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國産車都這麼強了,為什麼還是翻不過軒逸朗逸兩座大山?

作者:玩車情報局

4月份的轎車銷量排行榜出來了。有幾點值得關注。

國産車都這麼強了,為什麼還是翻不過軒逸朗逸兩座大山?

從資料可以看到,秦PLUS排名銷量榜單的第一名,四月份賣出了4.6萬輛,第二名是比亞迪海鷗,賣出了2.8萬輛,第三名和第四名是兩台合資車,分别是軒逸和朗逸,第五名是比亞迪漢,也就是說前五之中,比亞迪占了三席。

前十之中,新能源汽車占了4席,都是來自比亞迪,除了比亞迪之外,其他車企還很難造出一台持續熱銷的新能源轎車。

國産車都這麼強了,為什麼還是翻不過軒逸朗逸兩座大山?

而和去年同期的轎車銷量排行榜對比,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相比去年,比亞迪的銷量統治力更強了,銷量前十的車型之中,去年隻有2個,今年有4個,而日産軒逸和大衆朗逸的排次沒變,都是排名第三和第四。而這也是很多人都不解的,國産車都這麼強了,為什麼軒逸和朗逸的位置還能這麼穩于泰山。

國産車都這麼強了,為什麼還是翻不過軒逸朗逸兩座大山?

當然了,如果這份榜單是三年前的,那排名前列的,都是合資車,這兩年國産新能源汽車銷量突飛猛進,不然,這個話題壓根沒有讨論的必要,因為前幾名幾乎都是合資轎車。

我們試着分析,10萬元的預算,買軒逸朗逸的消費者的心理,其實很簡單:

想買一台用好幾年的車,希望這輛車品質穩定,保養成本低,油耗低,空間還算過得去,合資品牌好像有面子一點,看來看去,軒逸和朗逸的确符合要求。如果問他們為什麼不選國産新能源,他們的理由大多都是,新産品還需要市場驗證,或者是害怕電池壞了,要花很多錢換電池,再或者是功能越多,越容易壞。

國産車都這麼強了,為什麼還是翻不過軒逸朗逸兩座大山?

這種購車心理,其實就是買軒逸或者朗逸這些人的大部分的心理畫像,你不能去指責他們的心理是錯誤的,因為錢是他們的,他們怎麼花是他們的事情,但是有一點我們需要糾正的是,新能源不等于故障率高,功能多配置多,也不等于愛壞。

國産車都這麼強了,為什麼還是翻不過軒逸朗逸兩座大山?

比亞迪去年的新能源汽車賣了三百多萬輛車,雖然也被爆出了一些用車故障,但是畢竟基數大,我們一定要有一個故障率的概念,而相比燃油車,新能源汽車其實是會故障率更低才對,因為傳統的内燃機和變速箱,都是大件,而且故障大多都出在它們頭上,而電動汽車幹掉了内燃機和變速箱,成熟的電動汽車,故障率絕對比成熟的燃油車更低。

國産車都這麼強了,為什麼還是翻不過軒逸朗逸兩座大山?

而插混車型,雖然依然有内燃機存在,但是幹掉了變速箱,而且,内燃機承擔的角色更簡單了,高效率區間發電,高速直驅,其負荷更低,不需要全能,隻需要專精于少數幾個工況,其實是能夠有望降低故障率的,你看燃油車時代,燒機油、機油增多、各種節氣門、氣門蓋故障頻發,在插混和增程式車型上,内燃機類似的故障少了很多。

另外,比亞迪的三電是終身質保的,當然是有一定前提得,比如說4S店保養,但是新能源汽車修理店根本無法保養維修,是以這并不算多麼苛刻的條款。

國産車都這麼強了,為什麼還是翻不過軒逸朗逸兩座大山?

另外說說配置多,一定故障率高這個問題,理論上來說是正确的,但是是一句沒有意義的廢話,諾基亞功能機故障率低,續航長,經久耐用,為什麼還被淘汰了,如果一輛車低配沒有大屏,沒有電動座椅,沒有倒車雷達,沒有倒車影像等等配置,它的故障率或許是低,因為沒什麼可壞的,但是它的可用性,便利性、舒适性也十分差,我們無法去做這樣的假設,你配置高功能多一定會經常壞,有些高配的車型,可能用一輩子,功能配置也不怎麼壞,但是配置低帶來的用車體驗比較糟糕的問題,可是确定無疑的。

是以一個是已經确定的事情,一個是有小機率發生的事情,怎麼選,我想很多人應該能想明白的。

國産車都這麼強了,為什麼還是翻不過軒逸朗逸兩座大山?

軒逸朗逸這兩款車,在燃油車時代,的确是有着比較出色的産品力,但是電氣化時代已經将汽車的評價标準重塑了,如今這哥兩,是動力性能不占優,燃油經濟性不占優,配置落後一大截,除了合資品牌的光環,幾乎是沒有任何優勢了,等有一天,品牌也不算優勢的時候,它們還能靠什麼打動中國消費者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