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的父親和母親

作者:fwh567

一直都想寫一篇介紹父母的文章,但是總覺得自己文字功底太差,不敢動筆。昨天看了爸爸寫的小詩,又勾起了我很多的回憶,決定還是寫一寫吧,就當是記個流水賬。

我父親是家中長子,下面有三個妹妹、三個弟弟,爺爺是吃商品糧的竹匠勞工,但是在爸爸16歲的時候,爺爺就因病去世了,奶奶當時還懷着我四叔,也就是我四叔一出生就沒有父親。奶奶一個人拉扯着7個兒女,在當時那個物資匮乏的年代,孤兒寡母的生活有多艱難是難以想象的。奶奶無疑是能幹的,不僅養活了7個子女,而且給四個兒子都取上了本地媳婦,要知道在我們家周圍,當時有一些經濟困難的家庭,沒錢就會娶四川、河南等偏遠山村的外地媳婦。

媽媽比爸爸小兩歲,家中隻有四姐妹,但其實外婆一共生育了12個孩子,但由于當時醫療條件的限制再加上物資的匮乏,最終養活的隻有四個女兒。外公的父輩家境本來是很不錯的,算是地主,外公小時候讀過私塾,屬于文化人。在文化大革命期間因為地主的成份,被抄家了,是以到了上學的年紀,媽媽想上學,但家裡實在沒錢,為此外公拿着鞭子追着我媽跑了半個灣,最終媽媽也沒能上成學。

爸爸媽媽兩家屬于遠親,是以經媒人牽線兩人定下了婚約。但是結婚前爸爸應征入伍,是以媽媽等了爸爸幾年,直到爸爸退伍後兩人才結婚。爸爸媽媽結婚的時候,已經二十五六歲了,在當時那個年代應該屬于晚婚晚育的。二叔比爸爸結婚早,二叔家的堂哥堂姐都比我姐大一點。

在部隊,爸爸表現很好,多次立功,但因為家庭成分的問題,一直難以提幹。前面提到過爺爺是吃商品糧的勞工,是以在文化大革命期間,爸爸的家庭成分被評定為中農。爸爸在部隊服役期間,申請入黨,但因為中農的身份,中間費了很多周折,部隊上司多次到家裡調查,最後終于準許爸爸的入黨申請,爸爸也如願成為一名黨員。退伍後,因為家庭成分的原因,爸爸隻能回家務農,而他當年的很多戰友,退伍後都被安排了正式的工作。

爸爸和媽媽要結婚了,但當年爸爸家裡太窮了,拿不出錢,為了面子上好看,外公半夜偷偷給爸爸這邊拉來了家具,對外就說是爸爸這邊準備的,就這樣簡單的婚禮後,爸爸媽媽開始了婚姻生活。

奶奶因為家裡孩子多,一大家子生活很艱難,是以爸爸一結婚,她就跟爸爸分家了,讓爸爸媽媽自立門戶,單獨過日子。後來姐姐第二年臘月出生,媽媽月子期間,下着雪都要去水塘裡洗孩子尿布,冬天水太冷了,導緻媽媽患下了嚴重的風濕病,現在手指已經變形。在生完妹妹坐月子期間到地裡剝棉花,眼睛被陽光照射,導緻多年來,眼睛一直不好,迎風流淚。

爸爸媽媽總共養了我們四個孩子,三個女孩一個男孩。是的,弟弟最小,我想大家也應該清楚生這麼多孩子的原因。沒辦法,在當時的大環境下,都想要一個男孩。好在我們是幸運的,爸爸媽媽沒有是以重男輕女,也願意供我們讀書。爸爸一直跟我們說讀書是我們改變命運的唯一機會,爸爸不想我們象他們一樣,一輩子務農,媽媽也因為沒能讀書而遺憾,是以一直跟我們說要好好學習,隻要我們願意學,哪怕是砸鍋賣鐵也會讓我們學下去。

80年代,爸爸那一代人在農閑的時候,都是外出打工掙錢養家,但是爸爸在外幹了幾年之後,到了我們該上學的年紀,爸爸可能是覺得需要幫忙照顧家裡,另外,也不願意看人臉色給人打工,于是決定回家,在家裡幹點啥。爸爸經過考察,決定要養魚,他要把沒人種的荒地挖成水塘來養魚。媽媽聽說了他的想法,一開始是不同意的,覺得這樣風險太大,爸爸又不懂養魚技術,是以媽媽一生氣回了娘家。沒想到,等她過幾天氣消了,回家發現我爸已經找人挖好了水塘。沒辦法,媽媽也隻能同意,從此爸爸媽媽就開始了幾十年的養殖生涯。

養魚的過程并不那麼順利。爸爸之前關于養魚技術一點都不懂,是以買了很多關于魚類養殖方面的書,記得小時候,在家裡能看到的除了我們的課本,就隻有爸爸的魚類養殖的書,沒有錢給我們買課外書。爸爸就這樣一邊看書學習,一邊動手實踐。記得剛進回來的魚苗,在水裡比蝌蚪還小,爸爸就用石磨磨豆漿給魚苗吃,慢慢養大。中間還按照書上的方法,嘗試過稻田養魚,就是在水稻田裡挖一些大水溝,水溝裡養魚,其他地方插秧,嘗試的效果并不好,後面也就不用這種方式了。

媽媽沒有文化,不懂技術,但是媽媽勤勞,能吃苦,是以一直很好地配合着爸爸的工作。天有不測風雲,有一天,爸爸突然生病了,因為骨髓炎,卧病在床。沒辦法,奶奶帶着爸爸到處求醫、住院,媽媽在家要照顧我們四個孩子(當時我才八九歲吧),還要繼續照看魚塘。那一年年底本該到了收獲的季節,養了幾年的魚該賣了,但是因為爸爸生病,沒人張羅這個事情,是以就繼續養着,沒想到一場大洪水,幾年辛苦付諸東流。暴雨下了一晚上,魚塘水滿了,需要開口放水,媽媽一個人堵不住口子,在漆黑的夜裡,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媽媽也差點被洪水沖走。最後,魚塘已經和周圍的農田連城了一片,魚跑得到處都是。第二天,村民們都到自己地裡撈魚,媽媽一個人除了嚎啕大哭沒有任何辦法,而爸爸還躺在病床上。

經曆這次磨難,爸爸媽媽都沒有放棄。經過多方打聽,聽說爸爸的病在麻城某個地方可以治好,于是奶奶帶着爸爸去了,最後終于治愈出院了。回家後,爸爸又重新買進新的魚苗,開始新一輪的養殖工作。因為爸爸大病初愈,身體素質不是很好,媽媽為了調養爸爸的身體,每天早上都會用米湯給爸爸充一碗蛋花湯,這是當時能提供的最好的東西了,隻有爸爸有,我們姊妹幾個也習以為常,因為我們知道,爸爸是一家之主,爸爸的身體最重要。在媽媽的悉心照料下,爸爸的身體也日漸好轉。

此後幾年,雖然沒有出現大的災難,但是養魚掙的錢并不是很多,是以一家人的生活還是很艱難。由于家裡孩子多,種的糧食在交完公糧之後,剩下的總是不夠吃。在青黃不接的時候,媽媽就得厚着臉皮到處借糧食。柴火不夠燒,周圍能砍的柴草都砍完了,媽媽就拿着鋤頭,到管道上刨草根,當柴火燒,這樣的日子一過就是很多年。

生活總是在意想不到的時候,給你一記重錘。有一年夏天,由于長期幹旱高溫,魚塘裡的魚嚴重缺氧,導緻一夜之間,全部死亡,水面上飄滿了魚的屍體,白花花一片,那一年又是損失慘重的一年。爸爸媽媽并沒有放棄,一直堅持了下去,直到前幾年,爸爸實在幹不動了,才停止養魚。

這過程中,爸爸媽媽最大的希望就是我們能好好讀書,将來走出農門,不用像他們一樣辛苦。爸爸一直告訴我們,隻要我們願意,有能力讀,就會一直供我們讀下去。在我讀初一的時候,爸爸擔心鄉村中學的學習風氣不好,然後覺得我讀書比較有潛力,于是把我轉到了鎮上的中學就讀。我有一個堂嬸嬸在這個學校任教,爸爸把我托付給她,讓她幫忙找了一個住的地方,我就開始了三年國中的住宿生涯,吃飯有食堂,每周三、周末回家一趟。這裡我要特别感謝我這個嬸嬸,三年的學習生活,她無論是學習上、還是生活上都給與了諸多照顧。這個嬸嬸後來被評委全國優秀教師,那年教師節還到人民大會堂領獎。

到了高中階段,在縣城上學,一個月回家一次。初高中階段,每次回家,第二天要回學校了,媽媽都會淩晨三四點就起床,幫我準備帶到學校的食物。有炸好的花生米,魚塊,還有各種鹹菜,夠我吃很久,因為媽媽覺得學校食堂飯菜沒有油水,還會幫我帶一大瓶熟的花生油,讓我拌飯吃。媽媽總是心疼我讀書辛苦,是以每次回家,媽媽都會把她能做的最好吃的東西給我帶上,因為媽媽的這種憐愛,我反而不覺得讀書有多麼辛苦。高中階段的學費再加上生活費,開銷比國小貴了很多,那會兒的學費經常都是爸爸通過貸款借的錢,好在家裡有魚塘,是以還能申請到貸款。

當時在我家那邊,大家認為讀書最好的出路是國中畢業考上中專,然後配置設定工作(我中考的時候,中專畢業的學生是會安排正式工作的,隻是等我們這一級的學生中專畢業的時候,政策的改變,已經不再配置設定工作了),讀高中反而不是最好的選擇,因為如果讀高中,還需要參加聯考,如果考不上大學,就什麼都沒有,還得回家務農,讀高中花費高,風險大。但由于當時我中考的分數太高,隻能上高中(當時當地的政策是中考分數在某一區間段的才能上中專,太低的沒有學可上,太高了必須上高中),當時村裡就有人說我爸太傻了,花那麼大力氣供女兒讀高中,萬一考不上還不是要回家,你看誰誰誰,最後都回來了(在我之前,村裡确實有好幾個讀了高中沒考上大學又回家務農的例子)。但是爸爸不為所動,堅持讓我讀高中。讀高中期間,有人告訴我爸爸有一個轉中專的機會,但是爸爸沒有答應,害怕我分心,也沒有告訴我這個事情,直到我聯考結束才知道有這個事情。

後來讀了大學,這中間爸爸除了繼續養魚,還開始種植梨樹,養豬,是以每年冬天賣魚或豬的錢都會先留出來,作為我和我弟弟春季開學的學費,暑假賣梨的錢則是秋季開學學費。每次預留的學費,爸爸都會交給媽媽保管,因為他知道,錢在媽媽手上,是最保險的,媽媽絕對不會亂花一分錢。我家那邊農村過年或農閑時間,男男女女都愛打麻将,有的就會輸掉很多錢,但是媽媽從來不打麻将,在我的記憶裡,媽媽一直在忙碌。

遺憾的是,這中間我姐姐和妹妹受周圍環境的影響,又考慮到家裡經濟情況,為了幫家裡分擔,再加上她們自己确實也不愛學習,姐姐國中畢業、妹妹國中還沒畢業,就不再讀書了,加入了南下打工的大軍。

我研究所學生畢業後,參加工作,弟弟剛好上大學。是以弟弟上大學的費用,我就能幫忙負擔了,家裡經濟情況也有所好轉。

爸爸心胸特别寬廣,凡事不與人計較,媽媽人又特别善良,在我的記憶裡,爸爸媽媽很少與周圍的人發生沖突,争吵。周圍有人需要幫助,隻要他們能幫上忙,都會伸出援手。本家有一個遠方的濤哥哥,比他我大兩歲,是個孤兒,在他結婚的時候,手頭緊張,爸爸主動借錢給他,後來他媳婦生孩子,爸爸連夜到魚塘撈了一大桶鲫魚給他們送去,用來給産婦下奶。出了月子,濤哥哥要外出打工掙錢,媳婦一個人在家帶孩子,媽媽可憐她帶孩子沒有時間種菜,每天給她送自己種的菜,一連好幾個月。後來濤哥哥回來,也特别感激我爸媽,每年從外打工回來,都會來看望他們。這麼多年,他跟我爸爸成了忘年交。我爸媽家裡有個啥事,他們兩口子也都會很熱心地幫忙。

媽媽對待親戚朋友都很熱情,不管是誰,到了家裡,媽媽都會熱情地招待,哪怕自己不吃,也會想盡辦法招待好客人。是以幾個姑媽或者其他共同的親戚到家裡,都會習慣性的在我家吃飯、聊天,媽媽也從不抱怨,媽媽常說的話是長兄如父、長嫂如母,是以這麼多年,兄弟姐妹7個的關系一直很融洽,很少吵架。

随着時間的推移,奶奶年齡也大了,需要人照顧,媽媽是兄弟姐妹中對奶奶照顧最多,也是最細心周到的一個,奶奶逢人便誇媽媽對她好,比女兒都好。有一段時間,奶奶卧床,經常大小便失禁,媽媽便會給奶奶洗澡,洗弄髒的衣服、床單。2020年,奶奶因病去世,享年90多歲。

媽媽今年70歲了,現在還在繼續照顧97歲的外公。外婆30多年前,就突發疾病去世了。外公沒有兒子,隻有四個女兒,是以在外婆去世後,自己又獨自生活了好多年。後來因為年齡大了,子女們不放心讓他一個人生活,于是就在我家和我大姨媽家輪流住,前期在姨媽家住的時間多,每年來我家住2-3個月。近幾年,由于大姨父中風,行動不友善,姨媽身體也不是很好,再加上外公年齡大了,耳朵因為神經性耳聾,已經失聰很多年,眼睛也因為白内障完全看不到了,是以這幾年一直由我媽在照顧。在媽媽的悉心照顧下,97歲的外公身體很健康。

當然,外公能高壽的原因,除了媽媽的悉心照顧,還因為外公是一個特别明白通透的人。外公心靈手巧,能做各種東西,在我印象中,就沒有外公不會做的東西,家裡的桌椅闆凳、雨傘、農具等任何東西壞了,隻要外公來我家,肯定都能幫忙修好。外公會剪紙,能剪各種圖案的花紋、文字,以前外公村裡過年玩的龍燈上的所有裝飾,都是外公做的,我們小時候還幫忙打過下手。閑暇時間,外公喜歡看書,他把我們上學時期的所有課本都拿來看,家裡能找到的所有書籍都看了一遍。後來眼睛不好,也就不看了。外公特别愛幹淨,哪怕是冬天,每周都要洗兩次澡,換下全身的衣服,夏天則是一天換洗一次。之前外公的眼睛還有一點光的時候,夏天的衣服比較薄,外公洗完澡之後,自己就把背心短褲洗了,不讓媽媽洗。他覺得自己能動,就不願意麻煩我媽,我媽不讓他洗,他會說老人動一動還舒服一些,讓我媽不要管。現在外公的眼睛已經完全看不到了,是以進進出出都要媽媽扶着才可以。

現在生活條件好了,爸爸媽媽也老了。爸爸因為常年抽煙,有肺氣腫和哮喘的毛病,媽媽因為年輕時過度勞累,尤其是月子期間落下的病根,媽媽的手指關節已經嚴重變形,腰也直不起來了。

現在我們幾個都有各自的家庭,弟弟在深圳,我在西安,姐姐妹妹在老家,都努力經營着自己的小家,雖然算不上多麼富有,但也都家庭和睦,爸爸媽媽不用為子女的生活擔心了。尤其是姐姐、妹妹他們在農村,跟公婆同住,關系相處十分融洽。要知道,在農村婆媳關系要相處好是很不容易的,但是她們兩個跟各自的婆婆都處得很好,平時就跟母女一樣。我想這應該也是得益于媽媽對我們的言傳身教吧。弟弟是家裡唯一的男孩,但并沒有是以被慣壞,記得他上學的時候,寒暑假回家,除了幫爸媽幹活之外,有幾次還幫鄰居家拉東西,當時鄰居就很羨慕地對我媽說,你養的子女怎麼都那麼聽話,那麼懂事。

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媽媽本不需要再操勞了,但是媽媽閑不住,在照顧外公之餘,種了各種應季的蔬菜。家裡一年四季很少買菜,市面上常見蔬菜媽媽的菜地裡都有,比如黃瓜,蕃茄、豆角、茄子、胡蘿蔔、紅蘿蔔、包菜、大白菜、菠菜、生菜、小青菜、豌豆、冬瓜、南瓜、莴筍、蒜苗等。有時吃不完,還會送給别人,給我姐、我妹他們送去。我們姊妹幾個都讓她不要太辛苦,但是媽媽就是閑不住,是以我們也就由着她了,隻要高興就好。她自己也知道,這個時候,她把她自己和爸爸的身體照顧好,就是對我們最大的幫助。

爸爸媽媽辛苦了一輩子,祝願爸爸媽媽身體健健康康,開開心心每一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