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顧恺之《女史箴圖》簡析

作者:三嗜

顧恺之(348-409),東晉(約古羅馬時期),晉陵無錫(今江蘇省無錫市人)。顧恺之博學多才,擅詩賦、書法、繪畫,被譽為“水墨畫鼻祖之一”和“三絕”(才絕、畫絕、癡絕),他與曹不興、陸探微、張僧繇合稱為“六朝四大家”。他的作品意在傳神,其“遷想妙得”“以形寫神”等論點,為中國傳統繪畫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他的代表作有《洛神賦圖》《女史箴圖》《斫琴圖》等。

顧恺之《女史箴圖》簡析

《女史箴圖》局部

1.這是顧恺之根據晉代文人張華所著的《女史箴》為題材創作的作品,應該也是目前已知存世最早的絹畫,在中國美術史上具有重要的曆史價值。女史是宮中女官,“箴”是規勸,“女史箴’就是宮中女官規勸如何守後宮之德的意思。

2.這是一幅典型的說教繪畫,在這個時期及之前的時期,畫中出現的女性主要是用來說教要求女性有女德、守婦道等等,是用來教育規範婦女行為的,并沒有将女性提升到審美的高度。

3.張華的《女史箴》講述了十二個女德的故事,現存的《女史箴圖》唐摹本因年代久遠隻殘存了九個故事。分别為:馮媛擋熊,班姬辭辇,武士射雉,知飾其性,言善出其,靈鑒無象,歡不可渎,靜恭自思,女史司箴。

顧恺之《女史箴圖》簡析

4.如《馮媛擋熊》說的是,漢元帝在觀賞使臣送來的熊時,熊突然從籠子裡掙脫出來,危急之時馮媛為保護漢元帝,沒有絲毫猶豫就沖上前去擋着熊。教育後宮要有為皇帝獻身的精神。同時,顧恺之用兩根飛起的飄帶将馮媛沖向前的動作很好地表現了出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