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俄國曆史:8張地圖,揭秘1648年—1919年,國際動蕩下的俄國形勢

作者:蘭子記
俄國曆史:8張地圖,揭秘1648年—1919年,國際動蕩下的俄國形勢

文 | 蘭子記

編 | 蘭子記

話說,今日的俄羅斯強如毛熊,無論軍事實力、科技發展,亦或是工業技術和醫療水準,都屬于世界之巅。

然而,鮮為人知的是,數百年前的俄國内部,并非陽光明媚下的湖水般平靜……

俄國曆史:8張地圖,揭秘1648年—1919年,國際動蕩下的俄國形勢

1648-1917年流放西伯利亞的情況

自古以來,懲罰罪犯的手段多種多樣,而流放制度則是其中之一。

俄羅斯的流放制度最早起源于1648年,主要針對那些欺騙性乞丐、占蔔者、拳擊手及故意縱火犯等進行處罰。這些人将被發配至西伯利亞度過餘生。

自1729年起,政府有權将政治異議分子送往該地區,這一舉措标志着流放對象逐漸擴充到政治領域。

據史料記載,自1762年起,農奴的反抗行為成為被流放的重要原因。

随着法律的演變,越來越多因為造謠、拒付賦稅等違法行為而遭受流放的案例出現,如1800年宣布對未交稅額超過三年的猶太人實施強制流放。

1825年的十二月黨人事件,流放政策在俄羅斯曆史中達到高潮階段,這批反對沙皇專制的精英人士被政府緊急流放到遙遠的西伯利亞。

而在1831年和1863年的波蘭起義事件中,政府也采取了相似的措施,而到了19世紀末期,無政府主義者、民粹主義者等各種政治觀點不同的政治人物也在流放名單之中。

作者認為,流放政策作為俄羅斯曆史上的重要刑法手段,曆經幾個世紀的變遷和發展,從最初隻針對少數罪犯的懲罰逐漸演變為具有政治色彩的改造手段。

不難看出,俄羅斯社會曆史的獨特性,以及政府對社會秩序和法制建設的不懈追求。

俄國曆史:8張地圖,揭秘1648年—1919年,國際動蕩下的俄國形勢

1840-1906年的無政府主義者

十九世紀,法國哲學家路易·勃魯東和俄國無政府主義者米哈伊爾·亞曆山德羅維奇·巴枯甯等人提出了反官僚主義和要求平等自由的思想。

然而,兩者采取的手段卻截然不同,勃魯東主張非暴力,而巴枯甯則推崇暴力革命。

蒲魯東早在1840年撰寫的著作中就明确指出,所謂的财富就是盜竊。

他主張推翻官方機構及金錢和國家體系,以期實作全人類的平等與自由。然而,他對暴力革命持謹慎态度,擔憂可能導緻新形式的奴隸統治。

俄國無政府主義者巴枯甯,則推崇更激進的手法。在1842年發表的言論中,他将破壞與創造視為同等地位的因素。

他将俄羅斯農夫視為暴力革命的工具,鼓勵開展恐怖主義活動。此外,他還贊同沙皇亞曆山大二世在聖彼得堡被暗殺所引起的更廣泛的暗殺浪潮,以此引發革命。

俄羅斯的無政府主義者克魯泡特金親王曾說過,一場巧妙的暗殺不僅給獨裁政權帶來了極端的打擊,而且打亂了其恢複的步伐。這種觀點在沙皇亞曆山大二世在1881年被刺後得到廣泛認同。

在某種程度上,無論是蒲魯東的和平演變還是巴枯甯的暴力革命,都是為了追尋平等、自由和正義的理想社會。他們雖然持有不同的方法論,但目标始終如一,即為人民謀求福祉。

俄國曆史:8張地圖,揭秘1648年—1919年,國際動蕩下的俄國形勢

1850-1870年的俄中貿易

19世紀五六十年代,惡劣的自然環境和漫長的運輸路線,給俄羅斯與中國的貿易發展帶來巨大阻礙。

然而,俄國商人憑借堅定不移的決心和堅韌不拔的精神,成功推動了這一貿易交流。

自18世紀以來,俄羅斯與中國之間就有着廣泛深入的貿易關系。

東方和西方之間跨越了浩瀚的大海和廣袤的陸地,雙向的貿易線路長達約6000公裡,并且山路曲折,運輸條件極為艱難,但這正是俄國商人“勇于探索”的見證石。

從莫斯科到中國恰克圖的距離超過4000英裡,其中90%以上需要依靠常年積雪的河流,全程需要穿越七條不同的河流,整個貿易行程需要耗時大約三年才能夠到達目的地。

此外,從蒙古的買賣城進京的路程更是長達千餘英裡,需要通過貫穿大片沙漠區域的長途跋涉,這無疑為貿易交流增加了更多障礙。

不過,俄羅斯的商人們并未被這些困難吓退,相反,在持續不斷的努力下,他們成功地開拓了貿易市場,與中國建立了穩固而長期的貿易合作關系。

俄國曆史:8張地圖,揭秘1648年—1919年,國際動蕩下的俄國形勢

1850-1890年的遠東

自1847年起至1860年間,時任西伯利亞州總督之職的尼古拉·穆拉維約夫,對華政策采取霸權主義行徑,積極推行侵略性領土擴張計劃,使中國喪失近40萬平方公裡國土。

1847年,穆拉維約夫受命治理西伯利亞,其在位14年期間,中國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帝國主義侵略。出于對英國勢力在華擴張的擔憂,穆拉維約夫試圖尋求與新興的美國建立同盟關系,以圍堵英國的野心。

最終,在1858年和1860年,俄羅斯成功侵占了大片中國領土,包括東北、西北以及新疆南部地區等地,總面積超過40萬平方公裡,這幾乎相當于當時法國和德國總面積的總和。

然而,這個龐大的領土覆寫下,人口數量卻僅有微不足道的1.5萬人。

為了促進該地區的開發,莫斯科政府強迫國内的“哥薩克軍人”移民至此,同時低價出售土地。這使得這片廣袤的領土在1880年時的人口僅達到10萬人次,而到了1897年則已經增長到31萬人。

作為最新的曆史鐵證,這件事提醒我們,無論何時何地,我們都要堅決抵制一切形式的霸權主義和侵略行徑,捍衛國家的主權和民族尊嚴。

俄國曆史:8張地圖,揭秘1648年—1919年,國際動蕩下的俄國形勢

1891-1917年的西伯利亞大鐵路

19世紀與20世紀交替之際,俄羅斯向西伯利亞大規模移民,這一地區的人口也由原來的50萬增長至近千萬之衆。

據史料記載,18世紀末期,俄羅斯的人口總數約為1400萬左右,其中僅有50萬人居住在西伯利亞。

然而,自19世紀初的1800年代起,超過500萬來自歐洲的俄羅斯人選擇遷入西伯利亞。到了20世紀初的1914年,西伯利亞的總人口已經增長到了近乎900萬人。

一方面,為了開發這個巨大的資源寶庫,從19世紀初開始,數百萬俄國人動員起來,跨越位于亞洲北部的烏拉爾山脈,來到了西伯利亞。

另一方面,政府認為把罪犯和政治犯送往這片無人管理的土地上有助于解決“犯罪問題”,是以從19世紀早期開始,搭載着這些流離失所的人們的船隻就不斷駛往西伯利亞的港口。

在這個大規模人口遷移的時代背景下,大多數的湧入者并沒有被視為外來者,而是将自己視作本地居民,積極地融入當地生态環境。

越來越多的勞動力在城市規劃裡,謀求生存和發展的機遇;許多人甚至開始通過就業為新的西伯利亞家園建設殖民地文化。

從社會發展來看,這種空前的人口增長幅度,确實對西伯利亞的經濟發展提供了難能可貴的推動力。

俄國曆史:8張地圖,揭秘1648年—1919年,國際動蕩下的俄國形勢

1872-1887年的俄國與歐洲列強

透過這張地圖,不難發現,緊張的國際局勢再度加劇,奧匈帝國、俄羅斯以及德國之間的聯盟關系正在面臨着嚴峻考驗。

各方争鬥不斷更新,為何奧匈帝國和俄羅斯希望牢牢掌握巴爾幹半島?德國又如何守護自己的利益不受損失呢?

彼時,奧匈帝國和俄羅斯皆對巴爾幹半島抱有濃厚興趣。然而,兩國的敵對行為卻被俾斯麥所遏制。這位鐵血宰相成功地區劃了兩國在該地的勢力範圍,避免戰争的爆發。

而在另一方面,德國對俄羅斯迅速接近奧匈帝國十分警惕,深知此舉可能會破壞其外交平衡。是以,俾斯麥通過多次斡旋,阻止了兩個國家形成針對俄羅斯的聯盟(其中最為突出的便是1887年德俄簽署的《再保險條約》)。

然而,俄羅斯不願輕易放棄對中歐的霸權,特别是對1815年由亞曆山大一世主導瓜分的波蘭土地,這無疑加劇了俄羅斯對奧匈帝國和德國崛起的威脅感。

此次,俄羅斯選擇站到德國和奧匈帝國這邊,以此來維護他們在巴爾幹區域的現有權益。

有時,國際間的紛争往往牽涉到複雜的利益交換和政治操作。

俄國曆史:8張地圖,揭秘1648年—1919年,國際動蕩下的俄國形勢

1890-1907年俄國和歐洲各國的力量均勢

随着時代變遷,德國和其他歐陸強國在政治、軍事等領域的角力從未停止過變化。特别是在1890年俾斯麥離職之後,這種角力愈發激烈。

如今,我們看到德國與奧匈帝國之間的合作日益加深;而曾經作為其影響力平衡工具的俄國,現在已經轉向與法國結成盟友關系。

這種轉變給原本由英國主導的歐洲聯盟增添了新的變量。盡管他們尚未正式結盟,但這一合作預示着1914年三國協約的形成,改變了歐洲原有的戰略格局。

專家們認為,此次德國與奧匈帝國的互相支援,将會促使兩國在新興的巴爾幹地區擴張各自的勢力範圍。這或許意味着俄羅斯将面臨更為嚴峻的地緣政治形勢。

然而,一些人指出,盡管這樣的局勢變動會帶給歐洲更多不确定性,但同時也為未來的合作提供了新的契機。

例如,德國和英國之間的關系是否能在新的戰略形勢下得到改善?各國之間能否建立更緊密的貿易聯系,以實作互利共赢?

作者認為,從俾斯麥離開舞台的那刻開始,歐洲的權力平衡就已經悄然發生了變化。自那以後的幾十年間,這片大陸上的政治版圖、軍事布局以及經濟聯系都在不斷演變。

這些變化不僅影響了歐陸各國間的對壘,而且為全球經濟、文化乃至思想領域都産生了極強的推動力。

俄國曆史:8張地圖,揭秘1648年—1919年,國際動蕩下的俄國形勢

1860-1895年俄國和日本在遠東

自1860年以來,俄羅斯與日本在遠東地區展開長期且激烈的較量。

此間,日本曾試圖對華、朝擴張勢力,然而在1895年戰勝清政府後,俄國等列強卻聯合剝奪了其戰果,導緻日本國内激起大規模的對俄羅斯的不滿。

同時,這些年來,歐洲勢力對華南地區的滲透日益加劇。

20世紀初,在世界舞台上,俄國和日本展開了長期的競争,包括在遠東地區的争奪。

1860年,日本在通過武力手段獲得了日本海的一處港口,進而使自己更接近亞洲大陸。以此為起點,日本開始向中國以及北韓推行更為積極的政策,試圖擴大自身的影響力範圍。

然而,1895年日本擊敗清朝後,其意圖企圖獲得更大的領土以鞏固其在亞洲的存在。但是,俄羅斯、法國、英國和德國等大國聯手抗議,結果日本的利益被嚴重侵蝕。

此次事件激發了日本社會對于俄羅斯的強烈抵觸情緒,成為兩國關系緊張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這個過程中,歐洲國家在中國南方的影響力也得到進一步提升。歐洲對于遠東地區的擴充一方面促進了國際交流與合作,但另一方面也加劇了地區沖突。

日俄戰争正是在此背景下爆發的。

這場戰争持續近六個月,最終以俄國失敗告終。結束戰争後,俄羅斯被迫割讓某些土地給日本, 但正如之前所述,這樣的行動隻引發了更加複雜和激烈的國際争端的開端,而非和平。

俄國曆史:8張地圖,揭秘1648年—1919年,國際動蕩下的俄國形勢

結語

時光荏苒,俄國與日本揭示了世界舞台的壯麗篇章。

透過地理版圖上的漫不經心,我們可以領略到其傑出的人文風光,欣賞其燦爛的曆史畫卷,感悟其深邃的文化内涵。

在此處,地圖既是詳盡無遺的史書,又是莊重實至名歸的文化遺産,為我們呈現出人類文明演進的雄渾精神節拍。

審視地圖上的标志,時光的印記無法遮掩。

它們展示了曆史發展的脈絡,使我們能夠深入探究這個美麗國度豐富的文化傳承,并體驗其生命力和曆史程序的澎湃動力。

回顧過去,你可能注意到每場重大的曆史變革都推動着一層濃厚的曆史煙雲,這便是石闆上冷漠的印記,也是文明進步的驕傲證明。

研究地圖,便如同研讀曆史。

隻需我們認真觸碰這些曆史的痕迹,就會深入了解俄羅斯文明的心跳,感覺其文化的核心,并體驗其翻天覆地的曆史巨變。

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地了解俄羅斯,走進他們的内心深處。

參考資料:

(v) ARTICLESAnon, ‘How the Bear Learned to Swim’, The Economist (London, 24-30Octo-ber 1970)

Bealby, John Thomas,Kropotkin, Prince Peter Alexcivitch,Philips,Walter Ali-son and Wallace, Sir Donald Mackenzie,‘Russia’, The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Eleventh edition,London and New York,1910)

Carsten, F. L.,‘The Reichswehr and the Red Army 1920- 1933’,Survey(London,1962)

Dziewanowski,M. K.,‘Pilsudski’s Federal Policy 1919-21’, Journal o f Central European Affairs (London,1950)

Footman, David,‘Nestor Makno’, St Antony’s Papers No.6: Soviet AffairsNo.2 (Oxford,1959)

Lobanov-Rostovsky, A..‘Anglo - Russian Relations through the Centuries’,Russian Review, vol 7 (New York,1948)

Parkes, Harry,‘Report on the Russian Caravan Trade with China', Journal ofthe Royal Geographic Society, vol 25(London,1854)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