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記憶裡那些味道,再也回不去之《麥飯》――

"小麥米" -

從小,吃的小麥米飯最多,就是韭菜米和荞麥米,那些關于吃小麥米的記憶,在記憶中還記憶猶新。

每年春天,天氣暖和,可以去麥田挖韭菜,一周吃韭菜煮熟的蔬菜,賣米飯,蔬菜卷,都是媽媽每天下午挖回田裡,然後媽媽挖回韭菜,作業快要完成了,如果完了,就去電燈下幫媽媽一起摘韭菜, 然後第二天放學回家後,可以吃韭菜做不一樣的食物。無論是韭菜冷混面、韭菜卷,還是韭菜米飯,當時都非常美味,都是綠黃不相上下的食物。

一般韭菜在地裡挖不出來,樹花可以很快吃,每天放學後從桉樹經過,都要擡頭看看花是否開,才能吃到。

突然有一天在放學回家的路上,可以看到路邊有人拿着自制的"花鈎"在樹上開着成熟的花朵,用樹枝一起拉下來,然後路邊的女人蹲下來,開始把一把花從樹枝上放下來,放進一邊的竹籠裡, 竹籠上覆寫着一個幹淨的蛇皮袋,白色的花朵很快就會裝滿一大半的籠子。路過的孩子,會把手在樹枝上折一點花下來,然後回去,一邊吃花在嘴裡,路邊撿拾的人不會責怪,還要暖和地讓孩子多吃,看着孩子吃的香味,他們簡單的臉上會露出快樂的笑容,像一朵花,是天然食物的喜悅和滿足的禮物。

每次到了花季,回家吃媽媽用麥飯做的花,花糕,媽媽的廚藝都受到了周圍人的稱贊,是以,在那食物不富裕的年代,即使家庭經濟條件有限,媽媽也會改變方式想辦法,給我和哥哥做各種美味, 而我媽媽的廚藝,我一直沒達到,很慚愧。

現在做麥飯,一直以來的做法都是一樣的,就是把韭菜或花椰菜洗淨,然後撒上鹽和五香粉,再把面粉和韭菜或花椰菜混合在一起,最後把鍋蒸、蒸,就可以填飽吃。不過,現在直接吃蒸熟的麥飯,總會感覺味道變少,要麼在其他菜上吃,要麼就是把油鍋裡放洋蔥炒再吃,應該現在人們的口味都變了,很重。

曾經吃麥飯的嘴裡的氣味越來越少......

記憶裡那些味道,再也回不去之《麥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