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上海最有代表性的科學家,學者為何選擇了黃道婆?

作者:上觀新聞

如果從曆史上選擇一位科學家作為上海的城市形象代表,你會選擇誰?學者給出的答案,讓不少人大跌眼鏡——黃道婆。黃道婆對于上海有什麼意義,今天我們為什麼要紀念黃道婆?黃道婆紀念館改陳竣工開館儀式10月15日在紀念館園林式的庭院内正式開啟,有關這位上海曆史名人的秘密也在這裡揭開答案。

上海最有代表性的科學家,學者為何選擇了黃道婆?

華泾鎮原東灣村(古稱“烏泥泾”)是元代棉紡技術革新家黃道婆的故鄉。華泾鎮鎮長陳永堅介紹,青少年時,黃道婆搭海船流落至海南崖州,在異鄉生活30餘年,向黎族同胞學會了一系列棉紡織技術。回鄉後,她借鑒崖州織造工藝,結合當地傳統技術,改革創新了棉紡織工具和技術,開拓了中國手工棉紡織業的新時代,不僅促進了長三角經濟的崛起,也為海上絲綢之路的發展及沿線國家和地區經濟、人文交流作出了積極貢獻。

黃道婆被後人尊稱為“先棉”,是華泾最具特色的文化名片。2003年,徐彙區文化局、華徑鎮人民政府共同出資建造了黃道婆紀念館,展示她一生所做的貢獻。由于開館至今已有17年,館内建築及周邊環境設施逐漸老舊,為更好地弘揚黃道婆文化,擴大黃道婆紀念館的影響力,華泾鎮曆時9個多月重新布展,并對外環境進行整體改造。

上海最有代表性的科學家,學者為何選擇了黃道婆?

華東師範大學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與創新研究中心研究員方雲介紹,改造後的黃道婆紀念館融入了更多棉紡織元素,使整個紀念館除了具有觀賞功能,更具紡織科普功能。紀念館一期通過絲路女兒、技術革新、先棉鼻祖三大闆塊宣揚黃道婆精神的現實意義和當代價值。華泾鎮還邀請上海視覺藝術學院教授、雕塑家楊冬白塑造黃道婆雕像。他經過嚴格考證、幾易其稿,力求還原最真實的黃道婆形象。黃道婆紀念館改陳重新開機後,将推出系列傳統文化活動與公益講座,邀請市民來體驗。

近年來,華泾鎮黨委、政府積極緻力于黃道婆文化品牌的宣傳、推廣和研究,不斷挖掘黃道婆精神文化内涵,深入探尋黃道婆曆史文化與當代社會經濟發展的結合點。華東師範大學民俗研究所博士生導師田兆元認為,黃道婆文化是一座難能可貴的上海文化資源寶庫,應當成為上海文化品牌建設走向世界舞台的重要推動力量。在他看來,黃道婆是一位科學家,她的發明“衣被天下”,改變了上海的命運。他建議,可借助長三角一體化的機遇,聯合浙江、江蘇,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上海最有代表性的科學家,學者為何選擇了黃道婆?

上海大學圖書館館長潘守永也認為,黃道婆作為對上海有着特殊曆史貢獻的名人,其紀念館應在飛速發展的都市語境下做出準确的功能定位,引領社會風尚,為社會公衆做出更多積極有效的服務工作。

欄目主編:李君娜 文字編輯:李君娜 圖檔編輯:笪曦

來源:作者:鐘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