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傳世古畫賞析·肆——《洛神賦圖》

《洛神賦圖》取材于《洛神賦》一文。《洛神賦》是建安時期文學家曹植(曹操的兒子)所作的一篇抒情辭賦。主要講述了黃初三年(公元220年)曹植“從京域”而“歸東藩”在經過洛水的時候,偶遇洛水女神的愛情故事。

曹植在此賦中塑造了美麗多情的洛水女神“宓妃”,此女有多美呢:“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遊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髣髴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飖兮若流風之回雪。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秾纖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約素。延頸秀項,皓質呈露。芳澤無加,鉛華弗禦。雲髻峨峨,修眉聯娟。丹唇外朗,皓齒内鮮。”對這樣的女子,曹植在文中表達了“思綿綿而增慕,夜耿耿而不寐”“恨人神之道殊兮”的複雜心情。充分表現了作者對現實的無奈和傷感。

故事用連環畫的方式呈現,繪畫出作者對洛水之神的愛慕之情,以及人與神不能連結的惆怅之情。繪畫者将不同的情節放置在同一個畫卷上,洛神與曹植反複出現在畫卷中,以樹林、山石、河流為主要的背景将情節進行分割,同時又有互相連結。

曹植的洛神賦詞,詞藻華麗,是中國文學史上的明珠;顧恺之的洛神賦圖,精美傳神,是中國繪畫史上的寶石,兩者互相輝映,光彩奪目,共同诠釋着一個感人至深的悲情故事,跨越千年,曆久彌新。

作為十大傳世名畫之一,《洛神賦圖》開創了中國傳統繪畫長卷的先河,也标志着中國早期繪畫從政教的附屬地位和禮儀的實用功能走向了審美自覺。

乾隆帝對此畫的評價是“妙入毫巅”。

顧恺之的《洛神賦圖》由于年代久遠已經佚失,現存均為宋代摹本,其中較重要的摹本分别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和遼甯省博物館。

中國傳世古畫賞析·肆——《洛神賦圖》

北京故宮甲本《洛神賦圖》

中國傳世古畫賞析·肆——《洛神賦圖》

北京故宮南宋摹《洛神賦圖》

中國傳世古畫賞析·肆——《洛神賦圖》

遼甯省博物館北宋摹本 《洛神賦圖》

現存《洛神賦圖》畫卷雖為宋代摹本,但它較為完整地保留了顧恺之的若幹藝術特點和魏晉六朝時期的畫風。畫面人物安排疏密得宜,在不同的時空中自然交替、重疊、交換,而在山川景物描繪上,無不展現一種空間美。

《洛神賦》以浪漫主義手法,描寫曹植與洛水女神之間的愛情故事。顧恺之以高度的藝術想象力和寫神的繪畫工力表達了原作的意境。賦中對洛神的描寫,如“翩若驚鴻,婉若遊龍”,“仿佛兮若輕雲之蔽月”,“皎若太陽升朝霞”等,以及對人物關系的描寫,在畫中都生動入神地得以展現。

全畫用色凝重古樸,具有工筆重彩畫的特色。作為襯托的山水樹石均用線勾勒,而無皴擦,這與早期畫史的“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的時代風格極為相合。

此外,畫中還出現了《洛神賦》中描繪的六龍、鲸鲵、水禽等奇珍異獸,各種傳說中的神仙、樹木、山水也是古拙奇特,共同營造出一個人神共處的奇幻仙境。

中國傳世古畫賞析·肆——《洛神賦圖》
中國傳世古畫賞析·肆——《洛神賦圖》

“日既西傾,車殆馬煩”

曹植赴洛陽朝觐魏文帝曹丕之後,率衆随從傳回封地山東鄄城的路途中,夕陽西下,車困馬乏,于是大家決定在湖濱小憩。随行的仆人分别去卸車喂馬。

“睹一麗人,于岩之畔”

曹植則神情舒逸,縱目遠眺水波浩渺的洛川。這時一位裙裾飄逸,手執麈尾扇,身姿雅麗嬌柔,容貌端莊清秀的佳人突然出現,伫立于山崖之旁。

“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遊龍。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fú)蕖(qú)出渌(lù)波。秾(nóng)纖(xiān)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約素。”

洛神明眸善睞,芳澤無加,欲行又止,令曹植一見傾心。曹植極盡華麗辭藻來形容洛神的嬌美容貌和婀娜身姿。洛神的美遠而望之,明潔如朝霞中升起的旭日,近而視之,鮮麗如綠波間綻開的新荷。圖中以蛟龍、鴻雁、青松、旭日、荷花等暗喻人物樣貌之美,與賦中含蓄而激情澎湃的表達完全吻合。

“踐遠遊之文履,曳霧绡之輕裾,微幽蘭之芳藹兮,步踟蹰于山隅”

她腳著飾有花紋的遠遊鞋,拖着薄霧般的裙裾,隐隐散發出幽蘭的清香在山邊徘徊倘佯

“餘情悅其淑美兮,心振蕩而不怡,願誠素之先達兮,解玉佩以要之,指潛淵而為期”

洛神翩遷起舞,且行且戲。此時,男主已經徹底鐘情于女神的淑美,心旌搖曳而不安,于是解下玉佩向她表達愛意,而佳人實在美好,既明禮義又善言辭,她舉着瓊玉向我作出回答,并指着深深的水流以為期待。

“爾乃衆靈雜沓,命俦嘯侶。或戲清流,或翔神渚”

感于洛神的怅然長吟,哀婉悠長,于是衆神紛至雜沓,呼朋引類,有的嬉戲于清澈的水流,有的飛翔于神異的小渚。

“馮夷鳴鼓,女娲清歌”

天上的風神屏翳收斂了凜冽的晚風,地上的水神川後止息了洶湧的波濤。半空中還有河伯馮夷擊響神鼓,人身龍爪的女娲也在為勇敢而偉大的愛情高歌。

“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當抗羅袂以掩涕兮,淚流襟之浪浪”

此時的曹植對洛神充滿了愛戀,但隻怨恨人神有别,彼此雖然都處在盛年而無法如願以償,說着不禁舉起羅袖掩面而泣,止不住淚水漣漣沾濕了衣襟,他站在岸邊悲傷地目睹洛神漸漸遠去。

“悼良會之永絕兮,哀一逝而異鄉”

因為人神道殊,洛神最終駕着雲車離去。洛神回頭張望,眼神裡交織着戀戀不舍又無可奈何的幽怨傷感,身後隻留下橫亘于二人之間的滔天駭浪。歡樂的相會就此永别,如今一别身處兩地,還沒有以細微的柔情表達愛慕之心,就要惆怅永别了......

“冀靈體之複形,禦輕舟而上溯”

滿心希望洛神能夠再次出現,曹植不顧一切地駕着輕舟奮力追趕,但洛神已不見蹤影,曹植站在船内凝目遠望惆怅萬分。這裡有一個細節:一直握在洛神手中的羽扇,此刻出現在了曹植手裡。

“夜耿耿而不寐,沾繁霜而至曙,命仆夫而就駕,吾将歸乎東路”

愛而不得的曹植落寞地回到岸上,思戀之情卻綿綿不斷,以至整夜心緒難平無法入睡,身上沾滿了濃霜直至天明,兩名貼身侍衛既擔心主人會是以萎靡不振又怕他沾染霜露風寒,于是一個耐心的勸慰開導曹植,一個點亮蠟燭并為他躬身撐傘。曹植不得已命仆夫備馬就車,踏上向東回返的道路。

“攬騑辔以抗策,怅盤桓而不能去”

但當手執馬缰,舉鞭欲策之時卻又怅然若失,徘徊依戀,無法離去……

洛神賦全文:

黃初三年,餘朝(cháo)京師,還濟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fú)妃。感宋玉對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賦。

其詞曰:餘從京域,言歸東藩(fán)。背伊(yī)阙(què),越轘(huán)轅(yuán),經通谷,陵景山。日既西傾,車殆(dài)馬煩。爾乃稅駕乎蘅(héng)臯(gāo),秣(mò)驷(sì)乎芝田,容與乎陽林,流眄(miǎn)乎洛川。于是精移神駭(hài),忽焉思散。俯則末察,仰以殊觀,睹一麗人,于岩之畔。乃援禦者而告之曰:“爾有觌(dí)于彼者乎?彼何人斯?若斯之豔也!”禦者對曰:“臣聞河洛之神,名曰宓妃。則君王所見,無乃日(shì)乎?其狀若何?臣願聞之。”

餘告之曰:“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遊龍。榮曜(yào)秋菊,華茂春松。仿佛兮若輕雲之蔽月,飄搖兮若流風之回雪。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fú)蕖(qú)出渌(lù)波。秾(nóng)纖(xiān)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約素。延(yán)頸秀項(xiàng),皓質呈露。芳澤無加,鉛華弗(fú)禦。雲髻峨峨,修眉聯娟。丹唇外朗,皓齒内鮮,明眸善睐(lài),靥(yè)輔承權。瑰(huán)姿豔逸,儀靜體閑。柔情綽态,媚于語言。奇服曠世,骨像應圖。披羅衣之璀粲兮,珥(ěr)瑤(yáo)碧之華琚(jū)。戴金翠之首飾,綴明珠以耀軀。踐遠遊之文履(lǚ),曳霧绡(xiāo)之輕裾(jū)。微幽蘭之芳藹兮,步踟(chí)蹰(chú)于山隅(yú)。

于是忽焉縱體,以遨(áo)以嬉(xī)。左倚采旄(máo),右蔭桂旗。壤皓腕于神浒兮,采湍(duān)濑(lài)之玄芝。餘情悅其淑美兮,心振蕩而不怡。無良媒以接歡兮,托微波而通辭。願誠素之先達兮,解玉佩以要(yāo)之。嗟佳人之信修,羌(qiāng)習禮而明詩。抗瓊(qióng)珶以和予兮,指潛淵而為期。執眷眷之款實兮,懼斯靈之我欺。感交甫之棄言兮,怅猶豫而狐疑。收和顔而靜志兮,申禮防以自持。于是洛靈感焉,徙倚(yǐ)彷徨,神光離合,乍陰乍陽。竦(sǒng)輕軀以鶴立,若将飛而未翔。踐椒塗之郁烈,步蘅(héng)薄而流芳。超長吟以永慕兮,聲哀厲而彌長。

爾乃衆靈雜遢(tà),命俦(chóu)嘯侶,或戲清流,或翔神渚,或采明珠,或拾翠羽。從南湘之二妃,攜漢濱之遊女。歎匏(páo)瓜之無匹兮,詠牽牛之獨處。揚輕袿(gūi)之猗(yī)靡兮,翳(yì)修袖以延伫(zhù)。體迅飛凫(fú),飄忽若神,淩波微步,羅襪生塵。動無常則,若危若安。進止難期,若往若還。轉眄(miǎn)流精,光潤玉顔。含辭未吐,氣若幽蘭。華容婀娜,令我忘餐。

于是屏翳收風,川後靜波。馮夷鳴鼓,女娲清歌。騰文魚以警乘,鳴玉鸾以偕(xíe)逝。六龍俨其齊首,載雲車之容裔(yī),鲸(jīng)鲵(ní)踴(yǒng)而夾毂(gǔ),水禽翔而為衛。

于是越北沚。過南岡,纡素領,回清陽,動朱唇以徐言,陳交接之大綱。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當。抗羅袂以掩涕兮,淚流襟之浪浪。悼良會之永絕兮,哀一逝而異鄉。無微情以效愛兮,獻江南之明珰。雖潛處于太陰,長寄心于君王。忽不悟其所舍,怅神宵而蔽光。

于是背下陵高,足往神留,遺情想像,顧望懷愁。冀靈體之複形,禦輕舟而上溯。浮長川而忘返,思綿綿而增慕。夜耿耿而不寐,沾繁霜而至曙。命仆夫而就駕,吾将歸乎東路。攬騑辔(fēi pèi)以抗策,怅盤桓而不能去。

欣賞《洛神賦圖》完整版

《洛神賦圖第一卷》

27.1×572.8厘米/宋摹本

故宮博物院藏

雲 上 好 物 精 選

一口氣收錄7幅傳世名畫

1:1全卷高清複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