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讀巴金先生書《家》(一)——作者與書的介紹和關于讀書的建議

讀巴金先生書《家》(一)——作者與書的介紹和關于讀書的建議
讀巴金先生書《家》(一)——作者與書的介紹和關于讀書的建議

我們不讨論讀書的意義

我們隻享受讀書的樂趣

寫在前面

畢業以後,我才知道,讀書不止是學生時代才做的事,原來打勞工也需要,或者更需要,因為我現在能深刻感受到我此時的迷茫與讀書時所獲得的安甯(這不算逃避,不是麻木的平穩)。讀書,現在對我不止是擷取知識了,它在教我對抗世俗,教我熱愛生活。

除了讀書,寫東西也讓我安甯,随便寫什麼都可以。于是我想起了荒廢許久的自媒體,獨樂樂不如衆樂樂,那就重拾自媒體吧,這次不蹭熱點,不取名不副實的标題、不急躁,隻把我的讀書筆記和大分享、把熱愛生活的法子分享給大家、隻踏踏實實碼字撰文。

每個人都會有一片淨土,那裡有希望、有光、有對抗世俗的偉大力量。我的淨土就是“月上書屋”,書屋裡有我寄托的一切,同時,也希望我的書屋能成為你們人生路上的一處歇腳地,淨土裡的一棵草。

“月上書屋”的名字靈感來自《月亮與六便士》,這樣看來,我第一篇應該寫關于《月亮與六便士》的文章。不過我目前正在讀巴金先生的《家》,讀到哪兒就從哪兒開始寫吧。

那,我們開始吧!

關于讀書,我主張讀之前先了解作者,大緻了解即可。作者所處時代,人生經曆和其語言文字特點。作品是作者的一部分,了解作者便于了解作品。接着了解關于書的大緻簡介,相關介紹,這是自己感興趣的書嗎,裡面有自己感興趣的故事嗎?叙事風格自己能接受嗎?

關于作者

讀巴金先生書《家》(一)——作者與書的介紹和關于讀書的建議

巴金(1905年——2005年)

原名李堯棠,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紹興

巴金文學思想的核心是真與善

他的語言總的是熱烈、明快、樸素的

前期以青春激情的抒情語言風格著稱

感染性極強

以《家》為代表

後期作品語言則開始由熱轉冷

筆調變得深沉、悲哀和憂郁

《寒夜》則将這種悲劇式的語言藝術

提煉到了巅峰狀态

有這麼一代人

他們處在一個風雲激蕩的年代

風雲激蕩的不止是山河破碎

還有那新舊文化、中西文化的激烈碰撞

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

這代人從舊時代裡走來

他們沖突、掙紮、迷茫

想要控訴,呐喊

于是他們把這種痛楚訴諸筆端

在字裡行間,揮灑筆墨

宣洩自己,也替别人宣洩

巴金,就是這樣的一個人

關于《家》

作為“激流三部曲”之一的《家》是巴金小說的代表作。《家》描述了一個從舊社會中來,在新社會中消亡的舊式大家庭的故事。通過高家四代人,通過對覺新、覺民和覺慧等人的描寫,無情地批判着封建禮教,作者不去掩飾,毫不忌憚地傾注自己憤怒的情感,勢必将這黑暗的陰霾撕裂開來。

故事取材于巴金先生小時候的生活,小時候的生活成就了這部小說。書中場景有巴金先生生活的影子,書中的人有巴金先生的影子。書中的憤怒是先生的憤怒、書中的悲哀是先生的悲哀、書中的無助是先生的無助......

關于讀《家》的一些建議

1、書不難讀,文字不繞口,語言不晦澀。适合想開始讀書、想重拾書籍、耐不下性子的人。

2、書的故事線不複雜,人物關系不難了解,書的字數不多,建議閱讀時長4~5天,充滿激情的語言,明快、熾熱的叙述風格,強烈的情感總能引起讀者的共鳴。當你沉迷其中,而故事戛然而止,你會怅然若失,心中回味無窮,這莫大的快感大概正是讀書的樂趣所在了。

3、讀書就好好地讀,不一定非要聽音樂、端杯咖啡,但可以準備一支筆,記自己喜歡的的句子,培養自己的性子。

4、一部《覺醒年代》把我們帶回那個最壞的年代,最好的年代。而《家》的閱讀會讓我們去感受,去體會那時人、那時物、那時情。你可能會随着書中人哭泣而哭泣、悲哀而悲哀,反抗而反抗。總之,别抗拒,把自己完全沉浸進去吧。

讀巴金先生書《家》(一)——作者與書的介紹和關于讀書的建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