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秋冬養生有門道,中醫推薦這些溫補食材!

作者:神經内科張主治

在一個清冷的秋日,小明和奶奶一起坐在火爐旁,小明捧着一碗熱氣騰騰的姜湯,聞着濃濃的生姜香味,心中暖意融融。奶奶笑着對他說:“這是我們家的傳統食療,秋天來臨,正是食用溫補食材的好時機。”

小明從小就跟随奶奶學習中醫養生的知識,他清楚地知道,秋冬季節,人體的新陳代謝減緩,抵抗力下降,容易受到外界寒冷侵襲,導緻各種不适和疾病的發生。而中醫強調“防病于未然”,通過調整飲食來增強體質、預防疾病,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方法。是以,選擇适宜的溫補食材,成為了他們家庭健康養生的重要一環。

秋冬養生有門道,中醫推薦這些溫補食材!

秋冬養生的重要性

秋冬季節是人體陽氣逐漸收斂的時候,而中醫認為陽氣虛弱是很多疾病的根本原因之一。在這個季節,補充溫補食材成為了保持身體健康的關鍵。溫補食材有助于溫養人體,提升體内陽氣,增強抵抗力,進而預防感冒、風寒、關節疼痛等常見疾病的發生。

生姜,是秋冬養生中的首選食材之一。其辛溫之性有助于溫暖身體,促進血液循環,有助于緩解寒冷帶來的不适。生姜還具有解表散寒、溫中止嘔的功效,适合于那些容易手腳冰冷、腹瀉腹痛的人群。

此外,枸杞也是一種被中醫推崇的溫補食材。枸杞味甘性溫,具有滋陰補腎、益氣強身的作用,适合于腎氣不足、腰膝酸軟、失眠健忘等症狀的人群。常食枸杞還可以改善皮膚幹燥、眼睛疲勞等問題,保持身體的健康狀态。

另外,紅棗、黑豆、桂圓等食材也都被廣泛應用于秋冬季節的養生食療中。紅棗味甘性溫,具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的功效;黑豆味甘性平,具有溫補脾胃、益腎固精的作用;桂圓味甘性溫,有補脾益氣、安神止渴的效果。

綜上所述,選擇适宜的溫補食材,有助于調養人體,增強免疫力,預防秋冬季節常見疾病的發生。是以,秋冬養生,溫補食材不能少。

秋冬養生有門道,中醫推薦這些溫補食材!

中醫推薦這些溫補食材!

生姜:暖身去寒

生姜,作為一種常見的調味品和藥材,在中醫養生中被廣泛應用。它具有溫中散寒、解表散寒的作用,特别适合秋冬季節食用。生姜可以促進血液循環,緩解寒冷引起的關節疼痛和身體不适。常見的食用方法包括生姜煮水、生姜茶、姜湯等,但需注意不能過量食用,尤其是脾胃虛弱者。

枸杞:補肝養腎

枸杞,被譽為“長壽果”,在中醫中被視為具有溫補肝腎、滋陰潤燥的食物。秋冬季節幹燥寒冷,容易傷肝傷腎,食用枸杞可以起到滋補肝腎、調節身體陰陽平衡的作用。枸杞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用于煲湯或泡茶,增強體内陽氣,提高免疫力。

紅棗:養血補氣

紅棗,被稱為“補血佳品”,在中醫養生中被廣泛應用于調理氣血。秋冬季節氣候幹燥,易傷津液,食用紅棗可以補血養血、益氣生津,緩解氣血不足所導緻的乏力、頭暈等症狀。常見的食用方法包括紅棗煮粥、紅棗泡水等,但需注意控制食用量,以免過量引起胃部不适。

黑豆:補腎壯陽

黑豆,被譽為“藥食同源”,在中醫中被視為滋補腎氣、壯陽的食物。秋冬季節腎氣易虛,容易出現手腳冰冷、腰膝酸軟等症狀,食用黑豆可以起到溫補腎陽、強壯腰膝的作用。黑豆可以煮粥、炖湯或者做成豆漿食用,但需注意熟透煮熟,以充分釋放其營養成分。

秋冬養生有門道,中醫推薦這些溫補食材!

桂圓:補心安神

桂圓,被稱為“心果”,在中醫中被用來調理心脾,安神養血。秋冬季節情緒易受外界影響,容易出現失眠、焦慮等情緒問題,食用桂圓可以起到養心安神的作用。桂圓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用來煮粥或炖湯,常食有助于改善睡眠品質,增強體質。

以上這些溫補食材,都是中醫推薦的養生佳品。在秋冬季節,适量食用這些食材可以幫助調節身體的陰陽平衡,增強免疫力,提高抵抗力,讓身體保持健康和活力。但需要注意,食用時應根據個人體質和病情合理搭配,避免過量食用或食用不當帶來的副作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