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王陽明以心治經:體用範疇下的“心”“經”互治

作者:拾玖談史
王陽明以心治經:體用範疇下的“心”“經”互治

王陽明治經,呈現出“心學化”的特點,充分發揮了“心”的作用。“心學”一名,最早出于明陳真晟《心學圖》。陳真晟著有二圖,一為《聖人心》,一為《學者心》,統名之為《心學圖》。此是最早正式使用“心學”一詞者。

王陽明以心治經:體用範疇下的“心”“經”互治

“心”是中國哲學史上的一個重要範疇,曆代儒者在治經過程中皆論“心”。孔孟述經言心,程朱釋經談心,到了王陽明治經更是尊心。王陽明的治經言心,一路關照孔孟程朱陸的思想,但“心”這一範疇的内涵也逐漸發生了變化。雖然都是言“心”,各自也有着不同的内涵。

孔孟德性之“心”

先秦孔孟論“心”:孔子仁義,孟子四端。在孔孟這裡,“心”涵有道德倫理意義的範疇,且具善惡。二人主張心本為善,後天發生惡。故在踐履上要求“習”,以便改惡向善。在《論語》中,“心”字共出現了 6 次。孔子雖然極少直接提到“心”字,但在與弟子交談時常提及有關“心”的内涵。

王陽明以心治經:體用範疇下的“心”“經”互治

在孔子這裡,“心”不僅是指人的思想器官,更是人的德性自覺之所。孔子論“心”,經常與“仁”“禮”聯系在一起。“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論語·雍也》“克己複禮為仁。一日克己複禮,天下歸仁焉。”

《論語·顔淵》“仁”在孔子這裡指的是“公心”,是以孔子論“心”也有了德性的内涵。在孔子這裡,“心”的本初狀态很少被追究。但在“心”的指向上,孔子的答案是明确的,即:立公心以成“仁”。

王陽明以心治經:體用範疇下的“心”“經”互治

到孟子時,“心”被重視起來。孟子經常提到“心”,在《孟子》一書中,“心”字共出現了 117 次。“心”在孟子這裡,不僅承續了孔子“仁”的先驗的道德本性,還有了更明确的價值界定。

《孟子·告子上》所提及的“四端”之心,“心”具有了德行自覺。從善惡觀方面來看,孟子認為人“心”的最初狀态是善的。他經常将“心”與“性”聯系在一起,認為“人之初,性本善”。孟子言“心”,有了“本心”的概念,并且認為這一“本心”都是善的。孟子不僅将“心”與“性”聯系起來,還與“天”聯系起來。

王陽明以心治經:體用範疇下的“心”“經”互治

是以,他提出“盡心”的工夫論。“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孟子·盡心上》在這裡,“心”又有了認知功能,并且認知的程度可以到達“知天”的地步。孟子是孔子孫子子思的弟子,他認為自己的思想承續孔子。在“心”的“仁”義方面,孟子确是承續了孔子所予的德性自覺。但于形上義而言,“心”在孟子這裡有了更進一步的發展。

程朱性理之“心”

二程與朱子思想中的“心”,繼承了張載的“心性論”内涵。張載講“心”,力求将主體意識從“道”轉向“人”,從“天道觀”轉為“心性論”。從之前對天道的重視轉到了對人道“心性”的重視。隻是至二程時,“心”的内涵通過“性即理”展現出來。

王陽明以心治經:體用範疇下的“心”“經”互治

“聖人緻公心,盡天地萬物之理,各當其分。”這裡的“心”,有孟子的善惡價值理論。心若循理,便是善的,是“公心”;若違理,便是惡的,為私心。這裡的聖人“公心”循理的思想與《中庸》中的“率性之謂道”異曲同工。後來伊川提出“性即理”的思想,“心”的作用由“性”來作為,這一點在明道的《定性書》中便可窺得一斑。

二程尊孔孟之道,對孔子“仁”的思想也是推崇。“仁者,渾然與物同體。..仁至難言,故止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識仁篇》中的“仁”就是“公心”,也是孔子德性的“仁者夫妻”。“廓然而大公,物來而順應”不僅是對張載“大心”的承續,同時也是對孔子聖人之心的闡述。伊川曾提出“心即性”的觀點:“心即性也。

在天為命,在人為性,論其所主為心。”在伊川的“心即性”思想中,并非強調“心”的主體地位,而是“天道觀”範疇。在這裡,意在闡述“心”“性”“命”的等一性,皆是“道”的另一展現。

王陽明以心治經:體用範疇下的“心”“經”互治

朱子論及“心”的哲學思想,在前儒基礎之上又有新意。宋儒皆講“心”與“理”,朱子的理學思想基本延續了程氏一脈。在二程“心與理一”思想基礎之上,朱子不用“即”字概括,而是進一步創新并提出“一心具萬理”的觀點。

在朱子這裡,“心”具有認知能力,也有善惡、動靜之分,主要表現在他的“心統性情”說。這一說法最初是張載提出來的,朱子比較贊同此說,後來“心統性情”說也成為朱子的重要思想。“心能盡性,‘人能弘道’也。”“合性與知覺,有心之名。”張載認為,“心”有知覺的能力。不僅知覺是“心”的屬性,“性”也是“心”的一部分。

王陽明以心治經:體用範疇下的“心”“經”互治

後來,朱子也時常用“知覺”來闡釋“心”。在善惡、動靜觀方面,朱子認為,“心是動底物事,自然有善惡。..離着善,便是惡。然心之本體,未嘗不善。”“心”在朱子這裡有了二分性,不僅有動靜,還可以是善或是惡的。“心,統性情者也..性無不善;心所發為情,或有不善。” “性者,心之理;情者,心之動。”朱子用已發未發來闡釋“心”“性”“情”三者之間的關系及其善惡、動靜性質。

王陽明以心治經:體用範疇下的“心”“經”互治

朱子認為,“心”就“性”而言,具有覺理的能力;就“情”而言,是發動的實踐。“性”是“心”未發時的狀态,是善的;“情”是“心”已發的實踐活動,有善有惡。此外,朱子承二程思想又将“心”作出“道心”與“人心”的區分,并認為道心“源于性命之正”,人心“生于形氣之私”。

陸王本體之“心”

陸九淵與朱子同處于南宋時期,二人皆認為自己的思想秉持孔孟“心”傳,但二者的理路卻大相徑庭。陸九淵是宋明心學的開創者,生平的著作極少,其思想基本可從相關語錄或書信中看出。陸九淵的心學思想成熟較早,且思想内容在其早晚年基本沒有變化,大緻可以用兩個字來概括——“本心”。

王陽明以心治經:體用範疇下的“心”“經”互治

陸九淵論及心性思想時,經常提到“本心” “吾心”等類似詞彙。陸九淵有關“本心”的思想源自《孟子·告子上》,是以他的“本心”有了“仁”義的德性自覺,諸如:“仁即此心也”“故仁義者,人之本心也”。

陸九淵不贊同朱子将《孟子》的“本心”诠釋為“羞惡之心”,認為應當是本來固有的“仁”義之心。他也不認可朱子區分“四端”為情、仁義禮智為性的觀點,認為朱子誤解了孟子的思想,而“四端”、仁義禮智都是本心所具有的德性。

王陽明以心治經:體用範疇下的“心”“經”互治

在陸九淵的思想裡,“心”具有超越時空的能力,他曾提出“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的觀點。陸九淵認為“心即理”,他思想中的“心”具有普遍性,在價值自覺方面對其他價值标準有着統攝意義。是以,他提出“盡心”的工夫論,走的是本體形上義,反對朱子的“格緻”形下義工夫論。

對于宋儒有關“道心”“人心”的觀點,陸九淵認為“心一也,人安有二心”“天理人欲之分,論極有病”。陸九淵反對程朱以天理、人欲作出“道心”“人心”的分别,認為孔孟之“心”屬心性論範疇,而程朱之解屬天道觀範疇,并非孔孟本意。

王陽明以心治經:體用範疇下的“心”“經”互治

王陽明延續陸九淵“心即理”的思想,但又覺得陸九淵講“心”粗略了些,不夠明細。是以,王陽明在陸九淵的“心即理”基礎之上,明确了“心”的内涵,繼而提出“心外無理”“心外無物”“心外無事”。此處的“心”不是為了闡釋知識的認知之“心”,而是自覺主體性的“心”,具有超越實體意義又兼具貫通性。

王陽明同意陸九淵的“一心”說法,不贊成朱子的“二心”說。“心一也,未雜于人謂之道心,雜以人僞謂之人心。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初非有二心也。”王陽明認為朱子的思想支離,将重心放在獨立個體的特殊性方面。王陽明論“心”,并非認知意義上的“心”,是以他的重心不在個體事物的獨立意義與獨立價值,而是放諸于共有的、自覺的德性意義。

王陽明以心治經:體用範疇下的“心”“經”互治

是以,“成德”成為他治經的目的。既然此“心”是人人皆有的德性自覺意識,是以善惡觀方面,王陽明認為是沒有善惡是非的本體。這一本體之“心”,王陽明稱之為“良知”。在王陽明看來,常人的“心”不能明天理是因為被私欲所蔽,但本心還在。

若要往好的方向轉變,隻需要“明”“正”“複”即可。“明心”“正心” “複那心體”“緻良知”亦成為王陽明思想的實踐工夫。“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四句教”内容充分說明了王陽明的心學思想。無論是形上形下義、本體工夫,還是善惡、動靜性都從中展現了出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