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俄國曆史:9張地圖,揭秘俄國與波蘭的鬥争風雲

作者:蘭子記
俄國曆史:9張地圖,揭秘俄國與波蘭的鬥争風雲

文 | 蘭子記

編 | 蘭子記

話說,自二戰爆發,蘇聯與波蘭在世界論壇中的概述,便形影不離。

其實早在數百年前,俄國與波蘭的曆史紛争淵源,就已經道出未來……

俄國曆史:9張地圖,揭秘俄國與波蘭的鬥争風雲

1768—1795年波蘭獨立被摧毀的情況

在近日閱讀曆史文獻之時,我有幸發現了一段關于波蘭成為俄羅斯、奧地利和普魯士之間不斷輪換征服目标的曆史。

它對于我們了解歐洲曆史發展背後的動機和力量具有極高的價值。

從1700年開始,直到1768年,這個曾在波蘭曆史上熠熠生輝的國家,在無休止的戰争和政治動蕩中勉強維持住了其領土完整。

1768年,俄羅斯沙皇的權威日益增強,如同鐵幕般籠罩下的波蘭在求生無望的痛苦中苦撐。

此時的波蘭人并沒有就此屈服于俄國霸權,反而在突破重圍之後,與土耳其達成聯盟,共同抵抗強大的侵略者。

然而,戰争的勝利者往往不是弱小的一方,在1774年俄國打敗土耳其大軍後,他們馬上對躺在砧闆上的波蘭再次展開可怕的餐刀行動:首次三國瓜分之戰。

珍貴的領土和資源被無情地吞噬,波蘭人的尊嚴也被踐踏在腳下。

1795年,盡管波蘭軍隊進行了頑強抵抗,但其獨立性最終還是徹底被粉碎,波蘭就這樣被滅絕性的瓜分了。

這次分割的受害者不僅僅是波蘭人民,還有約六百萬新的臣民從此淪為俄羅斯沙皇的奴隸,其中更有超過一百萬的猶太人成為這個龐大數字中的一部分。

這一切都令人痛惜不已,也為整個歐洲的未來蒙上了一層陰霾。

俄國曆史:9張地圖,揭秘俄國與波蘭的鬥争風雲
俄國曆史:9張地圖,揭秘俄國與波蘭的鬥争風雲

1772年——1795年,俄國對波蘭的吞并示意圖

1784年—1867年俄國在美洲

在廣闊而神奇的地球上,有一片壯麗的地域“北美西北部”,也就是今天我們耳熟能詳的阿拉斯加州。

這片地區自古以來是各大帝國的角力場,從古老的印加帝國到後來的葡萄牙、西班牙、英國、法國等國家,都曾經在這裡擁有自己的殖民地或者貿易線路。

然而,真正将北部阿拉斯加以納入囊中的,其實還是它的北方鄰居:俄羅斯帝國。

俄羅斯人在17世紀開始涉足北美的土地,他們首先設立了位于舊科迪亞克的首塊殖民地。多年之後,在1799年,俄人在該地區又設立了新的城鎮。

這個城鎮很快就因為當地原住民的反抗而遭到破壞。但這并沒有阻擋俄羅斯人建設的步伐,他們緊接着于1804年在新地方設立了阿爾漢格爾斯克要塞,并在此基礎之上逐漸建立起了繁榮的商業城市錫特卡。

此後,俄羅斯人又在1811年設立了羅斯堡,它存在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抵制當時西班牙對聖弗朗西斯科地區的影響。令人惋惜的是,1841年,羅斯堡最終落入了美國的貿易公司手中。

除此之外,俄羅斯人還于1820年在夏威夷島建立過一個貿易據點。

雖然此次行動最終無果而終,但是它們向世人展示的,卻是俄羅斯人旺盛的開拓欲望和野心勃勃的戰略構想。

這種探索精神在1821年得到了充分展現,當時他們要求掌控北緯51度以北區域的專有權限。然而,這種訴求受到了美國在1823年推出的門羅主義的強烈阻撓。

不久以後的1827年,他們又在北緯54°40以北區域提出了類似的要求,希望能夠在那裡進行諸如捕魚和貿易等活動。

這時候,美國人已經開始反對其在北美洲日益擴大的影響力。

1834年,俄國人着手建造弗蘭格爾堡,旨在遏制英國在太平洋沿岸地區影響力的擴張,不過這一舉動也使得美國在阿拉斯加地區的戰略地位更為重要。

當然,阿拉斯加曆史上最著名的轉折點莫過于在1867年這項交易。

當時,俄羅斯帝國終于決定将整個阿拉斯加,連同阿留申群島、聖勞倫斯群島以及普裡比洛夫群島在内,以800萬美元的價格轉讓給了美國。

這一決定也導緻了原本在俄國統治下生存下來的30000名阿留申土著中的大部分人都被驅逐出家園,最後僅僅隻有3000餘人生還。

這個事件不僅改變了北美的地緣政治局勢,也讓世界看到了俄羅斯人在領土争奪方面所展現出來的強大實力。

雖然這些殖民地的故事早已結束,但它們留給我們的思考從未停止。阿拉斯加的發展曆程或許告訴我們,無論如何擴張,唯有尊重他人的權益,才能獲得持久的成功。

俄國曆史:9張地圖,揭秘俄國與波蘭的鬥争風雲

1721—1829年的俄國和土耳其

在世界曆史的長河中,國與國之間的紛争與和解往往交織着各自利益的博弈。由這些曲折而生動的故事,我們得以窺見其中蘊含的民族智慧和外交政策。

一:1739年《貝爾格萊德和約》

在這個時期,由于土耳其帝國的衰落和俄國的強盛,兩者之間的實力對比逐漸失衡。為了避免局勢進一步惡化,雙方決定簽署這份協定。

在和約中,特别條款明确規定俄國的船隻不得進入亞速海或者黑海,這對俄羅斯的經濟發展帶來了嚴重影響。

是以,俄國不得不開始尋求新的出路。

二:1774年《庫切克-凱納基和約》

在此期間,歐洲列強紛紛崛起,形成了一股新的外交力量,名為“神聖同盟”。

在此基礎上,簽訂了《庫切克-凱納基和約》。這項和約為俄國的商業船隻提供了通行權,允許它們自由出入黑海,并通過連接配接黑海和地中海的海峽。

至于通過海峽的貨物,對方國家有權利免費将其征用,這也使得貿易往來的風險性頗高。

三:1829年《阿德裡安堡條約》

在該合約中,俄國得到了各國承諾使它的非武器船隻能夠安全、自由地在地中海區域航行。

至此,俄國的海軍得以進入地中海,對整個歐洲的政治格局産生了深遠影響。

以上三個事件僅僅是豐富多彩的國際外交史中的幾個剪影。再次回顧這段曆史時,不論是土耳其帝國、神聖同盟還是《貝爾格萊德和約》亦或是《阿德裡安堡條約》,每個條約的背後都散發着濃厚的文化底蘊和政治智慧,每份檔案的簽定都是一次對于利益最大化的追求。

俄國曆史:9張地圖,揭秘俄國與波蘭的鬥争風雲

1700—1809年的俄國和瑞典

在壯闊的曆史長河中,大國之間的競争與合作從未停歇過。

自1621年起,瑞典就已經掌控了波羅的海、芬蘭灣和波的尼亞灣等重要戰略要地。然而,自那時以來,這片廣袤的海洋并不平靜。

17世紀中葉,沙皇彼得大帝上司下的俄羅斯帝國開始嶄露頭角,逐漸崛起為歐洲大陸上的新勢力。他通過與波蘭和丹麥這兩大藩屬國結盟,成功地穩住了西方列強的動向。

1714年,随着與普魯士和漢諾威聯手建交,俄羅斯帝國在歐洲力量的版圖上驟然拔高起來,并将因格烈亞納入自己的領土範圍。

誠然,因格烈亞隻是俄羅斯占領的一個相對較小的區域,卻是通往波羅的海的一條極為艱難且具有戰略意義的通道。

借鑒曆史經驗,我們可以發現,國際關系并不僅僅是零和遊戲,良好的合作也能帶來互利共赢的局面。

正是基于這個理念,1721年,曆經痛苦掙紮之後,俄羅斯帝國打敗了瑞典,終于打破了其長久以來的主導地位。

可以說,這一事件不僅确立了俄羅斯帝國在歐陸政治舞台上的話語權,也标志着歐陸政治格局的深刻變革。

此後,風雲突變,列國之間的政治裂痕日益加深,最終引發了曠日持久的拿破侖戰争。

在這場戰争中,俄羅斯帝國雖然兩次遭遇失敗,但是它在1808年通過吞并芬蘭,進一步鞏固了自己對波羅的海地區的控制。

俄國曆史:9張地圖,揭秘俄國與波蘭的鬥争風雲

1800—1900年俄國在高加索

在浩瀚的世界版圖上,沒有哪個地區如“高加索地域”般,經曆如此多的風雲變幻與政權更疊。

無論是西徐亞人、波斯帝國、古羅馬帝國,還是阿拉伯帝國、可薩汗國以及後來的草原民族蒙古人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都曾紛紛踏足這片土地,建立政權,行使統治權。

然而,令人唏噓的是,這些強權國家未能持續長久,其霸主地位面臨着更強勢的力量挑戰。

直至18世紀末期至19世紀初期,這段時間内這片區域才真正掌控在俄羅斯的手中,并持續至今。在此期間,高加索這片廣袤的土地也孕育出衆多部族,因生活環境和文化傳統的差異而形成不同的語言體系。

自古以來,高加索地區就以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多元的種族文化,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政治家和軍事家。

這片土地更是革命活動的策源地,曾多次反抗外來統治者的壓迫和壓制,尤其對俄羅斯的強烈抵抗。

1879年的時候,鐵腕人物斯大林便降生于這個位于格魯吉亞地區的哥裡市。

時過境遷,如今的高加索地域仍舊充滿了複雜性和多樣性。

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信仰,以及不同的風俗習慣交織在這塊狹小的土地之上,構成了一幅極其美麗卻又異常離奇的畫卷。

無論如何,正是這種獨特性和複雜性塑造了今天的高加索,使其更加具有魅力。

俄國曆史:9張地圖,揭秘俄國與波蘭的鬥争風雲

1825—1855年尼古拉一世統治下的俄國

恕我直言,憲兵在現代社會中是一種常人所誤解或不了解的角色,然而在那個充滿激情和變革的時代,他們無疑是國家政權的重要基石之一。

這就像是歐洲憲兵制度下的尼古拉一世,獨特而又神秘。他們以鐵腕手段整頓國内秩序,以對外作戰捍衛領土安全,無愧于所謂“歐洲憲兵”之美譽。

1827年,頗具創新精神的尼古拉一世創立了隸屬于内務部的特殊憲兵隊伍,其職責涵蓋了警察偵查、騷亂鎮壓以及邊境防禦等領域。

為了確定全國上下能夠團結一心,戰鬥到最後一刻,他将整個國土劃分為四十餘個憲兵區,每個區域都由一位資深将領負責指揮,以此推動帝國初期基建與軍隊重組工作。

到了1846年,他更是特意建立了一支精英騎兵,專門用于維護莫斯科至聖彼得堡之間的鐵路運輸線安全。

時光荏苒,曆史車輪滾滾向前。

到了1837年,尼古拉一世果斷實施改革,要求将憲兵區進行全面調整,調整後,總計原有約四千名憲兵士兵人數上升至一萬八千名,實力大增,威勢盛隆。

而到了1855年,這個數字甚至攀升至驚人的兩萬五千名,投入了更多的人力物力,以樹立國家權威,支援政府各項政策的執行。

然而,你可能會問,在這個複雜多變的世界裡,憲兵是如何發揮他們的重要作用呢?

且舉一例,著名的希臘獨立戰争期間,出身憲兵預備役部隊的士兵們全力以赴地保護着俄羅斯的榮耀尊嚴,直接沖突敵軍炮火,迎頭勇敢沖鋒,表現出極大的勇氣和決心。

由此可見,在關鍵時刻,憲兵往往能挺身而出,成為捍衛國家主權和人民利益的堅實盾牌。

憲兵作為正義與法制的象征,不懼挑戰,勇往直前,便是他們存在的意義。

俄國曆史:9張地圖,揭秘俄國與波蘭的鬥争風雲

1831年的波蘭起義

公元1815年,曆史上叱咤風雲的拿破侖遭遇滑鐵盧之役的慘敗,标志着歐洲封建制度的崩盤,也吹響了自由民主的号角。

同年6月,俄羅斯帝國将其占領的新波蘭地區,作為獨立的王國——波蘭會議王國,交由沙皇親自治理。

然而,這種政治妥協并未持續多久,在沙皇亞曆山大一世過世後,新任君主尼古拉一世立即對波蘭施行了限制公民自由的政策。

終于,為了争取自由和獨立而奮起反抗的波蘭人民于公元1830年發起了大規模的起義運動,公開與之對抗。

然而他們最強有力的盟友——法國,卻沒有如他們所願地給予實質性的援助,希望由此破滅。最終,這場鬥争以強大的俄軍武力鎮壓告終。

回首昔日,那是一個充滿風暴與變革的時代。

作者認為,拿破侖的失敗,拉開了歐洲現代史的序幕;而波蘭的革命和抗争,則象征着國家、民族解放的希望。

俄國曆史:9張地圖,揭秘俄國與波蘭的鬥争風雲

1861年的波蘭起義

在曆史的長河中,波蘭恰如一面鏡子,映照着國際格局的變遷和各國政治角力的曲折軌迹。

讓我們回溯到公元1831年,彼時的波蘭大地上正燃起一場反抗俄國壓迫的熊熊戰火。

然而,這場由波蘭貴族與土地所有者主導的起義,經過長久激蕩,最終在公元1860年,演變為一股浩瀚的反抗之潮,蔓延至國内的中産階級及知識分子群體之間。

公元1861年,波蘭會議王國全境烽煙四起。他們奮勇抗争,投入了長達三載,艱苦卓絕的奮鬥曆程。

盡管如此,英勇的起義軍終究未能改變命運的軌迹,其反俄鬥争最終以失敗告終。

在此過程中,沙皇政府亦不得不尋求奧地利與普魯士兩大列強軍隊的援助,以應對這場懸于生死邊緣的政治危機。

回首望去,這場戰争背後的背景頗為複雜。

一:從國際氛圍來看

自拿破侖戰争結束後,歐洲各大國逐漸形成穩定的格局,維系其統治地位的重要手段便是對内部的封建勢力進行鎮壓。

二:從國内環境看

構成波蘭起義主力的新崛起貴族階層,他們對于舊體制的不滿情緒日益高漲,為革命的爆發埋下了伏筆。

三:從曆史影響上看

此次事件不僅加劇了沙皇俄國與周邊國家的緊張關系,還深遠地觸動了東歐地區政局的走向,成為其未來發展的顯著标志性事件。

俄國曆史:9張地圖,揭秘俄國與波蘭的鬥争風雲

結語

歲月如梭,光陰荏苒,在古今世界的舞台上,俄羅斯成就了縱橫馳騁的壯麗篇章。

從無數标記在地理版圖上的铿锵足迹中,我們得以洞悉她輝煌的人文勝景,揭開她璀璨的曆史畫卷,體悟她深摯的文化内涵。

在這裡,地圖成為了一份言簡意赅的曆史文獻,也是一座宏偉堅實的文化豐碑,它為我們展示出人類文明演進的雄渾精神脈動。

縱覽地理版圖上的标記,時間留下的痕迹無可隐藏。

它們承載了曆史脈絡,使得我們能夠深度觀察這片美麗土地所蘊含的豐富文化傳續,而且能感受到那份源自于生機勃勃的生活韌性和滾滾向前的曆史狂潮。

撫今追昔,不知你是否留意到了,每一場重大的曆史變革,都會催生出一股深厚濃烈的曆史迷霧,這就是頁岩上矗立的冷峻痕迹,也是文明進步的榮耀見證。

讀懂地圖,就是品讀曆史。

隻要我們用心去觸摸這些曆史的符号,我們就能深刻了解俄羅斯文明的脈搏,就能感覺俄羅斯文化的内在底蘊,同時也能體驗到俄羅斯波瀾壯闊的曆史變遷。

如此,我們才算真正走進了俄羅斯,走進了他的靈魂深處。

參考資料:

(V) ARTICLESAnon,“How the Bear Learned to Swim’, The Economist (London, 24-30 0ctober 1970)

Bealby, John Thomas, Kropotkin, Prince Peter Alexeivitch, Philips, Walter Ali-son and Wallace, Sir Donald Mackenzie,"Russia’,The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Eleventh edition,London and New York,1910)

Carsten,F. L.,The Reichswehr and the Red Army 1920 - 1933,Suruey(London,1962)

Dziewanowski,M.K.,Pilsudski's Federal Policy 1919-21’, Journal of Cen-tral European Affairs (London,1950)Footman, David,Nestor Makno’, St Antony s Papers No. 6: Soviet AffairsNo.2(Oxford,1959)

Lobanov - Rostovsky,A.,Anglo - Russian Relations through the Centuries’Russian Review,vol 7 (New York,1948)

Parkes, Harry,“Report on the Russian Caravan Trade with China, Journalofthe Royal Geographic Society,vol 25 (London,1854)

Stanhope, Henry,Soviet Strength at Sea’ The Times (London,, 25 January1971)Sullivan, Joseph L.,“Decembrists in Exile’, Haruard Slavic Studies, vol 4(The Hague,1954)

Russia's Attempts to Open Japan’,Russian Review ,Wildes,Harry Emerson,vol 5(New York,1945)Yakunskiy,V.K.La Revolution Industrielle en Russie’, Cahiers du MondeRusse et Sovietique (the Hague,1961)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