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吉利陳政:設計,即戰略!中國汽車破局之道

吉利陳政:設計,即戰略!中國汽車破局之道

撰文 / 孟 為

編輯 / 張 南

設計 / 趙昊然

2024年,中國汽車又一次行至十字路口。

對于中國汽車設計,也正在經曆着兩種去往不同方向的碰撞,到底是原創還是緻敬經典?

這樣的思想碰撞與疑問,恰恰也是今天中國汽車行業嚴重“内卷”的表現之一。

一方面,存量市場競争下的“唯銷量論”,汽車設計不得不順從市場上那些已經被驗證過成功的車型,失去了向前一步的勇氣;

另一方面,慘烈價格戰同樣也傳遞給汽車設計,成本優先成為了橫在設計創新前的一道高阻的大山。

卷成本、卷技術、卷價格、卷使用者、卷關系、卷輿論,中國汽車怪現象般的6種内卷,給行業帶來的更多是逆生長,就如它的英文Involution所解釋的一樣。

而真正的進化,真正的物種繁榮,是需要大家去找到各自的生态位,各就各位,物種不斷地豐富,百花齊放,又能“各美其美,美美與共” 。

如何破局内卷,走向進化與繁榮?

吉利陳政:設計,即戰略!中國汽車破局之道

中國汽車藍皮書論壇主席賈可在第十六屆中國汽車藍皮書論壇上闡述“想象”主題時表示,環顧當下世界,中國新汽車要想真正站穩腳跟,想要更上層樓,需要進行一次真正的大反思,需要一場想象力的狂歡。想象不是回避現實,躺平是回避現實,想象是超越現實,超越内卷,直面本質。

在吉利汽車集團内部,一直将設計看作吉利的核心競争力。

他們認為,在内卷的市場中,在彼此博弈的産品間,粗暴、低次元的競争手段,隻能是竭澤而漁、而非長久戰略。如果要培育更多世界的一流企業,取勝之道,就在想象。

“設計,是99%的缜密邏輯和戰略選擇,再加上1%靈光一現;

設計,不止于造型,而是先于時代的想象;

設計,不是被動的應對當下,而是主動掌握未來的長期主義;

設計,就是中國車企破局的關鍵。”

吉利陳政:設計,即戰略!中國汽車破局之道

6月14日,第十六屆中國汽車藍皮書論壇第一天的設計專場上,吉利汽車集團副總裁陳政,以《設計,即戰略》為題,将想象具象,講述了在内卷的中國汽車業中,吉利汽車如何用設計推動中國汽車産業不斷向上、向新,跑赢智能電動時代下半場的深度思考。

以下為吉利汽車集團副總裁陳政演講全文:

大家好!我是吉利汽車陳政。

去年這個時候,我和賈博士反映了一下,汽車設計,既然大家都認為如此重要,為什麼老是放在論壇的最後一天。結果沒想到,他非常上心。這屆藍皮書,真就把設計專場放到第一天。這雖然,是個玩笑話。但從排序變化也可見,在汽車産業高度内卷的今天,設計的地位,真是提升了。

我很感謝賈可博士,因為他在每一個時代遇到的困局,甚至是亂局的時候,他都在思考解決之道,今天“想象”這個主題,是非常契合當下的狀态我也認為,今天上午他的很多觀點,也是和我是不謀而合的。

現在的“内卷”如此嚴重,但是卷的盡頭是什麼?需要我們去想象。因為我堅信,人是需要懷揣着想象才能活下去。就好比16年前,我在意大利,帶着一群外國設計師為中國車做設計。在當時,我就堅信,若幹年後中國汽車一定能夠走向全球,16年前的想象,成真了。

現在,我在中國為全球設計車,可以說,見證了中國汽車自信崛起的全過程。我認為,設計,就是中國車企破局的關鍵。

設計,即戰略!“Good design is good business”,上世紀50年代,設計對企業經營的重要性,已經被明确的提出了。它不僅是美學的追求,更是一種戰略工具,設計,幫助企業,在競争中赢得全局性優勢。

吉利陳政:設計,即戰略!中國汽車破局之道

環顧當今中國汽車,卷價格、卷配置、卷速度,卷流量,卷輿論,甚至卷老闆……“大力出奇迹”的内卷手段,層出不窮。有的人希望,在淘汰賽中以最快的方式,直接亮底牌,但在我看來,這不是收官戰,可能隻是加時賽。

當全球市場成為更大賽場的時候,粗暴、低次元的競争手段,隻能是竭澤而漁、而非長久戰略。如果要培育更多世界的一流企業,取勝之道,就在想象。因為,用好的設計,就能成就好的企業。

1924年,針對不同使用者,打造不同的設計語言,從旗艦到入門,汽車定位在不同的細分市場。後來,世界上第一款概念車被推出,它并不是為了表達超前的設計,而是将企業的戰略可視化,具象化。

用設計,展現出品牌未來的方向。“設計戰略”,撬動企業成功的例子,在汽車産業反複上演。

吉利,則将這種戰略演繹,發揮到了極緻,我們不斷将概念中的“想象不止”,落地為“原型車”的“體驗不止”。

2023年,吉利銀河之光釋出,我們提出中國設計的新範式,以文化為根,以光電為媒,助力品牌的向新。

2024年,我們釋出的銀河星艦,則是吉利科技集大成者的承載體,在AI時代邁向一個嶄新的格局。我們用設計,不斷引領着品牌的“高價值”向上疊代。

當設計成為戰略,生産關系也相應改變,它是企業實作戰略的取勝之匙、是支柱、更是整條路徑。縱觀市場格局,中國汽車,正處在一個無比自信的時代。然而,作為第一名不是休息的時候,是要發明新規則的時刻,決不能低次元無序的内卷,因為,原創 是一個品牌最大的剛需。

一個多月前的北京車展,117款新車釋出,自主品牌“百花齊放”,國外品牌也“發力破局”。我認為,這是新時代來臨前,物種大爆發的“寒武紀”。空前的多樣性,它必然引爆極緻的競争壓力。設計,未來要面對的第一大挑戰,就是多樣性時代的“大逃殺”。中國市場,不同人群,對于審美的偏好決然不同。

吉利陳政:設計,即戰略!中國汽車破局之道

僅僅是中國消費人群,就能分成10大類,在全世界範圍内,不同審美、不同場景、不同文化間所産生的多樣性,必将是更驚人的“指數級”增長。是以,多樣性這道題怎麼解?

吉利陳政:設計,即戰略!中國汽車破局之道

“設計,是99%的缜密邏輯和戰略選擇,再加上1%的靈光一現”

吉利陳政:設計,即戰略!中國汽車破局之道

這裡我們就提出,“設計即戰略”的第一個要素,過去提到設計,想到的是“天馬行空”。但我們認為“設計,是99%的缜密邏輯和戰略選擇,再加上1%的靈光一現”。

吉利銀河家族的誕生,就是吉利汽車“全面向新”的戰略選擇。在這裡,也和大家報告一下,過去1年多銀河家族的成績。

2023年初,銀河之光亮相後,L7、L6落地量産,僅用8個月時間,完成了從0到10萬的累積銷量,成績斐然。

吉利陳政:設計,即戰略!中國汽車破局之道

今年1月,吉利銀河E8釋出上市,短短一個季度,就斬獲了國際5大頂尖設計獎項,成為中國自主品牌,唯一榮獲大滿貫的“單一車型”。12個月,釋出了6款車型,這就是,吉利的“銀河速度”,天下武功唯快不破。速度,是商業競争的利器。速度,更是一種能力。

設計一個産品,思考的其實是一種體系,是以,同樣是銀河家族的純電産品中,E8在設計上,選擇了人文結合科技的加法,延續着大美中國車漣漪格栅的氣韻,用科技外顯的智電設計,演繹着中國國禮“玲珑瓷”的工藝靈感。在前保的四層材質上,運用玲珑瓷镂刻技術用0.2毫米的針頭,微雕出1萬5千多個玲珑眼,打造極具品牌辨識度的“全球首個一體式發光前臉”。

吉利陳政:設計,即戰略!中國汽車破局之道

而在吉利銀河的DNA裡,不同的戰略選擇,也能進化出不同的表達,正所謂“龍生九子,子子不同。”

同樣是借鑒“瓷器”的設計靈感銀河E5,作為吉利銀河家族的首款全球車型。我們卻選擇了“克制”,做設計的減法,減去了很多,個性化的,地區性過強的設計特征,呈現出的,能夠像瓷器那樣,能夠跨越時空、文化的隔閡,穿越周期、雅俗共賞的全球之美 。

吉利陳政:設計,即戰略!中國汽車破局之道

瓷器簡潔、流暢、沒有過多的裝飾和複雜的形态,呈現出瓷器獨有的“潤玉流光”、“氣韻生動”的視覺感受,造就,全球範圍内,各種地域、文化、人群,它都能欣賞得來的“共性審美”。

可以說,誰把握住設計這一個戰略武器,誰就把握住未來競争的制勝要素。

除了眼前的競争大逃殺,我們還面臨着未來科技的沖擊,在Digital power 取代 horse power的時代AI的出現,對人類社會産生的影響,可以說遠超2次工業革命之和,AI也成為了我們設計行業,近兩年來熱門的話題,但我認為,決定設計上限的不是AI的算力,而是我們的想象力。

同一時代下,技術的最終路徑,終将趨同。中國汽車品牌,如何在AI時代,用設計戰略突破汽車的同質化設計?

吉利陳政:設計,即戰略!中國汽車破局之道

“設計,不止于造型,而是先于時代的想象”

吉利陳政:設計,即戰略!中國汽車破局之道

“設計即戰略”的第二個要素,就是“設計,不止于造型,而是先于時代的想象”。

我們看這張,世界第一個通過AI創作,獲獎的作品。它的背後,是設計師嘗試了900次疊代,數周PS人工幹預的調整,并非大家所認為的,輸入幾段指令,誰都能得到,這樣一個滿意的結果。創新的過程,是試錯。如何慧眼識珠?這需要更有經驗的設計師進行操盤、選擇和實施落地。

AI是一種設計資源,未來的設計師,可能是AI訓練師,甚至是詩人。就像有李白的《将近酒》,才催生出了電影中“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的美輪美奂的高光片段。我們今年釋出的銀河星艦,就是依托吉利自研的“星睿AI大模型”而設計的。

人工智能,已融入了吉利,産品研發的設計流程之中。這張圖,是去年年底的時候,AI與設計師共創的第一張靈感圖,當時什麼都還沒有。

吉利陳政:設計,即戰略!中國汽車破局之道

我們基于這張Sketch開始發散、演練,引發了我們對“水舟岸”空間的思考,方寸之間,把宏大的自然價值觀全部納入,空間,成為串聯起銀河星艦設計概念的基石,在AI時代“打開想象,通達天地”。

用人文引領所有的變革,用科技去表達創新的想象,AI已經賦能到我們實際作業中,形成了“規模化的創新”。也許下一代設計語言,就是我們的設計師和人工智能共創出來的。

科技,為我們打開了更大的創作空間,中國汽車, 也正迎來更廣闊的“全球市場”,放眼未來,如何建構更長久的「國際競争力」?設計是一個國家文化、經濟、技術等,多方面的綜合實力的外在展現。縱觀曆史,強勢經濟體,都是會向世界“輸出審美的标準”。

吉利陳政:設計,即戰略!中國汽車破局之道

“設計,不是被動的應對當下,而是主動掌握未來的長期主義”

中國設計,自信崛起,中國車企吉時已到。全球汽車行業的新格局,就看中國汽車,未來,充滿了無限的想象空間。吉利汽車的全球化戰略,就是“走出去”帶動産業共同增長,“走進去”全球化在地布局,“走上去”全球化精耕細作。當目光放眼世界和未來,你會發現“設計,不是被動的應對當下,而是主動掌握未來的長期主義”, 這是“設計即戰略”的第三個要素。

吉利陳政:設計,即戰略!中國汽車破局之道

面對全球競争,設計戰略,不再隻是做一兩個爆款的産品,而是,要步步為營,做好設計的長期布局,2023年,我們為中國汽車設計的沉澱和發展,奔波不停,通過全球性的田野調查和文化溯源,解鎖全球審美的共性。更關聯國内外頂尖學者,汽車設計領域的資深專家,開啟了業界前所未有的産教體系,共同探索,中國汽車的設計理論和前瞻思考。

吉利陳政:設計,即戰略!中國汽車破局之道

去年12月底的“國際汽車設計論壇上”,我們釋出了《中國汽車設計話語體系白皮書1.0》,它是接納中西方思想的“集大成者”,就像中國價值觀中的“和而不同”,相容并包,傳承創新。

智電時代的設計要蛻變,這個時代,已經不再是一兩個明星設計師可以扭轉局面的。是以要從英雄史觀,向并肩作戰的“人民史觀”轉變,吉利在中國上海、瑞典哥德堡、英國考文垂、意大利米蘭設立了四大設計中心,彙聚了超過20個國家地區,1000餘位頂尖設計人才,就像1600年前的敦煌,彙聚了完全不同的種族、信仰、文化、語言聚合所有的思想,迸發出穿透千年曆史周期的文明。在未來,内卷的盡頭在哪裡?

我認為中國汽車的終極形态是“Designed by China”而不是“Manufactory” ,将設計思考和産品定義高度內建。同樣,産品經理,也必将是汽車設計師的終極形态,站在企業戰略的高度,以長期主義的視角,去創新、去突破,找到商業制勝的關鍵因素,這就是,我對未來設計師的想象,也是,一切内卷的盡頭,設計,必将升維。

吉利陳政:設計,即戰略!中國汽車破局之道

當然,一家之勢身單力薄,我們歡迎全球各地,更多設計力量的加入,一起來建構中國汽車的話語體系,百舸争流,但更要百川合流,這是我認知的中國汽車設計,也是我覺得中國設計應有的樣子。

吉利陳政:設計,即戰略!中國汽車破局之道

各美其美,美美與共。想象不止,體驗不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