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代巨匠顧恺之在中國美術史上有什麼貢獻和影響?

作者:松風閣書法日講

東晉最偉大的畫家,要數顧恺之,研究魏晉時期的繪畫藝術,不能不提他,同時,顧恺之也是我國最早的繪畫理論家。

傳說顧恺之在繪畫時一個非常有趣的習慣,就是他從來不畫眼睛,後來有人對這個問題非常好奇,就問他為什麼不畫眼睛,他認為:

四體妍蚩,本無關于妙處,傳神寫照,正在阿堵中。

一代巨匠顧恺之在中國美術史上有什麼貢獻和影響?

他認為,人物形體的美醜對于繪畫的意義并不是最要緊的,而傳神的關鍵在于能否通過繪畫來描繪人們的眼神。人們根據他的這一理論,總結出了繪畫中要達到傳神的效果。

顧恺之在繪畫中強調,在表現人物時,不僅要把人物的外表以及姿态自然和真實的反應出來,而且還要注重塑造人物的性格,挖掘人物内在的深度及達到傳神的目的。它強調通過眼神來表現人物的精神風貌,用眼神來傳達人物的精神和性格。

一代巨匠顧恺之在中國美術史上有什麼貢獻和影響?

在描繪有關七賢的人物形象時,他體會到手揮五弦易,目送歸鴻難,主張用藝術語言來表現人物的精神風貌,如心理特征,并通過細節描繪,來展現這些特征,比如他在繪制有眼病的殷仲堪肖像時,對如何表現人物的眼睛提出了高妙的處理方法。

同時,他擅長用繪畫藝術語言來刻畫對象的心理特征和精神風貌,他的畫通過細節來襯托出人物的個性和風貌,對于人物,他都能夠細心體會,仔細的揣摩,如他畫裴楷像,加了三根毫,頓時讓人覺得神采飛揚,他又将謝鲲畫在山野的環境中,以此來表現人物的得意性格,這些記載可以看出他對于人物肖像畫的重大貢獻。

一代巨匠顧恺之在中國美術史上有什麼貢獻和影響?

他在繪畫上主要的代表作品有《女史箴圖》《洛神賦圖》和《列女仁智圖》。

雖然我們現在還沒有确鑿的證據證明這就是顧恺之的真迹,但是這些作品可以反映出當時魏晉時期的繪畫風格。

《女史箴圖》是依據西晉張華的文學作品女史箴而畫,共為九段,内容是講解和勸誡宮中婦女的一些倫理道德規範,以此來來勸誡,富有教化的意味,畫面富有生活氣息,展現了當時宮廷婦女的風貌和神采,注重運用線描來進行造型,人物的線條筆法連綿不斷,悠遠自然,富有節奏和力度控制感,如春蠶吐絲,流水行地一般,顧恺之将春秋戰國以來的高古遊絲描發展到了完美的境地。

一代巨匠顧恺之在中國美術史上有什麼貢獻和影響?

《洛神賦圖》是以故事發展的基本線索為脈絡進行展開的,《洛神賦》是依據三國時期著名的文學家曹植的《洛神賦》而畫的。曹植在洛神賦中營造了人神相戀的夢幻境界,抒發了他失戀的感傷。

顧恺之在這幅畫裡,分段表現人物的故事情節,将其放在自然山川的景物之中加以展開,人物的情感不是通過面部表情來傳達的,而是通過人物之間的互相關系加以微妙的展現。

洛神與曹植含情脈脈,但是最後因為人神既殊,不得不分離,展現了難以抑制的惆怅情緒,表現了顧恺之悟對空神的藝術主張。

一代巨匠顧恺之在中國美術史上有什麼貢獻和影響?

《列女仁智圖》沿襲了漢代以來烈女的題材,注重表現人物之間的動态關系,展現了顧恺之密體的繪畫風格。

顧恺之的繪畫理論存在于《畫雲台山記》《論畫》和《魏晉勝流畫贊》等諸多理論作品中。

《魏晉勝流畫贊》是當時的顧恺之對于古代的名流和有名畫家作品的點評和論述,比如衛協和戴奎,他在這幅理論作品中強調人物與環境之間的關系,主張用景物來襯托人物的地位,思想,情感,主張寫景的目的并不是單純為了寫景,而是為了抒情,比如他在畫謝鲲畫像時,使用山野景物來襯托他得意的神态,一丘一壑,自謂過之。

一代巨匠顧恺之在中國美術史上有什麼貢獻和影響?

而《華雲台山記》和《畫論》兩篇理論作品表現了顧恺之在體驗生活與遷想妙得之間的關系,他主張畫家在描繪客觀對象時要處理好主觀和客觀之間的關系,在客觀的實體中,注重提煉思想情感,這就是遷想,而在此基礎上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其實就是妙得。

他強調,傳神,認為四體妍蚩本無關于妙處,傳神寫照,正在阿堵中。

這段話強調了傳神的重要性,同時也說明了傳神在評價一幅畫優劣的重要性,神情體态存在于客觀本體的形象中,并通過形态表現,沒有形,神就無法存在,形與神是互相沖突的統一體。

一代巨匠顧恺之在中國美術史上有什麼貢獻和影響?

它強調在闡述和表達人物的神情氣質的同時,又要強調繪畫技巧的重要性,認為臨摹時要對原作進行深刻的的了解,才能夠自然而準确的再現。

顧恺之繪畫的功績在于,他把繪畫的一般性論述提高到了獨立的理論認知的高度,進而開創了中國古代藝術理論研究的領域,對後世有深遠的影。

一代巨匠顧恺之在中國美術史上有什麼貢獻和影響?

他提出了遷想妙得,以形寫神等藝術理論主張,這成為他藝術理論和美學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繪畫六法的産生古代繪畫千餘年以來對于氣韻神采的追求,都直接或間接的與他的理論有關。是以,他的藝術思想,繪畫題材和藝術技巧,對後來的繪畫藝術的發展有重大的影響。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