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醫大師從何而來丨焦點網談

作者:河南商報
中醫大師從何而來丨焦點網談

“所謂大學者,非大樓之謂也,乃大師之謂也。”這一名句是說,大學之“大”不在于有多少幢大樓,而在于有多少個大師。同樣,中醫藥之強,不在于床位、規模有多大,而在于有多少中醫大師。

作為中醫行業的“皇冠”,“國醫大師”每五年從全國遴選30名,這項含金量極高的榮譽,是每位中醫人的畢生所求。目前,河南共有4人摘得“國醫大師”桂冠,其中1人仙逝。

河南正在向中醫藥強省邁進,在培育壯大青年中醫豫軍方面,河南大力實施中醫藥傳承與創新人才工程“岐黃工程”“仲景工程”。如何才能助中醫人才一臂之力,讓他們更快成長為“大師”?

中醫大師從何而來丨焦點網談

切診有講究

傾盡一生成為大師,并非易事。然而,躬其一生拜師學藝,喜聞樂見。

這是一個令人感慨的場景。日前,全國名中醫趙文霞在鄭州舉行第二批收徒儀式,來自北京、上海、天津、大連、廈門、廣州、杭州、福建、深圳、甯波等22名中醫學者,以徒弟之名拜她為師。一時間,河南仿佛成了中醫人才彙聚的高地。95歲的國醫大師張磊,坐在輪椅上,親臨現場見證他68歲弟子趙文霞的收徒儀式。昔日領她入門,今日看她收徒。一轉身就是幾十年,大師“這味藥”最緊要的一味是時間。

類似這樣儀式感滿滿的拜師禮,不時在河南上演。當弟子們面向恩師敬拜師茶、行拜師禮時,中醫傳承從這一刻升華,一聲師父,一生師父,這一拜意義深遠。

這一拜,拜的是尊重。中國人尊師重道,周代已有釋奠尊師之禮。後來孔子說“自行束脩以上者,吾未嘗無誨焉”。拜師的傳統便由來已久,凡學百藝,莫不有師。拜師是培養中醫人才的重要途徑之一,可謂沒有師承、沒有師父不算入門。在中醫藥的曆史長河中,河南南陽人張仲景、被尊為溫病學派代表的清代名醫葉天士,與張仲景是老鄉的唐祖宣,河南籍的國醫大師李振華、唐祖宣、張磊,都有謙學好問、拜師學技的故事。

以師帶徒,薪火相傳。不僅是中醫藥界,很多傳統技藝行業都講究拜師學藝,如:戲曲、書法、國畫、國術、教育等傳統文化。古有楊時千裡尋師,程門立雪;亦有大教育家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他不僅拜老子為師,甚至拜7歲項橐為師。

中醫大師從何而來丨焦點網談

河南一拜師禮現場 圖源:頂端新聞

這一拜,拜的是重托。中醫曾被喻為是世界上最神秘的醫學之一,一碗藥湯,一根銀針,常常能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中醫藥生生不息延綿千年,與其師承教育的人才培養方式是密不可分的,曆代中醫藥名家獨到的技術經驗,需要一代又一代的後浪長期跟師實踐。

在中醫界流傳着一段“南冉北張”(冉雪峰、張錫純)的杏林佳話,倆人之間有一段特殊友情,是張錫純托冉雪峰帶徒。在張錫純去世後,未出師之弟子張方輿、孫靜明和李寶龢遵師遺願,拜冉雪峰為師,這幾位弟子後來也均名重一方。這種亦師亦友情實為“南冉北張”友情之延續,可見當年老師教導的拳拳之心,亦見中醫傳、幫、帶的成效。

這一拜,拜的是醫德。河南中醫藥大學校長王耀獻在該校舉辦第一批中醫經典骨幹教師拜師儀式上,專門作了一首詞《杏林這一拜》:“這一拜,杏林春暖迎新枝,嫩芽搖曳吐綠彩;這一拜,老樹著花,程門立雪繼往來;這一拜,衣缽相傳,肝膽相照情深似海;這一拜,接續醫脈,薪火相傳永煥光彩;懸壺濟世,造福百姓,看我中醫,守正創新向未來。”

以名醫為榜樣,以名醫精神為動力,學習他們高尚的醫德醫風,苦心鑽研中醫學術,醫德醫術并修。用第二屆國醫大師唐祖宣的話說,自己有智慧,自己受益,身體健康;把自己的智慧無私地奉獻給全社會,大家受益,大家身體健康。這是大師的品德。

中醫大師從何而來丨焦點網談

12名“中醫小大夫”行拜師禮 圖源:人民網

在南陽鄧州留下千古名篇《嶽陽樓記》的範仲淹有句名言:“不為良相,便為良醫。”然而,世有伯樂,然後有千裡馬。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拜名師”與“收高徒”可遇而不可求。

“拜名師”是徒弟之幸事。中醫有“師訪徒三年,徒訪師三年”之說,好學之人在尋訪優秀的老師,優秀的老師更在苦苦物色優秀的學生。跟師學藝,口傳心授是中醫最初的教育形式。師出名門,是一個中醫一生炫耀的資本。

國醫大師張伯禮師從國醫大師阮士怡。“他的大家風範深深吸引着我”,這是張伯禮第一次見到阮士怡後,寫下的感想。

從老師那裡學到的醫德醫風,張伯禮也同樣傳承給了自己的學生。當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時,他先後培養了博士後、博士、碩士及徒弟(師帶徒)近300名,多數已成為中醫藥界的骨幹力量。為中醫藥的傳承,他是甘于奉獻的“人梯”。

中醫大師從何而來丨焦點網談

醫師在抓配中藥

“收高徒”是名師之喜事。此次趙文霞收徒儀式上,有一名博士徒弟李京濤專程從陝西趕來,他是陝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院長,發言時說,在今後的跟師學習中,必将尊師重道、勤學好問、明辨慎思,為中醫藥傳承創新貢獻力量。拜師儀式後,每位徒弟每年跟着師父坐診多少次、完成臨床實踐多少次,這樣的“KPI”考核明細讓中醫藥界的“師帶徒”成為貨真價實的“煉丹爐”。

醫聖張仲景是一位家喻戶曉的傳奇人物,從十歲開始師從張伯祖學醫,無論是外出診病、抄方抓藥,還是上山采藥、回家炮制,張仲景敏而好學、苦幹實幹。張伯祖非常喜歡這個“不怕苦不怕累”能吃苦的學生,把自己畢生行醫積累的豐富經驗,毫無保留地傳給他。

河南籍“國醫大師”唐祖宣,踏上學醫之路時15歲。師傅是名老中醫,當時糧食短缺,為讓師父吃飽,唐祖宣将自己的糧食名額讓給師父,每日為師父做飯。十餘年裡他與老師同住一室,侍奉左右。師父的生養死葬全是他操辦,可謂情同父子,至親至孝,在當地傳為佳話。

中醫大師從何而來丨焦點網談

年輕人喜歡的三伏天曬背 圖源:大河網

早晨7點,熙熙攘攘的菜市場裡,鄧州人們随便買幾根“蔬菜”回家,就是給自己抓的一味藥。

蒲公英根、白茅根、蘆葦根,民間俗稱“三根茶”,在家煮水喝能祛火。這個始于東漢、由“醫聖”張仲景傳授給鄧州百姓的方子,被當地人世代相傳,沿用至今。

有人說中醫是門“玄學”,有人認為中醫隻适合養生,收不了重症?面對“内憂外患”的複雜環境,中醫創新人才如何快速成才?如何心無旁骛搞臨床?

2021年5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南陽考察調研時強調,要做好守正創新、傳承發展工作,積極推進中醫藥科研和創新,注重用現代科學解讀中醫藥學原理,推動傳統中醫藥和現代科學相結合、相促進,推動中西醫藥互相補充、協調發展。

2024年2月27日,河南省中醫藥強省建設大會在鄭州召開,就推進中醫藥強省建設進行動員部署。省委書記樓陽生強調,要打造中醫藥科技創新高地、中醫藥醫療服務高地、中醫藥産業發展高地、中醫藥人才集聚高地、中醫藥文化傳承高地。

河南中醫藥強省戰略要落地,人才毫無疑問是“第一資源”和“關鍵變量”。好在,河南推動“關鍵變量”熱辣滾燙的熱心一直未變,“師帶徒”在河南有着深厚的文化積澱,但同時亦有諸多問題亟須破解,比如青年才俊能否成長為“大師”?大師必須靠一生去熬制一味藥?有沒有捷徑可走?

中醫大師從何而來丨焦點網談

中醫館

站在巨人肩膀上。醫路漫漫,每一位國醫大師的成長路,都不是敲鑼打鼓輕輕松松走出來的,寒窗苦讀20多年,走出校門才算剛剛起步,隻有博采衆長、站在巨人肩膀上,方能摘取皇冠上的明珠。今年84歲高齡的上海中醫藥大學曙光醫院教授王靈台,從事肝病臨床及研究30餘年,學過西醫幹着中醫臨床,也是趙文霞的師父。他寄語現在的弟子們,一定要站在巨人肩膀上,擁抱AI智能,敢于創新,推動傳統中醫藥和現代科學相結合、相促進。不僅做好中西醫結合,更要讓中醫臨床經驗與數字化、智能化完美結合,以及其他學科交融、交彙并進。

目前,已有醫院使用機器人來辨識病人的中醫體質。人工智能中醫開方系統、針灸機器人、推拿機器人等科技感十足的技術和裝置,越來越多地現身醫院科室、科研院所和企業,一場數智中醫浪潮正呼嘯而來。

中醫大師從何而來丨焦點網談

觀衆在2024中國醫學裝備展覽會上參觀手術機器人

敢讓“後浪”居上。古語常說:“教會徒弟餓死師父”,這句行話就像師徒間的一記咒語。不可否認,有一些拜師流于形式,醉翁之意在于大師之名,“沽名釣譽”最終出現重術輕德、重學輕悟、重病輕人、重方輕法的“怪現象”。不過,青藍相濟,桃李共榮才是師徒傳承的真谛。

作為生命科學領域的業界翹楚,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曾在講座時分享他一個學生的故事。學生柴繼傑比他還大一歲,雖然沒有985、211的名校光環,但他能吃苦肯靜下心做研究,後來畢業後,柴繼傑多次說自己是“青出于藍而勝于藍”,施一公聽後那叫一個心花怒放:“這才是我的學生,導師有多強,學生就有多強,就這麼簡單。”“弟子不必不如師”,王靈台也經常告誡弟子們,無論是臨床經驗還是群衆口碑,無論是技藝還是醫德,一定要比師父優秀,真正的中醫大師也希望徒弟們“更有出息”。

視訊加載中...

講好中醫藥故事。河南南陽溫涼河畔,石階層層,金色的琉璃瓦映襯下的“醫聖祠”三個遒勁大字,紀念着東漢著名醫學家張仲景。這裡銘刻着人類與自然疾病作鬥争的拼搏精神,見證着大陸傳統文化瑰寶之一的中醫藥的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醫藥學是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也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

從傳說的神農嘗百草到東漢的華佗最早發明用麻醉法施行外科手術,從中醫針灸療法到東漢時期張仲景創立中醫辨證施治的理論體系,從宋代開始就在民間流傳的用人痘接種預防天花的方法到明代李時珍的藥物學巨著《本草綱目》問世……中醫藥是一座橋梁、一根紐帶、一劑良方,應該成為推動中外互相了解、促進文化交流的有效途徑。

視訊加載中...

然而,中醫藥文化走向世界還面臨着文化認同、制度與經濟等壁壘。如何推動中醫藥“走出去”,不僅要從文化入手,進一步進行中華文明探源,更需要練好“内功”,講好中醫藥文化故事。傳承不泥古,創新不離宗。共同擦亮中醫文化瑰寶,為全球貢獻“中國處方”,中醫青年才俊們,加油吧!

指導專家:

  • 上海中醫藥大學曙光醫院原院長、上海市名中醫 王靈台
  • 河南中醫藥大學校長 王耀獻
  • 全國名中醫、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肝病診療中心學術帶頭人 趙文霞
  • 河南中原創新發展研究院院長 喻新安

總策劃:翁鐵軍

監審:李濤

統籌:朱琨 趙強

主編:齊亞瓊

稽核:王振偉 馮祖選

執筆:齊亞瓊 謝朝紅 宗雷

編輯:楊琨

近期熱文推薦

中醫大師從何而來丨焦點網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