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國人不懂車?用着“落後”增程技術的理想和問界,卻銷量最高?

作者:玩車情報局

近日,5月6日-5月12日新勢力品牌銷量榜單公布。資料顯示,在中國市場新勢力品牌銷量排行榜中,理想汽車排名第一。

國人不懂車?用着“落後”增程技術的理想和問界,卻銷量最高?

理想汽車以0.80萬輛的成績,衛冕周銷量的銷冠,并且和第二名問界僅僅相差了0.2萬輛,而最近這幾個月,新勢力銷量冠軍,幾乎成為了理想和問界的追逐戰。而巧合的是,這兩家車企,主推的都是增程式車型。

是巧合嗎?還是說,增程式車型就真的在國内市場更吃香呢?

國人不懂車?用着“落後”增程技術的理想和問界,卻銷量最高?

如果放幾年前,網絡上對于增程式都是罵聲一片,什麼脫褲子放屁啊,落後技術淘汰技術啊,如果說增程式賣的好,那肯定是營銷做得好,洗腦工作做得好,反正就是不承認增程式的優點。

這幾年,大部分網友們都理智了很多,也能夠客觀看待增程式車型了,這無疑是一種進步。2023年,增程式車型的增長率超過了170%,在這樣的情況下,增程式車型,幾乎成為了車企的必選項,奇瑞、吉利、比亞迪、長安、東風、北汽等傳統車企,都推出了增程式車型。

國人不懂車?用着“落後”增程技術的理想和問界,卻銷量最高?

網上這些人,抨擊增程式,包括一些所謂的汽車部落客,我聽來聽去,都是那些陳詞濫調,比如說,發動機不能直驅,發動機不能并聯,插混車型模式更多等等。說到底,他們對于汽車的了解比較淺薄,僅僅停留在紙上談兵的基礎上。

為什麼要發動機直驅?有人要說了,那跑高速發動機直驅省油啊,你增程式還要發電,不是多了一道能量轉換嗎?道理是不錯,但是你說的是理想條件,高速就算發動機直驅,能保持勻速巡航嗎?遇到龜速車要減速,要超車,遇到不同限速要加減速,是以内燃機是無法一直保持高效率區間運轉的,而增程式是可以一直在高效率區間發電的,是以兩者的高速虧電能耗差距,微乎其微。

國人不懂車?用着“落後”增程技術的理想和問界,卻銷量最高?

為什麼要發動機并聯?有人又要說了,發動機并聯可以彌補低電量下,電機動力的不足,讓車輛在全場景下都可以擁有充沛的動力,小詞一套一套的,但是這一點,增程式完全可以用一台功率更大的電機去彌補甚至超越,你看看市面上的增程式車型,電機功率是不是普遍比插混大了一大截,至于虧電性能,不論是增程式還是插混,都是衰減嚴重,誰也别笑話誰了。

國人不懂車?用着“落後”增程技術的理想和問界,卻銷量最高?

增程式的劣勢講完了,我開始講增程式的優勢,多檔插混車型的劣勢了。

第一個,增程式的成本更低,這一點沒有什麼好疑問的了吧,變量一緻的情況下,應該沒有什麼異議了。别拿理想L9和帝豪L比價格,不是一個級别的産品怎麼比?

第二個,增程式可以放下更大的動力電池,目前市面上,純電續航超300千米的增程式有兩款,超過200千米的就多了,而純電續航最高的多檔DHT插混車型,是215千米的魏牌摩卡。多檔插混車型,想要放下大電池,一個是空間有限,另外一個是成本會失控。

國人不懂車?用着“落後”增程技術的理想和問界,卻銷量最高?

第三個,增程式的駕駛感受,全方位優于多檔DHT,因為增程式是全場景電驅,多檔DHT有電驅,有發動機并聯和直驅,調教的再好,在平順性和響應性方面,都和增程式有差距。

第四個,增程式的故障率更低,多檔DHT目前有失速風險,另外某品牌最近也出現了大面積的變速箱故障問題,而增程式車型,失速的風險低得多。

這四點,任你說破天去,總是無法反駁的吧,增程式的缺點,其實無關痛癢,你一年跑不了幾次高速,而多檔DHT的問題,可是緻命的啊,特别是失速和變速箱故障問題,而成本問題更是直接關乎售價和銷量。

國人不懂車?用着“落後”增程技術的理想和問界,卻銷量最高?

當然,打字這麼多,肯定還有人一句話不看,看了标題就準備敲鍵盤了,“增程式就是垃圾,就是落後”,你還是适合去看某音,那上面的某個電台車評人,和你的觀點是一緻的,你要找的不是理性正确的觀點,是跟你一樣的觀點,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