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華瑰寶—猴頭菇

作者:健康管理老師譚超源

别名:猴頭蘑、陰陽蘑、對臉蘑、猴頭菌、刺猬菌。猴頭菇性能;猴頭菇是一種真菌的食用品種,是生長在深山老林中大型的肉質菌,是食用真菌中最名貴的品種,是以自古就有,“山珍猴頭,海味燕窩”的說法。在盛大宴席中,把魚翅、熊掌、燕窩與猴頭并列為四大名菜。尤其有些名菜例如熊掌猴頭,扒猴頭、紅燒猴頭,三鮮猴頭,瑤柱釀猴頭等都是清宮禦膳的傳統佳肴。猴頭菇是齒菌科菌類,菌傘表面長有毛茸狀肉刺,長約1~3厘米,如拳頭大小,外觀很像猴的頭臉,故而得其名。又像刺猬,故國内外又有“刺猬菌”之稱。我國的東北大興安嶺及河南伏牛山,浙江的常山以及雲南、貴州、四川、内蒙、山西等地都有分布。并自60年代我國已經人工栽培成功,是世界的創舉。猴頭菇作為美食佳肴,宜湯、宜煮、宜煲,但烹調技藝較為複雜。因為如在操作中,發泡、烹調不到位,往往很難達到理想美味的境弟。烹調猴頭菇一般要經過四個烹制階段,即先把猴頭菇入鍋加水燒開再用小火炖1~2小時撈出,在加入涼水,清除老根及雜質沖洗幹淨,擠幹水分。再入砂鍋加開水及适量堿燒開,再轉小火悶煮4小時,中間不斷加水,直到蘑肉軟爛時撈出,再經涼水反複沖澆除堿性,顔色也由灰白變成淺黃色取出後,再經加雞鴨高湯籠蒸約1小時.取出換湯再蒸換三、四次才能使猴頭菇發揮出色美味香的特點。再經過切絲或片,配以佐料,即可烹調出美饈佳肴。美味山珍的猴頭菇,營養成分極高,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其中含氨基酸有17種,有人體所需的占8種。含有脂肪4.2克。是很好的高蛋白,代脂肪的食品,并含有多種維生素及無機鹽成分。是以猴頭菇不僅具有良好的營養價值還有較好的藥用價值。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