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随着網絡短視訊平台的興起,誕生了一批新的網紅主播,她們往往通過直播打PK收受禮物,或者直播帶貨獲得收入,但是其背後卻存在着很多問題,諸如劇本炒作,演戲等,收割粉絲,而惠子就是這樣一位。
在某短視訊平台上,惠子有着近3000萬粉絲,比一些明星藝人的粉絲都要多,可是今年以來屢次被央視點名。
5月份央視點新聞曝光網紅主播惠子在平台上PK打賞,引發熱議,随後惠子礙于壓力,停播一個月,并且發視訊道歉。

惠子表示自己用了很長時間去反思,作為一名網絡主播,擁護法律法規,誠懇接受媒體對自己的意見和建議,并且呼籲大家在直播間理性消費,未成年人不要打賞,會一如既往地在直播間給大家帶來歡樂和正能量。
時隔一月,6月19日惠子再度開播,方式依然沒有變,不過會在直播間不時提醒未成年人不要打賞,可是這樣的提醒是沒有一點意義的,不過就是做個樣子。直播間惠子繼續PK ,雖然不再像以前那樣有着數額巨大的打賞,但是累計來看依然不少。
沒想到如今7月份,央視财經頻道再次點名惠子。
央視财經頻道又再次引用網絡文章,直指近些年惠子600多場直播打賞收入高達3000萬,最高一天更是高達500萬,這樣的收入已經堪比一線明星的收入了,并且揭露一個賬号被點名此後消失,質疑巨額打賞的真實性,利用這種套路吸引網友打賞事件頻頻出現,沖擊着社會心理,在未成年當中,營造了一種不勞而獲,一夜暴富的虛假現象,對于整個未成年人生觀的形成是非常有害的。
不僅對未成年人有害,對整個社會風氣都是有害的。
尤其對于一些在校學生來說,更是受此影響,在學校就開始做起直播。
雖然說平台對未成年有限制,每一個賬号的背後,有時就是未成年在借着大人的賬号在操作,這樣的案例不勝枚舉,而近來零零後打賞事件不斷,動辄幾十萬百萬的打賞,讓年輕人被網絡打賞所拖累,甚至還走上了違法犯罪道路。
網紅主播套路性打賞不斷,往往都是财團回流、電商支援,主播之間進行劇本演戲,互相開撕,然後吸引大量吃瓜群衆加入,開啟打賞,最終其實就是一場又一場的收割。
主播之間互相PK,直播間的網友在看戲,而一些粉絲為了支援自己喜愛的主播能夠赢得勝利,或者不受懲罰,很容易被言語刺激而直接充值打賞主播。
雖然屢次被點名,但是可以看大平台的管控治理是有限的,因為這也是平台收入的重要一部分,平台和主播之間是息息相關的,一方面靠着主播來吸引人氣,吸引使用者、留住使用者,另一方面聯合主播一起收割使用者,是以平台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隻要不觸碰底線和原則,就會縱容。
就像惠子一樣雖然被點名批評,但是僅僅隻是停播一月,暫避風頭,此後就又卷土重來,繼續套路粉絲、家人。
如今網紅主播們玩的都是資本遊戲,靠資本捧紅主播,然後又靠資本營造虛假的流量和打賞,來吸引普通網友參與,最終上當受騙的往往都是普通的網友。但是顯然他們并不自知,而自稱這是心甘情願地支援喜愛的主播,這就猶如瘋狂追星一樣。
從直播帶貨到直播打PK,套路化已經成為主播們慣用的方式,沒有套路的話很難在如今的環境下生存發展的,可是套路也是有限度有底線的,雖然主播們對于平台很重要,但是并不意味着就要縱容,而不顧道德法律底線。
殷世航劇本炒作直播帶貨被封号,而二驢夫妻直播銷售山寨貨被重罰,雖然惠子暫停直播一月,但是可以看到對于這些個主播來說,很快就又回歸到各大平台,繼續在各大平台上上演着以往的套路,是以單靠媒體的批評已經無濟于事,需要更多層面的參與進行治理。
網絡給了每一個人發展的機會和權利,但是在網絡平台上依然有着底線和原則,尤其對于這些大的網紅主播來說,已經堪比一個明星藝人,也是一個公衆人物,就應該承擔起社會責任和擔當,而不是靠着套路直播誘導打賞,這是在帶壞社會風氣,影響大衆的價值觀,後果是相當嚴重的,如果繼續這樣下去,遲早是要翻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