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快來看,北宋科學家看不上唐朝文人!

作者:大力侃曆史

現在網絡高度發達,我們普通人每天都能看到很多超出自己認知範圍的事情。尤其是貧富差異,吃瓜群衆分分鐘被雷得外焦裡嫩。

比如說前一陣有個新聞,說某個國小舉辦廚藝大賽,一個小男孩準備的食材竟然是帝王蟹。網友直接震驚了,小孩會做什麼菜?常用食材不都是洋芋黃瓜蕃茄麼,做個番茄炒蛋蘿蔔湯啥的就行了,其他同學做的也都是這類,他怎麼能用上千元的帝王蟹?這不是炫富麼?

快來看,北宋科學家看不上唐朝文人!

但是小男孩的家長回應說,在他們家,帝王蟹就是普通食材。這不是炫富,這是日常。估計在他們眼中,帝王蟹的經濟價值,和咱們眼裡的洋芋黃瓜差不多。

這件事能用什麼詞來形容一下呢?

“你的日常,是别人的夢寐以求。”還是“你的起點,是我永遠也到不了的終點”。或者簡單一點,吓死寶寶了,驚呆了老鐵,瞳孔地震等等。

快來看,北宋科學家看不上唐朝文人!

這些詞都能表達心情,但是總感覺,差了點意思。這方面就要看古人了。北宋著名科學家沈括在《夢溪筆談》中寫過一句話,“貧眼所驚耳”。

貧眼所驚,貧窮的貧,驚訝的驚,是不是能高度概括咱們普通人看到豪門日常生活的心情。什麼都沒見過,看什麼都震驚,可不就是“貧眼所驚”。

快來看,北宋科學家看不上唐朝文人!

而沈括之是以寫這句話,也是有原因的。

說唐朝文人喜歡在詩句中炫富,比較著名的如李白,“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将出換美酒。”、“徒賜五百金,棄之若浮煙”,“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還有,李白爬山,說“手持綠玉杖,朝别黃鶴樓”。

描寫工作環境,他說“龍駒雕镫白玉鞍,象床绮食黃金盤。”

說自己助人為樂,“不逾一年,散金三十餘萬,有落魄公子,悉皆濟之”。

一點虛頭巴腦的東西都沒有,上來就是赤裸裸的金錢。但是,誰不喜歡晃眼的真金白銀呢?

快來看,北宋科學家看不上唐朝文人!

可是,如果炫富的時候不這麼直接,側面烘托一下,另有一番滋味,比如說白居易,他有一首詩叫《宴散》,是這麼寫的:

小宴追涼散,平橋步月回。笙歌歸院落,燈火下樓台。

殘暑蟬催盡,新秋雁戴來。将何還睡興,臨卧舉殘杯。

就是說他舉辦過一場宴會,夜晚來臨天氣涼爽時,宴會結束了。他送完客人後,一個人在小橋上,踏着月光回房。一路上看到歌舞燈光已經停止了,眼看着暑盡秋來,氣溫越來越舒服。他也不想睡覺了,回去把剩下的酒都喝完吧。

快來看,北宋科學家看不上唐朝文人!

這首詩炫富的點在哪裡呢?

平橋、笙歌、院落、燈火、樓台。

全詩沒提一個錢字,但是亭台樓閣、小橋流水、樂隊、燈光,每一處都滲透着真金白銀的奢靡味道。還有,詩句開頭兩個字,“小宴”。我們就是閑着無事臨時湊個局,随随便便普普通通,日常生活而已,不足挂齒。

果然,低調就是最高調的炫耀。

快來看,北宋科學家看不上唐朝文人!

唐朝之前是魏晉南北朝,長達三百多年的大動亂,除了頂級權貴,老百姓的物質生活水準估計都很低。而唐朝,接連幾個明君,幾個盛世,國家安定百姓富足,生活條件好了,心情自然也就好了。

文人有個通病,就是無論心情好壞,隻要有情緒波動就想寫點東西。心情不好寫點低沉的,心情好了寫點開心的,詩歌記錄幸福生活。是以,唐詩中出現了大量炫富場景,從耀眼的黃金白銀,到家庭硬裝軟裝,再到個人生活用品,全都有。

快來看,北宋科學家看不上唐朝文人!

但是,他們絕對想不到,在他們眼中,或者說他們那個時代中絕對能拿得出手的東西,擺出來絕對能閃瞎衆人眼球的東西,被他們樂呵呵記錄到詩文中的東西,竟然會被接下來的宋朝人嘲笑。

這就是前面咱們說的,“貧眼所驚耳”的來源。

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說,唐朝人喜歡寫富貴詩,大多數是炫耀他們的器物或者衣服有多好,其實,這就是貧眼所驚,窮人看到什麼都新奇。

快來看,北宋科學家看不上唐朝文人!

比如說,貫休在《富貴詩》裡說,“刻成筝柱雁相挨。”就是說風筝做的很講究,連筝柱上都刻滿了裝飾用的雁紋。這個咱們現在看來也挺講究的,但是沈括說,這有什麼可炫耀的,鄉間賣場的藝人用的風筝都是這樣的。

還有,韋楚老在《蚊詩》裡說:“十幅紅绡圍夜玉。”

绡就是絲織成的薄紗,應該比現在的蚊帳進階吧。

快來看,北宋科學家看不上唐朝文人!

這句話意思是說,他用十幅紅绡做成了蚊帳,夏天睡在裡面就不怕蚊子咬了。但是沈括說十幅紅绡能做出來多少東西,連四五尺都沒有,成年人腿都伸不直,也不知道在炫耀什麼?

沈括最後一句是,此所謂“不曾近富兒家”,隻有從來沒有接觸過富人才會這樣暴發戶似的炫耀。

是以,以後網上沖浪再看到認知之外的東西,咱們可以自我調侃一下,貧眼所驚,不曾近富兒家,比“吓死寶寶了”更貼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