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00個曆史女性之三:紡織之母,黃道婆不堪婆家淩辱逃出升天宋朝的海南島飛速成長背井離鄉奔赴海南如魚得水四十載,突如黃粱一夢開天辟地澤被後世被後世傳頌平平淡淡與轟轟烈烈

作者:顧央和她的朋友們

在别人都在發力往上生長的時候,我一直在晉江上潛水,看各種宅鬥和宮鬥的小說。《甄嬛傳》、《知否知否,應是紅肥綠瘦》還有最近上映的《錦心似玉》,當初我都是追作者的日更讀完的。

但凡看過的小說,我都會執拗地不去看電視劇,我擔心電視劇會破壞文字在我心目中的美感。公平地講,有一些小說改編成電視劇之後效果比小說要好。

但我願意在自己的地盤上有一些自己的小癖好,這是對生命中許多事情身不由己的小小的抗議。

看這些小說裡印象最深的就是權貴之家的中衣或者睡衣都是由松江棉布制成的。

那麼松江棉布為什麼這麼出名呢?

我們不得不提到我們本文的主人公被稱為中國紡織之母的黃道婆。

<h1 class="pgc-h-decimal" data-index="01" data-track="13">不堪婆家淩辱逃出升天</h1>

大概在770年前的上海松江附近的烏泥泾小鎮上有一個童養媳,人稱黃小姑,從小就被賣到了婆家。一年到頭幹不完的活,遭不完的罪,一刻都不得歇息。就算這樣勞碌,婆婆還是嫌她吃飯浪費糧食。尤其是冬天,十根指頭經常凍得生瘡。

随着黃小姑一天天長大,婆婆又動了把黃小姑賣掉換錢的心思,正好遇上朝廷招官妓,這是一個絕好的機會。婆婆與地保商量的時候,恰巧被鄰居聽到了,偷偷地指點黃小姑,早做打算。

黃小姑被逼無奈,來到了春申江邊(也就是現在的黃浦江),可是江邊并沒有擺渡船,看看滾滾的江水,黃小姑整個人急得六神無主。當她恨不得要跳江的時候,一艘過路的客船來了,載着她到了江對岸。

因着無處可去, 黃小姑隻好投靠到附近的道院:天宮院。自此世上沒了黃小姑,多了一個道姑:黃道姑。皇道姑在天宮院的生活雖然清苦,但很快樂。隻是偶爾撇到江對岸的烏尼泾時,心裡還是會感到恐慌,萬一要給婆家曉得她在這裡,不僅要連累到天宮院,自己肯定也沒有好果子吃。想到這裡,遠走高飛的念頭自此就在黃道姑的心裡生根發芽了。

<h1 class="pgc-h-decimal" data-index="02" data-track="101">宋朝的海南島飛速成長</h1>

今天的海南風光旖旎,是休假的好去處。但曆史上的海南島一直都是不毛之地,自從漢朝就把海南島納入了中國版圖,由于距離太遠,并且居民大多都是少數民族,中原地區一直自己都自顧不暇,并沒有多餘的精力對海南進行開發,而是把這作為犯人的流放之地。

随着宋朝政權從東京汴梁南移,對海南的開發活動也越來越頻繁。

在軍事制度上,宋朝在海南實行步軍制,招募内陸的勇壯之士和無賴罪犯到海南島,執行“甯海” (對外的軍事防備)和“清化”(防備黎人反抗)兩大任務。

在人員上,這裡除了本地的漢民和黎族;還有大量從兩廣地區移民而來,以船為生的疍民;許多在内陸活不下去出來讨口糧的難民,或者犯了人命官司逃亡出來的罪犯;當然也不乏像蘇東坡這樣被貶谪過來的官員。因為開放港口,來往經商的船隻經常停泊在這裡,也會有一些商人在這裡落戶安家。

到了黃道婆時的南宋末年,到處狼煙四起,戰火紛飛。而蒙古軍隊也如秋風掃落葉一般橫掃中原大地,山河早已破碎不堪。而曾經較為富庶的江南之地更是成了蒙古軍隊橫征暴虐搜刮财富的地方,使得江南一帶成了“十室九空,破敗如寺,人敝凋零”的荒涼景象。許多人都選擇背井離鄉,逃往外地,隻是為了活下來,有口飯吃。1

宋朝的宗教尤其是道教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幾乎北宋所有的皇帝都對道教青睐有加,專門撥款修建名山宮觀,整理道書,減免賦稅。海南島也不例外,道教、佛教和當地的信仰都可以和平共生,進而促進了海南的文化與經濟繁榮。

在北宋,政府還專門設立了公辦學校,由郡守親自講授五經,還撥出官田來供養學子讀書。學校最多時達到15所之多。

這些措施使得的海南島進入了經濟、文化的高速發展期。

<h1 class="pgc-h-decimal" data-index="03" data-track="117">背井離鄉奔赴海南</h1>

咱們繼續回來說黃道姑的事兒。一天天宮院來了一位遠道而來的客人,年紀在40歲左右。沒過多久,師傅就把衆人叫在一起拜見新來的師伯。原來這位師伯是從海南的崖州回來探親。

這位也是一個伶牙俐齒的人,把海南描繪成了一個世外桃源,在那裡大部分都是外來的,基本上都是無根的草,沒有你欺壓我,我欺壓你的惡習。隻要你本分勤勞都可以活得很自在。唯一的缺點就是背井離鄉罷了。

黃道姑聽了師伯的話,于是就動了心思。這樣就可以永久擺脫婆家追來的陰影,進而掌握自己的命運。

當她把這個想法跟師傅與師伯說了之後,也得到她們的同意。

挑了一個黃道吉日,黃道姑就跟着師伯乘船出海,踏上了去往4000裡外的崖州之路。

這一走,黃道姑不知道自己能否安全到達目的地,這一走基本上就沒有機會再回來了。

我這輩子好像還從來沒有過這樣的經曆,所有走過的路在出發前已經知道大抵是什麼樣子。

而皇道姑走的這條路充滿了無限的危險和機遇。

著名自媒體人老喻曾說過:人生其實是一個大機率事件。

黃道姑走的這條路,大機率是連崖州都到不了就死在船上,大機率是到了崖州也有可能因為水土不服死掉,大機率是在崖州因為弱肉強食、因為社會治安混亂而喪身。

但皇道姑卻義無反顧地選擇了這條路。因為她的人生沒有選擇,眼前有一根救命稻草就隻能緊緊地抓住。今天隻考慮今天的事情,明天的事情明天再說。

許多人不能成事,也是因為還有退路,做不到孤注一擲和置之死地而後生。最後搞到一事無成。

是以才有了王健林那句:“什麼清華北大不如膽子大”;才有脫不花那句:“就是膽子大了一些。”

<h1 class="pgc-h-decimal" data-index="04" data-track="136">如魚得水四十載,突如黃粱一夢</h1>

黃道姑曆盡千辛萬苦跟師伯到達了崖州。她以道觀為家。跟當地黎族、漢民、疍民都打交道。皇道姑以她的真誠、熱情和勤勞赢得了當地人的尊重。

跟漢族人一起推廣占城稻,與疍民交換海鮮、跟黎族人一起種棉、摘棉,并且見識了從海外傳播來的軋棉技術和黎族當地的紡紗、染色、織布等一系列的紡織工藝。黎族人織出的五彩缤紛的“黎錦“花被讓黃道婆愛不釋手。

于是她沉下心來,虛心向當地人請教,一道工序一道工序的向姐妹們學習。很快,黃道姑的紡紗技術越來越好,已經可以與當地的高手媲美了。

在這期間她還收獲了愛情,嫁給了宋五哥。大家都親昵地稱黃道姑為宋五嫂。兩個人的生活幸福美滿。

不幸的是宋五哥生病死了。于是黃道姑仍舊搬回道觀居住。

黃道姑來崖州的時候還是十幾歲的妙齡少娘,春去秋來,歲月如梭。一轉眼,将近四十年過去了。

她的内心深處一直有一個聲音:有時間的話,回家鄉去看看。落葉歸根,是人内心中永遠忘不掉的渴望。尤其是自己平平安安度過半生的時候,家鄉的一切都像是加了濾鏡一樣,在心中剩下的隻是美好。在心中唯一魂牽夢繞的事情就是回到家鄉。

當這個想法越來越強烈的時候,黃道姑決定追随自己内心的想法,登上回家鄉的海船,又來了一次2000多公裡的跨海之行。

<h1 class="pgc-h-decimal" data-index="05" data-track="148">開天辟地</h1>

黃道姑在公元1297年左右回到上海松江的烏尼泾,這裡已經改天換地。這不再是宋朝的天下,而是蒙古人鐵騎之下的江淮行省揚州路。松江附近因為海邊的開發,棉桑的發展、道面的連作、商業的繁榮,已經成為元朝稅收的主要來源。

這裡設有上海鎮市舶司、兩浙運司轄下專管鹽業的分司、江南木棉提舉司也在這裡設有分司、還在上海建造平地船60艘用來把漕糧運至大都。

在松江還設有14處鋪遞,專門用來傳送官府公文。

回來後黃道姑發現鄉親們為了能夠交上棉布稅,沒日沒夜地操勞,但離官府要征收的棉布稅目标還是遙遙無期。

為了不讓家鄉的百姓再受苦,黃道姑就思考着如何把自己在崖州學到的技術分享給大家。

第一件要解決的就是如何去除棉籽。之前去除棉籽隻能用手摳或者撕,這是整個工序裡最浪費時間的。

黃道姑按照記憶把崖州的軋棉機畫了出來,讓木匠按照圖加工。幾天後一部木制手搖軋棉車已經做好,兩人手搖,一人下棉籽,功效既高,剝得又幹淨,又省力。

自此黃道姑一發不可收拾。把把原來一尺來長的彈棉花的竹弓,改成四尺多長的木制繩弦大弓。把原來一隻錠子的手搖紡紗車,改制成為三隻錠子的腳踏紡紗車。經過多次試驗,又從三錠加到五錠。

工具改進後,黃道婆又在織布技術上加以改進,結果織出了“錯紗”、“配色”、“提花”等五光十色的棉布和“烏泥泾被”,很快就傳遍了松江一帶。人們到處唱起了:“黃婆婆,黃婆婆,教我紗,教我布,兩隻筒子兩匹布。”

<h1 class="pgc-h-decimal" data-index="06" data-track="170">澤被後世</h1>

黃道姑改進紡織技術,造福了一方百姓。在黃道婆的悉心傳授下,松江布成為質地優良,花飾燦美,遠近聞名的暢銷品。從事棉紡織業的人口激增,松江府新興的棉紡織業迅速發展,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曆史如是記錄她,《南村辍耕錄》載:元初“有一妪,名道婆者,自崖州來”,向人們傳授“做造捍彈紡織之具”。此外,她還帶來了“錯紗配色,綜線挈花”的技法,使織成的“被褥帶 ”上“折枝、團鳳、棋局字樣,粲然若寫”。“人既受傳,競相制造,轉貨他郡”。秦榮光《上海縣竹枝詞》贊道:“布自黃婆首教之,先棉奉祀禮不宜。枕衾 新機織,巧樣團花與折枝。”

到了明朝,松江府的棉花種植得到了進一步的推廣,大半土地都種植棉花。同時,棉紡織生産也成為松江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各鄉鎮幾乎家家都投入了紡織活動。其時“棉布寸土皆有”、“織機十室必有”。

松江人日以繼夜地從事棉紡織業,許多家庭是白天抱着紡好的紗或織好的棉布到街頭去出售,再買回棉花或棉紗,晚上在家挑燈開夜工紡紗或織布。

《茸城竹枝詞》贊道:“關山東去複山西,棉布松江尺闊齊。似比蠶桑衣被廣,空梭停織唱頭雞。”

在織布的大軍中,除了婦女,還有男子參與,《谷水舊聞》中記道:明朝萬曆年間,住在華亭縣十五保的陳守貞,人稱孝子,他“孑身事母,手自紡織,所織布獨精潔。”遠近聞名,稱為“陳孝子布”。

有些達官貴人的夫人,在家庭遭變故,或衰敗後,也能親自織布,以此養家。如曾任侍郎銜總督兩廣的沈猶龍在松江抗清起義失敗後,他的“封二品”,坐過八擡大轎的夫人,其時也“以紡織為業,自持于市賣之”。

<h1 class="pgc-h-decimal" data-index="07" data-track="184">被後世傳頌</h1>

1330年,黃道婆死後,松江人民感念她的恩德,在順帝至元二年(1336年),為她立祠,歲時享祀。

從史料上查到,上海地區與黃道婆有關的祠、廟、堂、樓有十多處。

<h1 class="pgc-h-decimal" data-index="08" data-track="186">平平淡淡與轟轟烈烈</h1>

大部分人的一生都是平平淡淡的,隻有極少數人的一生是轟轟烈烈的。

我們讀書往往關注的是人物站在聚光燈下的榮光,卻看不到他們默默耕耘時的樸素與寂寞。

許多人物之是以能做出事情,是因為有一顆不功利的人。就像黃道姑她的初衷應該是很簡單:就是不想家鄉的父老因為交不上棉布稅而受到官府的欺淩。

她肯定沒有抱着是以發财的功利目的。

她的貢獻除了解決了數以萬計人的生存問題,還加速了中國棉紡織行業的規模生産,使得中國的資本主義萌芽在明代就出現了。

站在黃道姑的角度,她會說這些跟我有什麼關系,我也隻是把我知道的跟大家分享了而已。

當我每每表面上執着于所謂生活的意義,其實背後是放不下世俗的名利。這時我經常想到黃道姑的故事:生活就是踏踏實實地過好每一天。

正如黃永玉老先生說的一段話:過日子就是平平常常,有時候有意思,有時候很沒意思,不要一天到晚地尋找意義。

1:曆史上的女人:離家出走的古代女科學家黃婆婆 【作者簡介】蒲荻,女,文章散見于内刊和當地報刊。著有長篇小說《裂變盛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