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回看1929年的德國人,再看今日美國,我懂了為何希特勒能上台

作者:上進的溪水4

回看1929年的德國人,再看今日美國,我懂了為何希特勒能上台。德國人曾在曆史關鍵時刻做出錯誤抉擇,導緻二戰的爆發和無數生命的犧牲。如今,當我們回顧過去,似乎可以看到一些令人不安的迹象——美國是否也正走在通向災難的道路上?一個民族的命運往往取決于人民對領袖的選擇。當經濟和社會動蕩時,人們容易被歪曲的諾言和激進的主張所吸引。那麼,在這個時代,我們能否從曆史中汲取教訓,避免重蹈覆轍呢?

回看1929年的德國人,再看今日美國,我懂了為何希特勒能上台

一. 德國人的命運軌迹

回看1929年的德國人,再看今日美國,我懂了為何希特勒能上台

德國作為歐洲大陸的傳統強國,其民族命運的起伏跌宕實為世界曆史增添了不少輝煌與陰影。自19世紀中葉,由普魯士孕育而出的德意志統一程序,将這個曾一度四分五裂的民族團結于一個國家的旗幟之下。随着俾斯麥鐵血宰相的智謀,德國在歐洲大陸上占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

回看1929年的德國人,再看今日美國,我懂了為何希特勒能上台

然而,就在德國力量日漸壯大之時,一戰的硝煙亦于歐洲大地徐徐升起。年輕的德意志帝國在這場浩劫中陷入被動掙紮,最終于1918年向同盟國投降。戰敗國的命運注定不會好過,凡爾賽和約更是給予了德國沉重的打擊。巨額賠款、領土割讓、軍力受限等一系列苛刻條款,無疑在德意志人内心深處埋下了民族仇恨的種子。

就在德國處于落魄困頓之際,一個出身平民的奧地利男子阿道夫·希特勒開始了他的政治征程。這位曾在貧民窟長大、飽受人生挫折的青年,很快便展現出了過人的口才和上司力。他對德國人的失意和屈辱有着與生俱來的領悟,而他對"雅利安主義"的狂熱追崇,更是滲透進了他日後建立的納粹運動之中。

回看1929年的德國人,再看今日美國,我懂了為何希特勒能上台

二. 阿道夫·希特勒的崛起

自1919年加入小型極端主義政黨勞工黨後,希特勒的政治生涯就拉開了序幕。他先是以優秀的演講天賦和煽動性言論吸引了大量信徒,接着又憑借出色的組織能力和上司力将這個默默無聞的小黨改組成為日後聲名狼藉的"國家社會主義德國勞工黨",簡稱"納粹黨"。

回看1929年的德國人,再看今日美國,我懂了為何希特勒能上台

在經曆1923年的"啤酒館政變"失利和獄中反思後,希特勒認識到暴力推翻現有政權的做法是行不通的。他轉而決定循合法途徑奪取權力,并着手對納粹黨進行全面改革,為未來執政做好準備。

首先,希特勒鞏固了黨内權威,将黨内權力高度集中。他任命忠誠親信擔任黨的要職,對異己分子則狠加打壓;同時建立起親衛隊這支忠于他個人的武裝力量。其次,希特勒還大力推廣納粹意識形态,将其注入德國群眾心中。他制定了"第三帝國"和"大德意志民族主義"的宏偉目标,主張用武力實作"生存空間"擴張。反猶太主義則成為這一極端意識形态的重要組成部分。

回看1929年的德國人,再看今日美國,我懂了為何希特勒能上台

為了更好地宣揚納粹主義,希特勒和他的手下們積極運用當時新興的大衆傳播媒體,如廣播電台、電影等。與此同時,希特勒親自帶頭大肆舉辦集會遊行,他那出色的演講才能使他在這些集會上聲望大增。為了擴大影響力,納粹黨還專門成立了"宣傳股"這一機構,負責制作各種宣傳品。

此外,希特勒還着力将其個人形象進行包裝,塑造出一種"德意志救世主"的英雄形象。他将自己的人生經曆美化成一段充滿艱辛和磨難的傳奇,并自诩為唯一能拯救德國的領袖人物。

回看1929年的德國人,再看今日美國,我懂了為何希特勒能上台

三. 施特雷澤曼:被誤解的外交家

在希特勒崛起的同一時期,德國另一位政治家古斯塔夫·施特雷澤曼正在為國家的複興和振興而不遺餘力。作為外交部長和總理,他采取了一系列睿智而周到的外交政策,為德國赢得了寶貴的喘息機會。

回看1929年的德國人,再看今日美國,我懂了為何希特勒能上台

1923年,法國和比利時軍隊為逼迫德國支付賠款,突然占領了德國最重要的工業區魯爾。這一事件導緻德國政府陷入巨大危機,總理威廉·潘采取"被動抵抗"政策,導緻通脹飙升、經濟崩潰。危機時刻,施特雷澤曼被任命為新總理和外長,他立即着手解決這一棘手問題。

施特雷澤曼懂得德國目前的窘境,孤立無援是根本無法從法國手中奪回魯爾的。于是他運用自己精湛的外交手腕,先是緩和了與蘇聯的關系,赢得了這個大國的支援。接着又改善了與英美的關系,并成功說服了兩國政府施壓法國,迫使其撤軍魯爾。就這樣,德國在施特雷澤曼總理的英明上司下,擺脫了這一危機。

回看1929年的德國人,再看今日美國,我懂了為何希特勒能上台

然而,德國人并未感謝施特雷澤曼的貢獻,相反他被一些民族主義分子謾罵為"賣國賊"。的确,為了重建德國國力,施特雷澤曼作出了一些讓步,但這是權宜之計,目的是為了給德國赢得喘息發展的時間。事實上,在其任内,德國不但恢複了經濟實力,而且外交地位也空前提高,成為國際聯盟常任理事國。

1926年,施特雷澤曼成功簽訂了洛迦諾條約,結束了自第一次世界大戰以來國家的"賠款地獄"。條約内容對德國極為有利,大幅減輕了賠款數額,給予了德國更長的年限,并允許其在未來幾年内停止繳納賠款。

回看1929年的德國人,再看今日美國,我懂了為何希特勒能上台

四. 今日美國的困境

環視當下的美國,人們或許會感受到一股熟悉的不安。自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美國經濟一直在艱難恢複中。雖然政府推出了數萬億美元的量化寬松政策,但國内就業、實際工資水準等主要民生名額的改善程序十分緩慢。

回看1929年的德國人,再看今日美國,我懂了為何希特勒能上台

在經濟低迷的大背景下,社會沖突也在不斷加劇。種族歧視、貧富懸殊、移民問題等一系列舊頑疾在近年來接連爆發,給美國社會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分裂。各種示威遊行活動此起彼伏,暴力沖突時有發生,部分極端分子更是公開挑釁現有體制和權威。

與此同時,美國在全球範圍内的影響力也在逐漸式微。長期的對外軍事幹涉和單邊主義政策使其同盟關系岌岌可危,而新興大國如中國、俄羅斯等的迅速崛起又成為了新的挑戰。在目前contest for supremacy的大背景下,美國似乎已步入了被動防守的境地。

回看1929年的德國人,再看今日美國,我懂了為何希特勒能上台

面對内外交困的嚴峻形勢,美國政界出現了越來越多極端分子,他們的主張誇大簡單,缺乏現實基礎。其中,一部分人鼓吹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情緒,号召"讓美國再次偉大",尋求通過封閉、對抗的方式來重塑美國實力;另一部分人則将矛頭直指國内一些特定人口群體,将他們當作經濟社會問題的替罪羊。

這種情況下,倘若掌權者聽信了這些極端主張,不難預見美國将步入激進的内外政策老路,遭受更大的内耗和外交困境。從這個角度看,今日美國正面臨着與百年前的德國相似的命運選擇。

回看1929年的德國人,再看今日美國,我懂了為何希特勒能上台

五. 吸取曆史教訓,避免重蹈覆轍

回顧上個世紀30年代德國的悲劇,人們不難發現,民族的命運往往取決于人民對領袖的選擇。當時德國經濟衰退、社會沖突加劇,失意群眾開始被極端主義分子的虛假諾言所蠱惑,最終将國家推向了戰争的深淵。而今天的美國,似乎也正面臨着一些相似的問題。

回看1929年的德國人,再看今日美國,我懂了為何希特勒能上台

從經濟層面看,持續的低增長率和就業滞後使得很多普通家庭生活水準難以改善,造成了階層固化和貧富分化加劇的現象。一些地區甚至淪為"蕞爾小鎮",人口流失、毒品泛濫、教育資源匮乏。與此同時,尋租行為盛行、科技壟斷導緻的收入配置設定不公更是加劇了底層群眾的不滿情緒。

社會分裂也是個令人憂心的問題。近年随着種族主義、民粹主義等極端思潮在西方國家擡頭,美國也不能幸免。種族歧視事件此起彼伏,不同族裔群體之間的隔閡加深,亞裔移民群體更是遭到了種種責難和排斥。各派力量之間的對立也在持續更新,雙方謾罵、暴力沖突時有發生。

在對外關系上,長期軍事幹預和單邊外交政策使得美國外交聲譽受損,傳統盟友也對其信任度大幅降低。與此同時,中俄等新興大國正在努力擴大自身影響力,對美國主導的現有國際秩序構成了挑戰。美國不得不在有限資源下左右開弓,背上沉重的戰略包袱。

這一内憂外患的局面,與上世紀30年代的德國有某些相似之處。目前,美國政壇上也開始出現了不少民族主義、反移民等極端主張,這些觀點雖然誇大簡單,卻對于底層流離失所的群衆有一定吸引力。一旦這些極端主義分子攫取了實權,很可能将美國引向一條更加激進的道路。屆時,美國将不得不同時面臨外部挑戰與内部撕裂的雙重困境,陷入自我困局。

是以,吸取百年前德國的教訓,摒棄極端主義誘惑,保持理性務實,對于今日的美國來說是刻不容緩的。唯有如此,才能避免悲劇重演,讓這個曾經偉大的國家重新找到自己的航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