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廣州作家張梅:文學觀照人性 反映時代變化

作者:MtimeTime.com
廣州作家張梅:文學觀照人性 反映時代變化

作家 張梅 李曼霞

新華社廣州8月2日:廣州作家張梅:文學人性觀反映時代變遷

作者:程景偉 李滿霞

廣州文藝市民空間"大師下午茶"活動近日在廣州舉行,廣州著名作家張梅以"廣州給了我文學靈感"為主題進行交流分享。

張梅是土生土長的廣州人,親身生活經曆使她的作品深受地域文化的烙印。她的小說随處可見廣州的文化符号,散文集《廣州我依戀》是記錄廣州近幾十年變化的優美文字。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張力在文章《張梅與憂郁之城》中用"恍惚"一詞概括了張梅的文字風格,即張梅作品與廣州的充分融合,通過描繪現代都市男女的瑣碎生活,呈現出一種迷茫的審美效果。

主持此次活動的廣州嶺南文化研究會會長、文學評論家、廣東财經大學教授蔣冰也贊同張立對"恍惚"一詞的總結,稱張美的作品雖然在傳統現實主義的範圍之外,但仍能保持對人性的文學觀, 展現時代變遷的本質,以及廣州低調、務實、包容的文化性格。

張梅說,她從廣州水井的生活中積累了大量的創作素材,而廣州的土水也滋養了她的性格。對她來說,廣州最大的特點就是務實,"有人說廣州'松',其實這是一種務實的,不是虛榮的表演。是以,除了具有強烈地域色彩的材料外,她的作品還滲透着直率和深刻所帶來的務實性格。

同時,她也認為,目前廣州仍有大量神話傳說、民間故事等素材亟待文藝工作者去探索和處理,這是廣州文學發揮更大影響力的有效途徑。

除了自身的文化特色,得天獨厚的曆史和地理條件外,使廣港、澳門有着極其便利和深入的文化交流。在文學方面,張梅等廣州作家受到金庸、易書等人的影響,在題材發展、藝術手法創新等諸多領域受到啟發。其中,對于張梅來說,舒還有一部煙火小說,在關注作品的同時,要注意生活本身,同時關注陳述錘煉的作品。

在張梅眼中,好的作品背後需要有文化積蓄的堅實支撐。要做到這一點,需要作家的不懈努力,其中最重要的是廣泛閱讀,找到自己的方向和特點,避免文學生産的同質化。

張梅對中外文學經典的廣泛閱讀,為她的文學創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她的創作成就離不開一步步腳印的積累。"我的作品從短到中,再到長,不斷打磨,一步一步。(完整)

來源:中國新聞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