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釋出消息稱,非洲之角地區沙漠蝗蟲繁殖仍在繼續,肯亞、索馬裡、埃塞俄比亞沙漠中的蝗蟲數量已達3600億隻,無論蝗群飛向何方,當地農作物都未收獲。

文字記錄,尤其是随附圖檔中壓倒性的蝗蟲,都給國内讀者一種震撼的感覺,覺得2020年初似乎全世界都不走運,尤其是新冠病毒肺炎,讓10多億人生活在居家難以行走的背景下, 所有來自外界的不利資訊似乎都放大了人們的焦慮。
蝗災席卷了中東、南亞和印度的拉賈斯坦邦和古吉拉特邦,巴基斯坦已宣布這些國家進入國家緊急狀态,以防治害蟲;
此外,兇猛的蝗蟲影響了印度37萬公頃的農田,經濟損失超過100億盧比,蝗蟲仍在移動。
蝗蟲,是一種食草動物,具有頑強的生命力,能栖息在草原、山地、森林、低窪地區、半幹旱地區等地,适宜的發育溫度為25-32°C,相對濕度為85%-92%,低于14°C或高于40°C,會逐漸停止進食死亡,這些關于蝗蟲的知識來自搜狗百科全書。
然而,在印度、巴基斯坦等蝗蟲出沒的地方,雖然蝗蟲有逐漸遷徙的趨勢,但沒有必要擔心給中國造成災害,原因是蝗蟲群不能飛越喜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海拔和寒冷的氣候是蝗蟲的死巢和不可逾越的缺點。
而蝗蟲借用潮濕的海洋性氣候,順着海風從非洲飛到印度洋沿岸,成功降落在南亞的印度、巴基斯坦等國家,但這些蝗蟲在受到喜馬拉雅山的阻礙後仍想繼續向東飛。
在印度和中國之間,橫跨喜馬拉雅山脈,是世界最高的山脈,可以說是天然的屏障,有效地阻止了蝗蟲向中國的傳播,是以無需擔心印度蝗蟲對中國的影響。
即使有幾隻生命力極強的蝗蟲飛越喜馬拉雅山,成功進入中國境内,也未能掀起波瀾,因為中國政府組織了有效的抗蝗瘟疫,農民有豐富的抗蝗經驗。
此外,中國有那麼多的美食家,都依偎在家裡,實在缺乏美味,燒烤蝗蟲,絕對是一道美味佳肴,正在吃莊稼來生長和發育,蝗蟲非常豐滿多汁,肉質豐富,清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