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在中醫眼裡,「五谷」是最養人的食物

作者:生命時報
在中醫眼裡,「五谷」是最養人的食物

自古以來,「五谷」就是人們餐桌上的重要成員。

大陸古代有“五谷為養”的說法,《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也強調堅持“谷類為主”的膳食模式。

在中醫眼裡,「五谷」是最養人的食物

吃夠五谷對身體來說有多重要?《生命時報》邀請專家解讀五谷的“脾氣”,并教你科學食用。

中醫:五谷是最重要的食物

早在2000多年前,《黃帝内經》就提出“五谷為養、五畜為益、五果為助、五菜為充”的膳食配制原則。

排在首位的五谷,如今泛指谷物,即碳水化合物。

古人說的五谷是哪五谷

東南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學系主任、教授王少康介紹,按照考古證據和古書記載,五谷有兩個版本:

一個是“麻(亞麻籽)、菽(shū,豆類)、麥(小麥)、稷(jì,小米)、黍(shǔ,大黃米)”。

另一個是“稻(水稻)、菽、麥、稷、黍”。

無論哪個版本,五谷都不僅包括谷類,還包含大豆,甚至種子。

在中醫眼裡,「五谷」是最養人的食物

然而,如今,不少人為了減肥,拒絕攝入碳水化合物,隻吃肉和蔬果,這種做法大大背離了養生之道。

廣東省佛山複星禅誠醫院中醫内科主任中醫師黎家樓表示,中醫認為,食物和藥物一樣,分寒、熱、溫、涼四種屬性,酸、甘、苦、辛、鹹五味,歸屬不同髒腑經絡,隻是相對于藥物而言,食物的性味較為平和罷了。

是以,食物是養生的重點,而在古人看來,五谷則是重中之重,不但必須吃,還應根據自身體質有側重地吃。

五谷自帶4個營養優勢

王少康表示,當代五谷泛指各種糧食作物,營養價值主要展現在以下幾點。

身體最重要的能量來源

五谷碳水化合物含量豐富,是人體最經濟、最重要的能量來源。

富含膳食纖維

餐後血糖反應較低,飽腹感強,有助控制體重,預防便秘。

富含維生素、礦物質

五谷能提供較多的維生素和礦物質比如維生素B1、維生素B2、鉀、鎂等。

其中維生素B1和維生素B2對維持神經系統的高效工作和充沛體能非常重要,鉀對于控制血壓有一定幫助。

在中醫眼裡,「五谷」是最養人的食物

滿足食物多樣化

顔色多樣,種類豐富,并且不同顔色所含的活性物質有所不同,比如表皮紅色、紫色、黑色的谷物是花青素的好來源,而黃色的含類胡蘿蔔素,大麥和燕麥中有豐富的β葡聚糖。

◉如何做到谷物為主?

最新版膳食指南建議“餐餐有谷類”,每天攝入谷類食物200~300克,其中包含全谷物和雜豆類50~150克;薯類50~100克。

五谷怎麼吃更養人

值得注意的是,古人說的五谷全都是“粗糧”,也就是現在常說的全谷雜糧,即去了殼但是沒有精制過的整粒種子;

而我們常吃的白米飯、白饅頭、面條等都是用精制谷物做成的。

在中醫眼裡,「五谷」是最養人的食物

精制谷物也稱“細糧”,其經過精制處理,去除了稻米和麥粒外層谷皮、糊粉層等,隻留下顔色白、質地均勻的部分,也就是精白大米和精白面粉。

在加工過程中,大部分膳食纖維、B族維生素等營養素被去除,對健康的好處大打折扣。

盡量選擇真正的“全谷”,即保留了糊粉層、谷胚等部分的“粗糧”,其口感較粗糙,比如燕麥粒、黑米、糙米等。

真正的全谷物食物,谷香濃郁,越嚼越香;消費者應看清成分表首位是否有“全麥”、“全谷物”字樣。

每種谷物都有自己的“脾氣”

  • 小米

黎家樓介紹,小米色黃,在五行中應土,在五髒中應脾,有健脾和胃、補益虛損、甯心安神的作用。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提到,小米能“治反胃熱痢,煮粥食,益丹田,補虛損,開腸胃”。

根據體質和症狀不同,小米常搭配桂圓肉、百合治療失眠;加入枸杞、紅棗可柔肝養血;自汗、容易感冒者,可搭配黃芪熬粥;孩子脾虛腹瀉,可加入山藥、芡實一起煮粥。

  • 稻米

稻米包括粳米、糯米等,味甘平、色白,在五行中應金,在五髒中應肺。

中醫認為,稻米有清肺養陰的作用。偶爾以綿軟柔滑、水谷交融的稻米粥作為主食,不但容易消化吸收,還能滋陰潤肺、健脾補虛。

在中醫眼裡,「五谷」是最養人的食物

粳米搭配中藥材做成藥膳粥,常用于養生保健,如山藥薏米粥治療脾虛腹瀉,銀耳百合粥治療失眠,赤小豆木棉花粥用于祛濕等。

  • 小麥

小麥性涼、味甘、色微黃,在五行中應木,在季節中應春,在五髒裡應肝,被稱為“肝之谷”,有疏肝郁、除煩熱的作用。

東漢“醫聖”張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創下了一張治療肝郁髒躁的千古名方——甘麥大棗湯。

此外,浮小麥是一種特殊小麥,雖食用價值不高,卻是一味有名的收斂性中藥,可固表止汗、清熱除煩。

  • 豆子

豆子的種類有很多,如大豆、黑豆、綠豆、赤小豆、扁豆等。

黑豆被稱為“腎之谷”,在五髒裡應腎,有益腎養血的功效;

黃豆色黃入脾,有健脾利濕、清熱解毒、補中益氣的作用;

紅豆色紅入心,能活血補血、利水消腫;

綠豆色青入肝,可清肝瀉火、解暑除煩;

扁豆色黃白入脾,健脾祛濕,有不錯的理氣效果。

  • 高粱

高粱米色紅,味甘澀、性溫,在五行中應火,在五髒裡應心,有助除煩消暑;且膳食纖維豐富,适當吃有助通便瀉熱,但過量可能難以消化。

可以把高粱米與大米、小米搭配熬粥食用,有補脾益胃、養陰潤燥的作用。▲

本期編輯:徐夢蓮

版權聲明:本文為《生命時報》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