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這樣一道菜品,叫做泥鳅鑽豆腐。很多人第一次看到這個名字的時候都會很好奇,這究竟是不是真的?這道菜很有意思的故事,泥鳅鑽豆腐還有一個名字叫貂蟬豆腐,而董卓則代表奸猾的泥鳅,泥鳅在水深火熱中無處躲藏,鑽進冷豆腐中,但最終還是沒能逃脫被烹煮的命運,豆腐也好比是王允獻出的美人計,讓泥鳅自投羅網。

古方的做法更加繁瑣,首先要将活泥鳅養在清水裡餓個幾天去除土臭味,再事先用雞湯熬火腿制作湯頭,嫩豆腐泡冰水去除豆臭味。最後将活泥鳅、豆腐、高湯一起下鍋,任由泥鳅喝飽高湯。微火慢慢炖煮之下湯頭溫度升高,泥鳅會因怕熱而鑽進冰冷的豆腐心,這一鑽,泥鳅就死在裡頭不出來了,最後在下其他蔬菜佐料,上桌後吃起來豆腐裡有泥鳅鮮甜,特别美味。有些聽到烹煮法,讓不少網友都說好惡心、好殘忍。
其實泥鳅的烹饪方法有很多的,但是無論你想要用哪一種,最好先将它們餓養七天左右,這樣可以讓它們把體内的污物和雜質吐出來。現實這個菜許多朋友都做過,但是失敗率極高,泥鳅很難鑽進豆腐裡,要不就是泥鳅在準備鑽進豆腐了,已經被煮熟了,要不就是泥鳅根本就不鑽進豆腐,這道泥鳅鑽豆腐還是道很難搞的菜,看來新奇的菜并不是那麼的好做啊!
泥鳅鑽豆腐做法
食材:土泥鳅400g、嫩豆腐500g、香菜、小蔥、生姜少許;
1、處理泥鳅有技巧,把活泥鳅放在盆裡,滴一些油,這樣就能讓泥鳅快速的吐沙,還能有去腥的作用,(泥鳅要選擇小一點的)。
2、把豆腐洗幹淨,提前鑽一些小孔,友善泥鳅鑽進去。
3、然後鍋内放1500g的冷水,把嫩豆腐輕輕的放進去。
4、然後再把泥鳅清洗一下,放進冷水鍋中. 然後開小火慢炖,等到泥鳅比較暴躁,在劇烈的翻滾時就可以蓋蓋子了,這一步很重要,然後把火開到最大。
5、水開時把火開到最小,原因是溫度升高後,泥鳅就會往涼的地方鑽,如果一行字都是開大火的話,豆腐還是熱的,泥鳅也會很快燙熟,你看有幾條泥鳅已經鑽進去了?
6、這時候就可以放香菜、小蔥、生姜,去腥增香,這些一定要後放,這樣才不會給泥鳅死亡,後面再加一點豬油就好,蓋上蓋子煮10分鐘。
7、現在時間到了泥鳅煮好了,放适量的鹽和胡椒粉,現在泥鳅非常的嫩,最後加鹽的原因是不讓泥鳅變老,吃起來更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