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隻知筆名,不知本名,或者隻知原名,不知筆名,都是容易生誤會鬧尴尬的。筆名,是作者發表作品時起的别名。起筆名也很講究,有的表達人生期許,有的聊作自勉自省,有的是不便或不願公開真名,有的簡直令人懷疑作家抱着“擺爛”心态在自黑。分享一些文化名人的筆名與原名,請你再次正式問候一下他們!
1
筆名丨魯迅
原名丨周樹人
魯迅的第一個筆名是“戛劍生”,
一生大概用了150多個筆名,
如雪之、華約瑟、ELEF等,不可謂不多。
“ELEF”是因夫妻許廣平
親昵地稱他為“小白象”,
魯迅便用“ELEF”署名回信,
這是德文大象“Elefant”一詞的簡寫。
老友問起“魯迅”這一筆名由來,
他說,“理由是:(一)母親姓魯,
(二)周魯是同姓之國,
(三)取愚魯而迅速之意。”
2
筆名丨巴金
原名丨李堯棠
巴金筆名的“巴”字,
是為了紀念同學“巴恩波”,
他當時正在翻譯
俄國理論家克魯泡特金的著作,
就又取了一個“金”字。
03
筆名丨老舍
原名丨舒慶春
老舍,原名舒慶春,
上學時自己更名為舒舍予。
“老舍”這一筆名,是他在“舍予”前
添了“老”字,去掉了“予”字。
04
筆名丨冰心
原名丨謝婉瑩
冰心自述的筆名由來,
“一來是冰心兩字,筆畫簡單好寫,
而且是瑩字的含義;
二來是我膽小,怕人家笑話批評:
冰心這兩個字是新的,人家看到的時候,
不會想到這兩個字和謝婉瑩有什麼關系。”
05
筆名丨三毛
原名丨陳平 陳懋平
三毛本人曾說過,起初起此名,
是因為喜歡《三毛流浪記》,
後來又幽默發揮,
說因為自己的作品隻值三毛錢。
親人回憶,三毛以前還得意地說過,
“三毛”兩字筆畫總共七畫,三加七是十,
十全十美,就在這平凡無奇的筆名裡。
06
筆名丨金庸原名丨查良镛
筆名丨穆旦 原名丨查良铮
金庸與穆旦一定要放在一起講,
他倆是同族的叔伯兄弟,
皆為“良”字輩,名字都帶金字旁。
查良铮拆“查”字為木旦——穆旦,
查良镛,拆“镛”字為金庸,
一個成了“詩人中最好的翻譯家”,
一個成了名滿天下的小說家。
金庸的母親為徐志摩的堂妹,
這對查氏兄弟與徐志摩還是沾親帶故的同鄉呢。
07
筆名丨楊绛
原名丨楊季康
楊绛的母親常逗她說:
“阿季的腳下
拴着月下老人的紅絲呢,
是以心心念念隻想考清華。”
阿季,就是楊绛的小名。
這是在說當年楊绛與朋友
都考上了燕京大學,準備一起入學,
可楊绛臨了變卦,毅然去了清華大學。
同年,她在清華古月堂前與錢锺書初見。
8
筆名丨茅盾
原名丨沈德鴻
随手取的是“沖突”,
草字頭是葉聖陶為他加上去的,
是以有了“茅盾”。
沈雁冰,也是筆名,并非原名,
茅盾還用過——
郎損、玄珠、方璧、止敬、蒲牢、朱琅、
朱仲珠、丙生、丙申、石萌、石崩、
何典、施華洛、陽秋、東方未明、伯元、履箱、
惕若、高子荪、胡繩祖、冬芬、
謝芬、甫、明甫、逃墨館主等140餘個筆名,
跟魯迅有一拼了!
09
原名丨徐志摩
筆名丨詩哲 雲中鶴 黃狗
筆名,好似徐志摩
另外一種“接地氣”的人格,
這位浪漫詩人曾用過“大兵”“黃狗”。
筆名,仿佛也是一種預言,
詩人的詩如白鶴,
輕盈,華美,遺世獨立,
他的一生一如“雲中之鶴”,
揮一揮翅膀,
頃刻就消失在濃霧深處,
“不帶走一片雲彩”。
内容 | 央視新聞整編
圖 | 出自視覺中國、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點選【寫留言】
解鎖更多名人的筆名與原名
央視新聞《夜讀》特别薦讀
監制 | 李浙
編輯 | 王若璐 校對 | 少卓
央視新聞
這些耳熟的筆名,值得一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