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唐朝的科舉制充滿着潛規則?要不是宋太宗擴招,科舉根本辦不下去

作者:江湖小曉生

改變中國曆史走向乃至世界曆史走向的一件大事,自然是科舉制度。按照目前的研究,科舉制最早出現在南北朝時期的北齊,也就是山東那塊地盤。

北周滅了北齊以後,科舉制在北方盛行,隋文帝取代北周,建立隋朝後,南下兼并南陳,完成了天下大一統後,科舉制度終于在全國得以推行。

即便如此,隋朝的科舉制,其實也不怎麼靠譜。畢竟剛開始實行,很多方面不夠完善,這就給了不少貴族子弟鑽空子的機會。

那麼問題來了,唐朝的科舉制總該能發揚光大了吧?其實如果我們仔細研究就會發現,唐朝的科舉制裡,也是潛規則滿滿,缺乏最基本的公平。

唐朝的科舉制充滿着潛規則?要不是宋太宗擴招,科舉根本辦不下去

唐朝科舉為關系戶大開友善之門

漢朝以前,采取的是世卿世祿制,也就是貴族子弟壟斷官場,商鞅變法後,又有了軍功制度,可以通過軍功成為新貴族,進而在朝中做官。商鞅功勞再大,如果不立下軍功,就沒法獲得封地成為貴族,是以他也得親自帶兵出征。

漢朝的時候,選拔官吏實行察舉制。地方官員,推薦本州縣内比較出色的人才,要具備廉潔、孝順等基本德行的人才,經過上層的稽核以後,就能夠直接做官。這種做法彈性太大,而且貴族之間可以互相推薦各自的子弟,是以存在很大漏洞,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門閥世家。比如說大家熟悉的四世三公的袁紹家,就是這麼産生的。

三國兩晉南北朝,基本實行的都是曹丕時期陳群搞出來的九品中正制。該制度對推舉人才的确做出了一系列細化的規定。但依舊隻是察舉制的翻版,達官顯貴掌握着選拔官吏的主動權,是以這一時期形成了十分嚴重的門閥制度。東晉時期琅琊王氏、陳郡謝氏等大貴族的子弟,一出生就自動獲得了做官的資格。

從理論上來說,通過科舉考試,成為進士,進入朝中做官,這是讀書人最理想的晉升通道,至少比過去那些制度強得多,具備了相對的公平性。所謂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大抵就是這個意思。

不過現實情況是,唐朝289年曆史中,一共隻錄取了約7000名進士。這是什麼概念呢?按照唐朝每年一次科考來算,平均每年隻有24人可以入圍。

放眼全國,得有多少讀書人,卻隻錄取24人,這機率和中五百萬估計也差不了多少了。至少比現在考清華北大要難得多。

唐朝的科舉制充滿着潛規則?要不是宋太宗擴招,科舉根本辦不下去

就算是這樣,唐朝的科考當中,也充滿了各種内幕。就明面上的作弊行為,便有“通榜”和“行卷”這兩種。

所謂通榜,指的是唐朝的時候科考試卷上還沒有糊名,主考官是可以看到考生名字的。是以考生事前可以通過一些手段,博取主考官的好感,比如說在社會上名氣大,提前把精心準備的文章送交主考官看,得到主考官的賞識。當然了,還有一招就是送點好處給主考官。

主考官對你有了很不錯的印象以後,在考卷中看到了你的名字,自然就會把你列入錄取名單之中。

所謂行卷,就是進入通榜的一個手段,也就是寫點像樣的文章、詩詞給一些有地位的人。得到這些人賞識後,他們便會将你的名字推薦給主考官,進而讓你順利入選。

大家很熟悉的大才子王維,雖然才華蓋世。但是幾次科考都不如意,後來有人點撥他,那是因為他沒找關系。為此王維就找到了唐玄宗的妹妹玉真公主,得到了玉真公主的賞識後,第二年王維就成了狀元。

是以說,每年隻錄取20多個人,有時候更少。找關系入選的恐怕就不在少數了,真正有真才實學,又懂得走這條路的人,又能有多少呢?是以說,唐朝289年的科舉搞下來,其實并沒有真正将科舉的作用發揮出來,反倒是讓不少人鑽了空子。

唐朝的科舉制充滿着潛規則?要不是宋太宗擴招,科舉根本辦不下去

宋太宗科舉擴招

五代十國的時候,基本和唐朝的情況差不多。包括宋太祖趙匡胤剛立國時,科舉制度也沒什麼太大的變化。

到了宋太宗趙光義時期,科舉制度迎來了一個很大的變化,因為宋太宗決定要擴招了!原因有很多,不過究其根本,還是因為宋太宗搶了侄子的皇位,又不想在曆史上留下惡名,是以打算讨好一下讀書人。

擴招以後,天下考上進士的讀書人,都可以稱得上是天子門生,自然就不會說皇帝的壞話了。為此,宋太宗太平興國第二年,首次開科取士,便一下子錄取了進士、諸科500多人。

過去唐朝每年隻錄取20多人,這一下就增加了數十倍之多。讀書人們可樂壞了,稍微努點力,就能成為國家官員。

為此,從這一年開始,大量讀書人便湧現了出來。他們開始積極備戰科考。

宋太宗在位22年,錄取的進士、諸科總數,超過了唐朝289年的總和。宋太宗開了這個口子,後世子孫自然要招辦,甚至更誇張,否則就會得罪大量讀書人。是以宋朝曆年科考都會錄取大量進士,有時候甚至會翻倍。

任何行業,一旦參與者多了起來,就得制定相應的行業規則,否則大家各玩各的潛規則,豈不是要把這個行業給毀了?

為了增加科考的公信力,一系列嚴格的科考制度便被制定了出來。試卷糊名,雖然是武則天時期發明的,不過唐朝壓根不重視,真正正式廣泛推廣使用,還是在北宋時期。此外謄錄制度,也是在北宋時期正式施行的,也就是将考生的試卷統一抄寫,讓閱卷官看不出考生的筆迹。

蘇轼考進士的故事大家一定聽過,正是因為有糊名制和謄錄制在,是以歐陽修才誤以為蘇轼的試卷是他的學生曾鞏所寫,這才沒給他第一名。由此可見,宋仁宗時期的科舉制度已經比較完善了。

唐朝的科舉制充滿着潛規則?要不是宋太宗擴招,科舉根本辦不下去

宋朝的教育正式普及化

現代大家很喜歡讨論一個話題,那就是教育資源。沒錯,教育的确是一種資源。在現代,學區房之是以如此火熱,就是因為好的教育資源十分有限,價高者得似乎成了一種相對公平的手段。

實際上在任何時期,教育都是一種資源,好的教育,更是稀缺資源。在古代也是這麼回事,而且更加嚴重。

魏晉南北朝時期,五姓七望這類貴族,之是以成材率那麼高,主要是因為他們壟斷了非常優質的教育資源。

他們家教育出來的孩子,個頂個都是人才。即便不學無術,也比外面沒有受到過系統教育的人有才能。是以說,世家大族的子弟出來做官也就不奇怪了,唐朝的時候,四分之一的宰相,都來自五姓七望的家族,可見這些家族的成材率有多高了。

在宋朝以前,由于良好的教育是稀缺資源,有教無類基本是一種奢望,是以寒門子弟包括貧困子弟,成才的希望基本為零。

不過,這事兒從北宋開始,就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因為科考擴招,是以讀書人越來越多。考不上進士的讀書人,也得謀生,最好的辦法就是教書。

除此以外,以範仲淹、王安石等人為首的一幫大臣,在地方上任職時,也非常喜歡辦學校。尤其是範仲淹,文正公在教育界絕對是一棵參天大樹。如果說孔子是有教無類的理論提出者,那麼範仲淹便是相隔千年後,有教無類這一理論的完美實踐者。他走到哪裡,書院就辦到哪裡,讓很多基礎教育為零的地區,都有了自己培養本地人才的學校。

著名的石鼓書院、白鹿洞書院、應天書院、嶽麓書院等,全都是北宋時期建立起來的。其中範仲淹建立的應天書院位列第一。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科舉擴招,讓普通人看到了通過讀書晉升的希望。是以讀書成了天下多數人選擇的道路,這麼一來,宋朝的基礎教育自然能夠得到普及。

唐朝的科舉制充滿着潛規則?要不是宋太宗擴招,科舉根本辦不下去

由此可見,卷或許才是進步的動力

卷,是現代人非常反感的一件事,因為累啊。沒事兒誰願意卷來卷去的呢?有些卷不動的人,直接就躺下了,愛咋咋地,反正就是不卷了。

從我們個人的角度來看,卷的确是一件極為痛苦的事情。但從天下局勢來看,其實卷才是促使進步的主動力。

因為大家卷起來以後,就有了一定的競争,有了競争以後,每個人都希望更上一層樓,自然會更加努力。這麼一來,社會整體便會向上發展。

雖然現實比較殘忍,但事實的确如此。即便你個人不想卷,但社會發展也會推着你往前卷,你不卷,就會被社會淘汰。魏晉南北朝的貴族們,之是以要壟斷教育,就是不希望自己的子孫陷入内卷的大環境中。

北宋科舉擴招以後,讀書人越來越多,那麼科考難度自然也就逐漸增加。過去可以渾水摸魚,但大浪淘沙之下,有真才實學的人,自然會脫穎而出。要想脫穎而出,就得倍加努力地學習,這是社會發展趨勢,完全擋不住。

舉個簡單的例子,100多年前,你要是學會了微積分,那你在中國就能擔任教授。但是現如今,學習微積分隻是一個普通學生的基本課程任務,學不會反而會挂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