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新疆發生了震驚世界的“伊塔事件”,馬爾果夫和祖農這兩個曾經獲得開國少将軍銜的将領已被敵對勢力策反,兩人借在新疆考察的名義帶領大約有6.1萬餘人的中國籍公民手持蘇聯僑證,逃往了蘇聯境内,在蘇聯開啟了新的生活。
這些逃亡者在伊犁、塔城等地區,通過霍爾果斯邊境口岸、巴克圖邊境口岸等出口進入蘇聯境内,他們驅趕着牧群、帶着大小行李,把幾乎全部的财産搬空,這一走便不打算再回來了,龐大的人群浩浩蕩蕩的排起長隊,經過幾天幾夜的時間才全部離開大陸境内。
這次大規模公民叛逃事件使本就地廣人稀的新疆更加缺乏人口,有的縣城甚至隻剩下幾百人口,給新疆草原地區的經濟形勢帶來了嚴重的沖擊,大大損害了大陸的國際形象。
這些叛逃者中,大多數是生活在在伊犁草原、阿爾泰草原等地區,主要從事畜牧業生産活動的,其中有很大比例的少數民族,并且在漫長的曆史長河中,與蘇聯境内的居民有着文化、經濟甚至是血緣的聯系。
1962年的中蘇關系已經出現了很深的裂痕,為了避免事态繼續擴大,也為了保護這些叛逃者的人身安全和财産安全,中央下達給邊防官兵的指令是禁止開槍,禁止與群眾發生沖突,于是,官兵們隻能眼睜睜地看着浩浩蕩蕩的人群叛逃至蘇聯。
如果說發生一兩個人或者是十幾人規模的叛逃事件,那麼原因肯定是主要在個人,其次在國家、政策等其他因素,這次規模達到幾萬人,造成了新疆好幾個人口聚集區人去樓空的大規模叛逃事件究竟有什麼原因呢?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蘇聯付出了犧牲三千萬人的代價,在美英中等盟國的攜手下打赢了蘇德戰争,雖然最終的蘇聯是戰勝者陣營中的,但可以說是慘勝,蘇聯的工業設施被大面積破壞,資源産地被占領,大片農田無人耕種,在陣亡的三千萬人中,大多數是青壯年的男性士兵。蘇聯青年人口的損失是多麼的巨大。
為了讓廣袤的國土上出現生機,為了填充青年勞動力的巨大缺口,蘇聯一方面高舉社會主義的大旗,以美好的生活條件和公平的社會環境來吸引移民,另一方面則威逼利誘,使散落在世界各地的俄羅斯族、白俄羅斯族等人回國,甚至還會用一些極端的手段,來從鄰國“獲得”人口。
蘇聯為了充實中亞地區的人口,擴充在中亞地區的實力,将目光投向了大陸的新疆地區,此前的俄國政權曾無數次垂涎大陸的新疆。
在新中國剛剛成立的中蘇友好時期,蘇聯就已經在背地裡對新疆進行了滲透,在中蘇之間的正常貿易中,蘇聯經常别有用心的提供低價商品流入大陸,企圖讓新疆地區的百姓在經濟上依賴蘇聯提供的商品。
新中國成立初期,蘇聯給大陸的建設提供了很多的幫助,除了一些大型工業項目外,大陸教育事業的教材,文化事業的作品等也都有蘇聯提供了相當一部分,由于大陸缺乏人才,尤其是可以翻譯俄語的人才,是以很多蘇聯提供的教育用的教材和文化作品都是由蘇聯方面完成俄語的翻譯,這些教材中就夾載了許多隐秘的細節和觀點,混淆了人們的視線,尤其是新疆地區的少數民族同胞,接受了許多錯誤的觀念。
除了默默地滲透外,蘇聯還特意對我新疆地區百姓進行專門的宣傳工作,通過名為蘇僑協會的組織來宣傳蘇聯優越的生活條件,抹黑大陸的經濟建設,營造一好一壞的對比,給新疆百姓制造了很多錯誤的假象。
由于宣傳和滲透工作起的影響在潛移默化之間,蘇聯急切地使用了極端手段,即派遣特工和策反我方人員。
在中蘇友好時期,我方經常派遣将領前往蘇聯學習,也會派遣學生到蘇聯求學,蘇聯則将我方将領到在莫斯科學習的機會,對我方将領進行試探,對于意志不堅定者,就會進行策反,最終,蘇聯方面選了大陸的馬爾果夫和祖農兩名少将。
祖農是土生土長的新疆維吾爾族,在1944年伊犁、塔城和阿勒泰地區發生的革命中加入了新疆民族軍,伊甯起義後成為了新疆民族軍的副指揮,是我黨在新疆軍事力量的上司者之一。
新中國成立後,新疆民族軍被改編為解放軍第五軍,祖農也成為了軍區副總指揮并加入了中國共産黨,1955年獲得少将軍銜,此後便一直擔任解放軍新疆軍區司令部的副參謀長。
馬爾果夫是新疆哈薩克族,與祖農一樣,也參加了新疆的伊犁、塔城和阿爾泰的三區革命,加入了新疆民族軍,年輕時的馬爾果夫也是一名熱血漢子,曾為了反抗反動統治而被捕入獄後,出獄後就組織遊擊隊伍繼續反抗,在1955年被授予少将軍銜,任解放軍新疆軍區的副參謀長。
兩人一直想着前往蘇聯尋求美好生活的夢想,不光自己想要前往蘇聯,他們還想帶着更多牧民一同前往,可能是為了完成蘇聯交給的任務。
在策反了我方将領後,蘇聯著名的情報機構“克格勃”派出特工扮成平民混入我新疆民地區,與百姓群眾處在一起,這些特工開始宣傳蘇聯的意識形态和高品質生活,引導當地群衆的親蘇熱情,此外,這批特工還以金錢為回報,煽動群眾打砸市場,甚至是沖進政府機關大鬧。
1956年,就有一個地方官員計劃帶280戶牧民前往蘇聯,還有的設計帶走462戶,都是為了得到蘇聯人員許諾的報酬,這樣大大小小的移民有的成功有的失敗,一直不停的進行,終于到1962年,祖農和馬爾果夫兩名将領帶動的叛逃成了最大的一次。
1962年初夏,祖農和馬爾果夫鼓動的叛逃大軍驅趕着牧群,帶着家中的财産前往了中蘇邊境的口岸,浩浩蕩蕩的在邊防軍的注視下投奔了蘇聯,僅塔城地區就有四萬人叛逃,留下了空蕩蕩的縣城,大批的牧場和農田就荒廢了。
叛逃者們離開新疆後,大陸的新疆生産建設兵團就接管了叛逃者留下的荒廢的牧場和農場,開始了生産工作,之前拿槍的戰士紛紛拿起了生産工具,開始在新疆大地上辛勤耕耘,将新疆建設的物産豐富,美麗富饒。
俗話說,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國家的命運也像人的命運一樣,有起有落。1991年,蘇聯轟然解體,繼任者完全放開了之前的價格調整和市場管控政策,國家的經濟利益迅速被寡頭控制,甚至是當時的黑幫勢力也完成了由黑向白的轉變,一躍成為新寡頭,留下了無數被洗劫一空的百姓,而今天的俄羅斯,經濟總量甚至不如大陸一個廣東省。
當年那些前往蘇聯的人也根本過不上好日子,蘇聯解體後,中亞地區成立了哈薩克斯坦,烏茲别克斯坦等國,當時叛逃的人群大多數留在了中亞,失去了蘇聯中央提供的補助後,這些地區迅速從超級大國的一部分淪為開發中國家,其中烏茲别克斯坦在今天仍然有宵禁政策,大量人口無法使用網際網路。
當時叛徒後還給黨中央來信,以為自己風光無限的祖農和馬爾果夫兩人,也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結局,蘇聯在榨幹兩人的價值之後就将他們閑置,完全不會信任這兩個曾經背叛國家的人。
祖農沒有能活到蘇聯解體的那一天,晚年定居在阿拉木圖,沒有享受到之前幻想的高品質生活條件,馬爾果夫則輾轉到了土耳其,不光沒有過上好日子,反而是經濟狀況十分糟糕。
反觀今天的新疆,成為了大陸廣袤國土上的一顆明珠,新疆人民的生活更是越來越好,在2020年完成了全面小康建設,貧困人口全部脫離貧困,經濟總量更是數倍于中亞的幾個國家。
1992年,蘇聯解體後的一年,數萬前蘇聯籍的人在霍爾果斯口岸舉着大陸國旗,表示自己是中國人,想要回到祖國,但他們不知道的是,今天的中國國籍已經成為世界上最難擷取的國籍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