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俄國曆史:8張地圖,帶你了解1917年—1970年社會與工業的發展史

作者:蘭子記
俄國曆史:8張地圖,帶你了解1917年—1970年社會與工業的發展史

文 | 蘭子記

編 | 蘭子記

話說,“革命”一詞,似乎已然消失在今日的世界風雲之變局。

但在百年之前的俄國大地上,那裡正燃燒着國與國、家與家、人與人之間錯綜複雜的鬥争火焰……

俄國曆史:8張地圖,帶你了解1917年—1970年社會與工業的發展史

1917-1920年馬赫諾和無政府主義者

1907年,烏克蘭自然主義革命家——涅斯托爾·馬赫諾因為實施恐怖行為而锒铛入獄。

然而,四年後,他成功越獄,創立了農民起義軍及管控一片區域的權力。

出獄後的喜悅并未持續太久,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俄羅斯卷入其中。馬赫諾意識到這場戰争的可怕性,于是開啟了他傳奇且充滿波折的革命曆程。

1918年,他上司遊擊隊,襲擊敵後,取得許多勝利,包括在季比利夫擊敗奧地利軍隊和在埃卡迪列納擊敗烏克蘭民族主義者的戰鬥。

面對敵人力不能及,他尋求布爾什維克力量的支援。之後,他協助布爾什維克人員在佩列戈諾夫卡戰勝白衛軍。又在克裡米亞戰場上擊潰弗蘭格爾軍。

1920年,蘇聯共産黨秘密警察加強針對他和他的追随者的鎮壓行動。

迫于壓力,他不得不逃離蘇聯流亡法國。盡管他在法國生活了很長時間,但最終在1935年因病離世。這位偉大人物的革命生涯無疑為近代烏克蘭史留下了不朽的光輝篇章。

俄國曆史:8張地圖,帶你了解1917年—1970年社會與工業的發展史

截至1937年蘇聯亞洲部分的烏克蘭人社群

據史料記載資料顯示:

1960年,約有超過6千萬的烏克蘭群眾生活在世界各地,其中近4分之三的人數定居在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境内。

另有大約5百萬分散居住于其他各大聯邦國家,尤其以占比最高的哈薩克斯坦以及位于阿穆爾河沿岸地區的(被譽為“綠色烏克蘭”)最為著稱。

俄國曆史:8張地圖,帶你了解1917年—1970年社會與工業的發展史

1920年和1921年的喀拉海考察團

在布爾什維克政府主導下,蘇維埃俄國在1920年代進行了一系列探險和拓殖行動。

其中,北極地區的摩爾曼斯克與阿爾漢格爾斯克,成為蘇聯推行現代化建設和經濟發展的重要節點。

其實,早在1918年初,列甯便制定了農業改革計劃,旨在向遠東的西伯利亞擴張。

為了實作這一雄心壯志,1919年,蘇聯從曾占領此地的外國軍隊手中奪回了摩爾曼斯克和阿爾漢格爾斯克。

接下來的兩年,布爾什維克政府相繼派遣了多個科學考察隊前往喀拉海的冰封角落。這些隊伍不僅攜帶了大量的生産工具,還開設了一些小型的商業站點以支援西伯利亞農場的運轉。

1921年的夏季,蘇聯對北極區域的進一步調查拉開序幕。

由蘇聯籍頂尖船長帶領的俄羅斯“列甯号”破冰船出航,它與其他五艘船隻組成龐大的科考艦隊。此次出行的目的顯然不僅僅是考量惡劣環境中的自然生态系統和冰層覆寫情況,更重要的是鋪設完善蘇聯在北極區内的基礎設施和貿易網絡。

這一次的考察,也為蘇聯未來深入北極奠定了堅實的科研基礎。

在蘇聯政府苦心經營之下,摩爾曼斯克和阿爾漢格爾斯克終于煥發光彩。而對北極地區的深度開發與深入探索也證明了蘇聯政治上司人的勃勃雄心以及對國家長遠利益的堅定追求。

俄國曆史:8張地圖,帶你了解1917年—1970年社會與工業的發展史

1920-1922年獨立的遠東共和國

1918年至1920年間,來自世界各地的武裝力量與俄國革命中的布爾什維克勢力在遠東展開角逐,最終建立了隻存在于紙面之上的“遠東共和國”。

在遠東豐富的礦産資源和大宗毛皮與魚類貿易收益的誘惑下,各方勢力紛紛加入混戰,而交鋒的焦點,正是列甯格勒以東的巴拉爾湖至海參崴這片廣袤的疆土。

1917年俄國革命之後,愛沙尼亞等國的軍隊,連同約7.2萬名日裔官兵,7千美、英、法及意大利士兵都參與到了這場巨大沖突中來。

他們在俄境遠東建立起一系列反布爾什維克政權,其中最為突出者為高爾察克上将上司的一支俄國戰鬥力量。

然而,這場沖突并未就此停歇。

1920年,赤塔地區又組織成立了所謂“遠東共和國”,它僅僅是形式上的獨立國家,實際上處于布爾什維克的嚴格掌控之下。

随後的1922年,随着西方軍隊的逐漸退出,遠東共和國将其實際掌控區域延展至海參崴。

此後,該國被正式納入蘇聯版圖,成為蘇聯領土的一部分。直到今日,這片土地依然保有人口稠密的城市與豐富的礦産資源及其重要的外貿經濟來源。

俄國曆史:8張地圖,帶你了解1917年—1970年社會與工業的發展史

1917年-1927年世界革命的失敗

布爾什維克曾期望其輝煌成果能激發歐洲共産主義者迅速掌權,但在世界大戰的雙重艱難背景下,這一設想并未實作。

盡管第三國際努力推進宣傳與策劃工作,但在一戰及二戰期間,西歐共産主義組織還是沒能成功執政。

盡管1919年成立的第三國際持續展開了浩大的宣傳活動以及精心策劃的行動,但在1914至1945年間,歐洲大陸上未有任何一枚共産黨旗幟插入國家權力之巅。

革命的希望如同烈日下的泡沫,在現實的暴風雨中破碎無蹤。

西歐共産黨未能成功控制政府機構,僅有寥寥數地掌握部分市政或地方權力。

作者認為,這些有限的成績實則由各種因素所緻,包括國内反動勢力的抵抗、外部帝國主義列強的幹涉等多重壓力。

盡管布爾什維克期望以俄國為契機,引領西歐共産主義者快速奪取政權,顯示蘇聯式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然而曆史并未如其所願。

但無論如何,第三國際在全球範圍内的影響無可忽視,其作為一個重要的國際共産主義組織,見證了波瀾壯闊的共産主義鬥争史。

俄國曆史:8張地圖,帶你了解1917年—1970年社會與工業的發展史

1917年-1936年俄國歐洲部分的勞改營

1917年2月釋放政治犯後,衆多昔日沙皇的罪犯和流亡者重獲自由。然而,這場曾讓許多人心生希望的釋放,卻換來了更加黑暗的壓迫。

所謂的“英雄”,成了背叛者引言中介紹,回歸祖國的熱情并沒有轉化為對布爾什維克的擁護。

相反,他們的批評和指責使這個新生政權感到驚慌失措。于是,布爾什維克立即動用警力,将這些反對派送到了所謂的“集中營”。

環境惡劣,待遇堪憂随着時間推移,這個“集中營”逐漸演變成一個等級森嚴的監獄系統——卡拉礦區,其殘忍程度與沙皇時期的流放地相差無幾。

這個地方建于1930年代初期,至少關押了7.5萬名嫌犯,其中大多數為前代政治領袖以及其他符合政府規定的罪犯。

許多群眾對這段壓抑且痛苦的曆史逐漸淡忘,但我們不能忘記這是一段可以引人深思的曆史。我們應該以史為鑒,關注社會公正和平等問題,避免重蹈覆轍。

俄國曆史:8張地圖,帶你了解1917年—1970年社會與工業的發展史

1918年-1958年烏拉爾山脈以東的勞改營

據史料記載,蘇聯勞改營系統涉及到了廣大社會階層的人們,包括農民、外國公民、蘇維埃同胞,甚至還有一些涉嫌政治動蕩的政府官員。

其中,諸多來自各個領域的人員參與其中,涵蓋了修築鐵路、木材采伐作業,礦業開發到相關輕工業及農業生産等各類行業。

這些勞改犯分布在全國各地,受命從事各種任務。

這個勞改營體系的管理和運作細節尚不清楚。然而,它的存在也側面反映了蘇聯社會的複雜性和多樣性。

據悉,政府曾在莫斯科為尋求避難的外國共産黨員提供了幫助。

同時,也有一些因政策問題而被視為“嫌疑分子”的國家官員,如藝術家、文學家、大學教授,以及具有上司地位的少數民族代表,例如蒙古族、烏茲别克族、格魯吉亞族等。

俄國曆史:8張地圖,帶你了解1917年—1970年社會與工業的發展史

1920-1970年北部的海路

俄羅斯西北部海路是一條連接配接歐亞大陸的重要通道,也是歐俄經濟合作的主要橋梁。然而,這片廣袤的土地在過去的60年間經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作為連接配接歐亞大陸的海上交通要道,俄羅斯北部海路在不斷更新。

早在1917年,這條航線尚未被明确描繪,而如今,在曆經1970年代的努力之後,已是繁忙且極具潛力的海洋貿易線路。

這條海底航線一年中的250多天都會受到嚴寒侵襲,但借助于先進技術裝置如核動力破冰船等,冬季通行問題已經得到解決。

為了更好地進行海岸調研、漁獵監管以及馴鹿養殖,俄羅斯政府于1920年設立了北方海路委員會。經過1932年機構改革後,該委員會改組成了北方海路管理局。

近年來,通過其對醫療技術的深入研究,尤其是打撈和儲存鲑魚,并加強了海陸運輸管控,以進一步開放北部海路的巨大潛力。

此外,在北方海路和西伯利亞河流的兩岸,他們建成了港口設施。由此可見,無論是石油天然氣開采還是魚類捕撈,亦或是馴鹿繁殖和毛皮加工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突破。

作者認為,俄羅斯北部海路的現況就是其豐富的資源有待被更多地開發利用;其周邊産業正在逐漸崛起;其安全穩定的環境,為經濟的快速發展提供了保障;同時,在科學技術的幫助下,其未來的發展充滿無限可能。

在全球一體化的大背景下,俄羅斯北部海路将會繼續有效地推動歐俄交流,促進區域經濟增長,并為世界的和平與繁榮作出更大貢獻。

俄國曆史:8張地圖,帶你了解1917年—1970年社會與工業的發展史

結語

作為一種特殊的藝術形式,地圖以其簡練精準的空間表現手法,勾勒出了俄羅斯那令人驚歎的曆史風貌。

透過這份詳實且精緻的地圖,觀衆能體會到各個文化之間的錯綜複雜關系,以及信仰的和諧統一。此外,他們還将見證這個國家強大的生命力,以及深厚的曆史文化底蘊。

好的地圖不僅僅是外在的形态,而是一部完整的俄羅斯曆史教科書。

地圖中的每條河流、每座山脈都蘊含着獨特的曆史故事。

深入研讀這些資訊後,您将會對俄羅斯的豐富内涵有更深的了解;您會看到俄羅斯不斷發展變化的曆史程序,以及其所流傳下來的所有珍貴傳統。

這種視點的轉變,讓我們看到了俄羅斯曆史更為豐富的一面。

參考資料:

Salisbury, Harrison E., The Siege of Leningrad (London,1969)

Schuyler, Eugene, Peter the Great: Emperor o f Russia, 2 vols(London,1844)

Schwarz, Solomon M., The Russian Revolution of 1905(Chicago,1967)

Serge,Victor, Memoirs of a Revolutionary 1901-1941(London,1963)

Seton - Watson, Hugh, The Russian Empire 1801-1917(London,1967)

Shukman,Harold, Lenin and the Russian Revolution (London,1966)

Simpson,Sir John Hope, The Re fugee Problem(London,1939)

Skazkin, S. D. (and others),Istoriya Vizantii,3 vols (Moscow,1967)

Slusser,Robert M. and Triska JanF., A Calendar of Soviet Treaties 1917-

1957(Stanford,1959)

Squire, P. S., The Third Department: The establishment and practices of the

political police in the Russia of Nicholas I(Cambridge,1968)

Stephan, John J., Sakhalin(Oxford,1971)

Sullivant, Robert S.,Soviet Politics and the Ukraine 1917-1957(New York,

1962)

Sumner, B. H., Peter the Great and the Ottoman Empire(Oxford,1949)

Sumner, B. H., Peter the Great and the Emergence of Russia(London,1950)

Suprunenko, M. I.(and others),Istoria Ukrainskoi RSR(Kiev,1958)

Tikhonov, Nikolai(and others),The Defence of Leningrad: Eye -witness Ac-

counts of the Siege (London,1944)

Treadgold, Donald W., The Great Siberian Migration (Princeton,1957)

Trotsky, Leon, My Life (London,1930)

Vernadsky, George, The Monglos and Russia(London,1953)

Wheeler, G., The Modern History of Soviet Central Asia(London,1964)

Woodward, David, The Russians at Sea (London,1965)

Yarmolinski, Avram, The Road to Revolution: A Century of Russian Radical-

ism (London,1957)

Yaroslavsky, E., History of Anarchism in Russia (London,1937)

Zimin, A. A., Re formy Ivana Groznovo (Moscow,1960)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