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把一根壓緊的彈簧放入強酸溶液,彈簧溶解之後,它的能量哪去了?

作者:魅力科學君

彈簧作為一種典型的彈性體,具備了在外力作用下産生形變并在去除外力後恢複原狀的特性,在被壓緊的過程中,彈簧會經曆彈性形變,并是以具備了彈性勢能,我們可以将其看成是存儲在彈簧裡的一種能量。

把一根壓緊的彈簧放入強酸溶液,彈簧溶解之後,它的能量哪去了?

那麼,如果我們把一根壓緊的彈簧放入強酸溶液,那麼在彈簧溶解之後,它的這種能量哪去了呢?下面我們就來讨論一下這個問題。

首先來講,由于構成彈簧的物質不可能是完全均勻的,并且壓緊狀态下的彈簧,其應力也不會是完全均勻地分布,是以在彈簧的溶解過程中,各個區域的溶解速度就必定會存在着一定的差異。在這種情況下,溶解速度較快的部分會首先消失,而溶解速度較慢的部分則會暫時保持一定程度的完整。

如此一來,先溶解的那一部分就相當于提供了一定程度的“反彈”空間,甚至還可能導緻彈簧的斷裂,這就可以讓彈簧尚未完全溶解的那一部分的彈性勢能得到釋放,從能量轉換的角度來看,這些能量會轉化成它們“反彈”的動能,以及被彈簧“反彈”攪動的溶液的動能。

但問題是,彈簧先溶解的那一部分的彈性勢能哪去了?是憑空消失了嗎?當然不是,因為能量守恒定律告訴我們,能量不可能憑空消失,而隻會從一種形式轉化為另一種形式,或者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其他的物體。實際上,對于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從微觀層面來進行分析。

把一根壓緊的彈簧放入強酸溶液,彈簧溶解之後,它的能量哪去了?

正如我們所知,原子是由原子核和電子構成,其中原子核帶正電荷,電子帶負電荷,是以當大量的原子聚集在一起時,其原子核會與鄰近的電子群互相吸引,而鄰近的原子核和原子核之間、電子和電子之間又會互相排斥,這就使得原子之間既有吸引力,也有排斥力。

需要知道的是,原子間的吸引力和排斥力的大小,其實與它們之間的距離密切相關,這可以簡單地描述為,在一定的距離範圍之内,原子之間的距離遠一點,吸引力就會大一點,原子之間的距離近一點,排斥力則會大一點。

由此可知,隻有原子之間的距離剛好使這兩種力達到平衡時,大量的原子才會形成穩定的固體。

把一根壓緊的彈簧放入強酸溶液,彈簧溶解之後,它的能量哪去了?

為了友善讨論,我們不妨假設這根彈簧是由單質的鐵構成。從微觀層面來看,呈現為固态的鐵,其内部是大量的鐵原子以特定的幾何規律排列而成的晶體結構,我們可以簡單地将其了解為,在這種結構中,所有的鐵原子都在它們之間的平衡位置上振動。

為了形象直覺地描述晶體中原子的排列規律,我們通常會采用“晶格”模型,在這個模型中,原子被簡化為點,然後這些點通過假想的線條連接配接起來,就形成了一種有序的立體空間格架,這就稱為“晶格”。

把一根壓緊的彈簧放入強酸溶液,彈簧溶解之後,它的能量哪去了?

(↑鐵在常溫下的“晶格”模型)

當一根鐵質彈簧被壓緊後,其内部的一部分“晶格”也會發生形變,這種形變就會造成大量的鐵原子偏離其原本的平衡位置,如此一來,這些偏離平衡位置的鐵原子就會具備重新回到平衡位置的趨勢,這就意味着,它們具備了一種勢能,從本質上來講,這種勢能其實就是電勢能,據此我們可以得出,壓緊的彈簧在整體上所具備的彈性勢能,其實就是這些電勢能的“疊加效果”。

是以對于彈簧在強酸中先溶解的那一部分來講,其具備的彈性勢能其實是“化整為零”了,在溶解的過程中,那些具備電勢能的鐵原子有一個離開彈簧主體的過程,而在這種過程中,它們具備的電勢能就會得到釋放,從能量轉換的角度來看,這些能量就會轉化成它們的動能,通俗來講就是,它們的速度會比彈簧沒有被壓緊時更快。

而在離開彈簧主體之後,這些鐵原子又會與強酸溶液中的其他微觀粒子發生碰撞與結合,如此一來,它們的動能又會傳遞給其他的微觀粒子,這就會造成強酸溶液中微觀粒子的平均動能出現一定程度的增加。

把一根壓緊的彈簧放入強酸溶液,彈簧溶解之後,它的能量哪去了?

而我們都知道,溫度描述的其實就是物體内部微觀粒子熱運動的激烈程度,強酸溶液中微觀粒子的平均動能增加了,其溫度當然也會上升,其蘊含的熱能也就增加了,是以可以說,彈簧在強酸中先溶解的那一部分的彈性勢能,最終會轉化成強酸溶液的熱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