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中医大师从何而来丨焦点网谈

作者:河南商报
中医大师从何而来丨焦点网谈

“所谓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这一名句是说,大学之“大”不在于有多少幢大楼,而在于有多少个大师。同样,中医药之强,不在于床位、规模有多大,而在于有多少中医大师。

作为中医行业的“皇冠”,“国医大师”每五年从全国遴选30名,这项含金量极高的荣誉,是每位中医人的毕生所求。目前,河南共有4人摘得“国医大师”桂冠,其中1人仙逝。

河南正在向中医药强省迈进,在培育壮大青年中医豫军方面,河南大力实施中医药传承与创新人才工程“岐黄工程”“仲景工程”。如何才能助中医人才一臂之力,让他们更快成长为“大师”?

中医大师从何而来丨焦点网谈

切诊有讲究

倾尽一生成为大师,并非易事。然而,躬其一生拜师学艺,喜闻乐见。

这是一个令人感慨的场景。日前,全国名中医赵文霞在郑州举行第二批收徒仪式,来自北京、上海、天津、大连、厦门、广州、杭州、福建、深圳、宁波等22名中医学者,以徒弟之名拜她为师。一时间,河南仿佛成了中医人才汇聚的高地。95岁的国医大师张磊,坐在轮椅上,亲临现场见证他68岁弟子赵文霞的收徒仪式。昔日领她入门,今日看她收徒。一转身就是几十年,大师“这味药”最紧要的一味是时间。

类似这样仪式感满满的拜师礼,不时在河南上演。当弟子们面向恩师敬拜师茶、行拜师礼时,中医传承从这一刻升华,一声师父,一生师父,这一拜意义深远。

这一拜,拜的是尊重。中国人尊师重道,周代已有释奠尊师之礼。后来孔子说“自行束脩以上者,吾未尝无诲焉”。拜师的传统便由来已久,凡学百艺,莫不有师。拜师是培养中医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可谓没有师承、没有师父不算入门。在中医药的历史长河中,河南南阳人张仲景、被尊为温病学派代表的清代名医叶天士,与张仲景是老乡的唐祖宣,河南籍的国医大师李振华、唐祖宣、张磊,都有谦学好问、拜师学技的故事。

以师带徒,薪火相传。不仅是中医药界,很多传统技艺行业都讲究拜师学艺,如:戏曲、书法、国画、武术、教育等传统文化。古有杨时千里寻师,程门立雪;亦有大教育家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他不仅拜老子为师,甚至拜7岁项橐为师。

中医大师从何而来丨焦点网谈

河南一拜师礼现场 图源:顶端新闻

这一拜,拜的是重托。中医曾被喻为是世界上最神秘的医学之一,一碗药汤,一根银针,常常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中医药生生不息延绵千年,与其师承教育的人才培养方式是密不可分的,历代中医药名家独到的技术经验,需要一代又一代的后浪长期跟师实践。

在中医界流传着一段“南冉北张”(冉雪峰、张锡纯)的杏林佳话,俩人之间有一段特殊友情,是张锡纯托冉雪峰带徒。在张锡纯去世后,未出师之弟子张方舆、孙静明和李宝龢遵师遗愿,拜冉雪峰为师,这几位弟子后来也均名重一方。这种亦师亦友情实为“南冉北张”友情之延续,可见当年老师教导的拳拳之心,亦见中医传、帮、带的成效。

这一拜,拜的是医德。河南中医药大学校长王耀献在该校举办第一批中医经典骨干教师拜师仪式上,专门作了一首词《杏林这一拜》:“这一拜,杏林春暖迎新枝,嫩芽摇曳吐绿彩;这一拜,老树著花,程门立雪继往来;这一拜,衣钵相传,肝胆相照情深似海;这一拜,接续医脉,薪火相传永焕光彩;悬壶济世,造福百姓,看我中医,守正创新向未来。”

以名医为榜样,以名医精神为动力,学习他们高尚的医德医风,苦心钻研中医学术,医德医术并修。用第二届国医大师唐祖宣的话说,自己有智慧,自己受益,身体健康;把自己的智慧无私地奉献给全社会,大家受益,大家身体健康。这是大师的品德。

中医大师从何而来丨焦点网谈

12名“中医小大夫”行拜师礼 图源:人民网

在南阳邓州留下千古名篇《岳阳楼记》的范仲淹有句名言:“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然而,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拜名师”与“收高徒”可遇而不可求。

“拜名师”是徒弟之幸事。中医有“师访徒三年,徒访师三年”之说,好学之人在寻访优秀的老师,优秀的老师更在苦苦物色优秀的学生。跟师学艺,口传心授是中医最初的教育形式。师出名门,是一个中医一生炫耀的资本。

国医大师张伯礼师从国医大师阮士怡。“他的大家风范深深吸引着我”,这是张伯礼第一次见到阮士怡后,写下的感想。

从老师那里学到的医德医风,张伯礼也同样传承给了自己的学生。当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时,他先后培养了博士后、博士、硕士及徒弟(师带徒)近300名,多数已成为中医药界的骨干力量。为中医药的传承,他是甘于奉献的“人梯”。

中医大师从何而来丨焦点网谈

医师在抓配中药

“收高徒”是名师之喜事。此次赵文霞收徒仪式上,有一名博士徒弟李京涛专程从陕西赶来,他是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院长,发言时说,在今后的跟师学习中,必将尊师重道、勤学好问、明辨慎思,为中医药传承创新贡献力量。拜师仪式后,每位徒弟每年跟着师父坐诊多少次、完成临床实践多少次,这样的“KPI”考核明细让中医药界的“师带徒”成为货真价实的“炼丹炉”。

医圣张仲景是一位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从十岁开始师从张伯祖学医,无论是外出诊病、抄方抓药,还是上山采药、回家炮制,张仲景敏而好学、苦干实干。张伯祖非常喜欢这个“不怕苦不怕累”能吃苦的学生,把自己毕生行医积累的丰富经验,毫无保留地传给他。

河南籍“国医大师”唐祖宣,踏上学医之路时15岁。师傅是名老中医,当时粮食短缺,为让师父吃饱,唐祖宣将自己的粮食指标让给师父,每日为师父做饭。十余年里他与老师同住一室,侍奉左右。师父的生养死葬全是他操办,可谓情同父子,至亲至孝,在当地传为佳话。

中医大师从何而来丨焦点网谈

年轻人喜欢的三伏天晒背 图源:大河网

早晨7点,熙熙攘攘的菜市场里,邓州人们随便买几根“蔬菜”回家,就是给自己抓的一味药。

蒲公英根、白茅根、芦苇根,民间俗称“三根茶”,在家煮水喝能祛火。这个始于东汉、由“医圣”张仲景传授给邓州百姓的方子,被当地人世代相传,沿用至今。

有人说中医是门“玄学”,有人认为中医只适合养生,收不了重症?面对“内忧外患”的复杂环境,中医创新人才如何快速成才?如何心无旁骛搞临床?

2021年5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南阳考察调研时强调,要做好守正创新、传承发展工作,积极推进中医药科研和创新,注重用现代科学解读中医药学原理,推动传统中医药和现代科学相结合、相促进,推动中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

2024年2月27日,河南省中医药强省建设大会在郑州召开,就推进中医药强省建设进行动员部署。省委书记楼阳生强调,要打造中医药科技创新高地、中医药医疗服务高地、中医药产业发展高地、中医药人才集聚高地、中医药文化传承高地。

河南中医药强省战略要落地,人才毫无疑问是“第一资源”和“关键变量”。好在,河南推动“关键变量”热辣滚烫的热心一直未变,“师带徒”在河南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但同时亦有诸多问题亟须破解,比如青年才俊能否成长为“大师”?大师必须靠一生去熬制一味药?有没有捷径可走?

中医大师从何而来丨焦点网谈

中医馆

站在巨人肩膀上。医路漫漫,每一位国医大师的成长路,都不是敲锣打鼓轻轻松松走出来的,寒窗苦读20多年,走出校门才算刚刚起步,只有博采众长、站在巨人肩膀上,方能摘取皇冠上的明珠。今年84岁高龄的上海中医药大学曙光医院教授王灵台,从事肝病临床及研究30余年,学过西医干着中医临床,也是赵文霞的师父。他寄语现在的弟子们,一定要站在巨人肩膀上,拥抱AI智能,敢于创新,推动传统中医药和现代科学相结合、相促进。不仅做好中西医结合,更要让中医临床经验与数字化、智能化完美结合,以及其他学科交融、交汇并进。

目前,已有医院使用机器人来辨识病人的中医体质。人工智能中医开方系统、针灸机器人、推拿机器人等科技感十足的技术和设备,越来越多地现身医院科室、科研院所和企业,一场数智中医浪潮正呼啸而来。

中医大师从何而来丨焦点网谈

观众在2024中国医学装备展览会上参观手术机器人

敢让“后浪”居上。古语常说:“教会徒弟饿死师父”,这句行话就像师徒间的一记咒语。不可否认,有一些拜师流于形式,醉翁之意在于大师之名,“沽名钓誉”最终出现重术轻德、重学轻悟、重病轻人、重方轻法的“怪现象”。不过,青蓝相济,桃李共荣才是师徒传承的真谛。

作为生命科学领域的业界翘楚,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曾在讲座时分享他一个学生的故事。学生柴继杰比他还大一岁,虽然没有985、211的名校光环,但他能吃苦肯静下心做研究,后来毕业后,柴继杰多次说自己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施一公听后那叫一个心花怒放:“这才是我的学生,导师有多强,学生就有多强,就这么简单。”“弟子不必不如师”,王灵台也经常告诫弟子们,无论是临床经验还是群众口碑,无论是技艺还是医德,一定要比师父优秀,真正的中医大师也希望徒弟们“更有出息”。

视频加载中...

讲好中医药故事。河南南阳温凉河畔,石阶层层,金色的琉璃瓦映衬下的“医圣祠”三个遒劲大字,纪念着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这里铭刻着人类与自然疾病作斗争的拼搏精神,见证着大陆传统文化瑰宝之一的中医药的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

从传说的神农尝百草到东汉的华佗最早发明用麻醉法施行外科手术,从中医针灸疗法到东汉时期张仲景创立中医辨证施治的理论体系,从宋代开始就在民间流传的用人痘接种预防天花的方法到明代李时珍的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问世……中医药是一座桥梁、一根纽带、一剂良方,应该成为推动中外相互了解、促进文化交流的有效途径。

视频加载中...

然而,中医药文化走向世界还面临着文化认同、制度与经济等壁垒。如何推动中医药“走出去”,不仅要从文化入手,进一步进行中华文明探源,更需要练好“内功”,讲好中医药文化故事。传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共同擦亮中医文化瑰宝,为全球贡献“中国处方”,中医青年才俊们,加油吧!

指导专家:

  • 上海中医药大学曙光医院原院长、上海市名中医 王灵台
  • 河南中医药大学校长 王耀献
  • 全国名中医、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病诊疗中心学术带头人 赵文霞
  • 河南中原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 喻新安

总策划:翁铁军

监审:李涛

统筹:朱琨 赵强

主编:齐亚琼

审核:王振伟 冯祖选

执笔:齐亚琼 谢朝红 宗雷

编辑:杨琨

近期热文推荐

中医大师从何而来丨焦点网谈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