“王者”,君主的賢明比啥都重要,能否崇尚禮法,看重道義,能否親民愛民,受群眾擁戴,才是緻勝的“道”,其他都是“術”。
三問:做将領的原則是什麼?
荀答:複雜講有“六術”、“五權”和“三至”,即六種政策、五種權衡、三條最高原則。簡單說就是十二個字:“勿意勿必勿固勿我”以及“心懷敬畏”。
四問:請問王者之師的軍制是怎樣的?
荀答:應該遵循人民軍隊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比如:一切行動聽指揮;不傷害無辜;不踐踏莊稼;窮寇莫追,不勞師過久等等。這樣即便是敵國的群眾都會不安心于自己的君主,而企望王者之師來拯救。
趙孝成王對荀子的回答表示非常滿意,可惜滿意歸滿意,卻沒真正聽進去。幸好,荀子的學生李斯和韓非聽進去了,一個成為輔佐秦王政的宰相,一個則成為法家傑出代表,寫了本《韓非子》。
“荀子議兵”中的思想恢弘,可以凝練成為諸多《原則》,供後世參照:
比如強調“仁德”的重要性,認為:仁德之人當政,國家日益昌盛,諸侯先去歸順的就會安甯,遲去歸順的就會危險,想和他作對的就會削弱,背叛他的就會滅亡。
比如強調“安定”是國家強盛的根本,認為:國家上司人賢能,國家就安定;無能就混亂;上司人崇尚禮法,看重道義,國家就安定,反之就會混亂。安定的國家強盛,混亂的國家衰弱。看到這,我們就能了解為什麼要說“穩定壓倒一切”了。
比如将領要講“六術”,即六種政策:一是明令禁止要嚴肅有威嚴;二是要賞罰分明,行而有信;三是後勤保障有力;四是行動要安全穩妥迅速;五是要知己知彼,重視情報工作;六是與敵決戰,一定要充分利用自身的優勢,避免劣勢。此“六術”同樣适用于商戰中的CEO們。
比如将領要講“五權”,即五種權衡:一是用人以才,而不以自己個人的喜惡;二是不因勝利怠惰,而忘記挫敗;三是不可對内威嚴,對外輕忽;四是不可唯利是圖,不顧危害;五是謀事要深思熟慮,花錢要恰當有度。此“五權”是否适用于一切管理者?
比如将領要講“三至”,即不唯上的三條最高原則:帶兵打仗如遇以下三種情況,不接受君主的指令:一是甯可被殺而不可使自己的軍隊駐紮在守備不完善的地方;二是甯可被殺而不可使自己的軍隊打不能取勝的仗;三是甯可被殺而不可使自己的軍隊去欺負老百姓。
凡接受君王的指令而率領三軍,三軍既定,百官得序,群物皆正,那麼主上不能使他喜,敵人不能使他怒。心中有主見,非外物所能動搖,這就叫做至臣,最牛逼的将領。
比如仁義,是用來搞好國内政治的工具。政治搞好了,那麼群眾就會親近他們的君主,喜愛他們的君主,甘心為君主去犧牲。例如,秦國四代雖都有勝利,卻還是經常提心吊膽怕天下各國團結一緻來反對自己,這就是人們所說的衰落時代的軍隊,還沒有抓住“仁義”這個根本。
比如必須要懷敬畏之心,凡事勿意勿必勿固勿我。不憑空臆測,不武斷絕對,不固執拘泥,不自以為是。要正心誠意,就能感通神明,得到神明護佑。
荀子還一針見血地指出,凡是以利欲驅動去做的事情,沒有一件會得以持續而最終成功的。因為但凡遇到對自己有損害就罷手不幹了。
有許多君主喜歡使用賞賜表揚、行刑處罰、權謀詭詐等手段來控制臣民。但是當強大的敵寇到來,讓那些臣民去把守危險的城邑,就一定會叛變;讓他們去抵抗敵人,一定會敗北;讓他們去幹費力艱苦繁雜的事,一定會逃跑。是以賞賜表揚、行刑處罰、權謀詭詐這些手段,本質上隻是一種雇傭人出賣氣力的辦法,它不足以團結廣大群眾、使國家民風淳美,是以聖明的君王不會遵循它。
聖明的君王是通過提高道德聲譽來引導人民,彰明禮制道義來指導他們,盡力做到忠誠守信來愛護他們,根據尊崇賢人,任用能人的原則來安排他們職位,用爵位、服飾、表揚、賞賜去一再激勵他們,根據時節安排他們的勞動、減輕他們的負擔來調劑他們,撫養他們,就像保護初生的嬰兒一樣。是以便得“人心”,便會不戰而勝,戰無不勝,萬邦來朝。
寫到這,忽然想起當年伊拉克的薩達姆政權,美軍還沒攻到,内部已經瓦解了。可歎老薩沒學習荀子的帝王術啊!
(未完待續)
一家言之,笑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