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王阳明以心治经:体用范畴下的“心”“经”互治

作者:拾玖谈史
王阳明以心治经:体用范畴下的“心”“经”互治

王阳明治经,呈现出“心学化”的特点,充分发挥了“心”的作用。“心学”一名,最早出于明陈真晟《心学图》。陈真晟著有二图,一为《圣人心》,一为《学者心》,统名之为《心学图》。此是最早正式使用“心学”一词者。

王阳明以心治经:体用范畴下的“心”“经”互治

“心”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个重要范畴,历代儒者在治经过程中皆论“心”。孔孟述经言心,程朱释经谈心,到了王阳明治经更是尊心。王阳明的治经言心,一路关照孔孟程朱陆的思想,但“心”这一范畴的内涵也逐渐发生了变化。虽然都是言“心”,各自也有着不同的内涵。

孔孟德性之“心”

先秦孔孟论“心”:孔子仁义,孟子四端。在孔孟这里,“心”涵有道德伦理意义的范畴,且具善恶。二人主张心本为善,后天发生恶。故在践履上要求“习”,以便改恶向善。在《论语》中,“心”字共出现了 6 次。孔子虽然极少直接提到“心”字,但在与弟子交谈时常提及有关“心”的内涵。

王阳明以心治经:体用范畴下的“心”“经”互治

在孔子这里,“心”不仅是指人的思想器官,更是人的德性自觉之所。孔子论“心”,经常与“仁”“礼”联系在一起。“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论语·雍也》“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论语·颜渊》“仁”在孔子这里指的是“公心”,因此孔子论“心”也有了德性的内涵。在孔子这里,“心”的本初状态很少被追究。但在“心”的指向上,孔子的答案是明确的,即:立公心以成“仁”。

王阳明以心治经:体用范畴下的“心”“经”互治

到孟子时,“心”被重视起来。孟子经常提到“心”,在《孟子》一书中,“心”字共出现了 117 次。“心”在孟子这里,不仅承续了孔子“仁”的先验的道德本性,还有了更明确的价值界定。

《孟子·告子上》所提及的“四端”之心,“心”具有了德行自觉。从善恶观方面来看,孟子认为人“心”的最初状态是善的。他经常将“心”与“性”联系在一起,认为“人之初,性本善”。孟子言“心”,有了“本心”的概念,并且认为这一“本心”都是善的。孟子不仅将“心”与“性”联系起来,还与“天”联系起来。

王阳明以心治经:体用范畴下的“心”“经”互治

因此,他提出“尽心”的工夫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尽心上》在这里,“心”又有了认知功能,并且认知的程度可以到达“知天”的地步。孟子是孔子孙子子思的弟子,他认为自己的思想承续孔子。在“心”的“仁”义方面,孟子确是承续了孔子所予的德性自觉。但于形上义而言,“心”在孟子这里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

程朱性理之“心”

二程与朱子思想中的“心”,继承了张载的“心性论”内涵。张载讲“心”,力求将主体意识从“道”转向“人”,从“天道观”转为“心性论”。从之前对天道的重视转到了对人道“心性”的重视。只是至二程时,“心”的内涵通过“性即理”体现出来。

王阳明以心治经:体用范畴下的“心”“经”互治

“圣人致公心,尽天地万物之理,各当其分。”这里的“心”,有孟子的善恶价值理论。心若循理,便是善的,是“公心”;若违理,便是恶的,为私心。这里的圣人“公心”循理的思想与《中庸》中的“率性之谓道”异曲同工。后来伊川提出“性即理”的思想,“心”的作用由“性”来作为,这一点在明道的《定性书》中便可窥得一斑。

二程尊孔孟之道,对孔子“仁”的思想也是推崇。“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仁至难言,故止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识仁篇》中的“仁”就是“公心”,也是孔子德性的“仁者爱人”。“廓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不仅是对张载“大心”的承续,同时也是对孔子圣人之心的阐述。伊川曾提出“心即性”的观点:“心即性也。

在天为命,在人为性,论其所主为心。”在伊川的“心即性”思想中,并非强调“心”的主体地位,而是“天道观”范畴。在这里,意在阐述“心”“性”“命”的等一性,皆是“道”的另一展现。

王阳明以心治经:体用范畴下的“心”“经”互治

朱子论及“心”的哲学思想,在前儒基础之上又有新意。宋儒皆讲“心”与“理”,朱子的理学思想基本延续了程氏一脉。在二程“心与理一”思想基础之上,朱子不用“即”字概括,而是进一步创新并提出“一心具万理”的观点。

在朱子这里,“心”具有认知能力,也有善恶、动静之分,主要表现在他的“心统性情”说。这一说法最初是张载提出来的,朱子比较赞同此说,后来“心统性情”说也成为朱子的重要思想。“心能尽性,‘人能弘道’也。”“合性与知觉,有心之名。”张载认为,“心”有知觉的能力。不仅知觉是“心”的属性,“性”也是“心”的一部分。

王阳明以心治经:体用范畴下的“心”“经”互治

后来,朱子也时常用“知觉”来阐释“心”。在善恶、动静观方面,朱子认为,“心是动底物事,自然有善恶。..离着善,便是恶。然心之本体,未尝不善。”“心”在朱子这里有了二分性,不仅有动静,还可以是善或是恶的。“心,统性情者也..性无不善;心所发为情,或有不善。” “性者,心之理;情者,心之动。”朱子用已发未发来阐释“心”“性”“情”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其善恶、动静性质。

王阳明以心治经:体用范畴下的“心”“经”互治

朱子认为,“心”就“性”而言,具有觉理的能力;就“情”而言,是发动的实践。“性”是“心”未发时的状态,是善的;“情”是“心”已发的实践活动,有善有恶。此外,朱子承二程思想又将“心”作出“道心”与“人心”的区分,并认为道心“源于性命之正”,人心“生于形气之私”。

陆王本体之“心”

陆九渊与朱子同处于南宋时期,二人皆认为自己的思想秉持孔孟“心”传,但二者的理路却大相径庭。陆九渊是宋明心学的开创者,生平的著作极少,其思想基本可从相关语录或书信中看出。陆九渊的心学思想成熟较早,且思想内容在其早晚年基本没有变化,大致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本心”。

王阳明以心治经:体用范畴下的“心”“经”互治

陆九渊论及心性思想时,经常提到“本心” “吾心”等类似词汇。陆九渊有关“本心”的思想源自《孟子·告子上》,因此他的“本心”有了“仁”义的德性自觉,诸如:“仁即此心也”“故仁义者,人之本心也”。

陆九渊不赞同朱子将《孟子》的“本心”诠释为“羞恶之心”,认为应当是本来固有的“仁”义之心。他也不认可朱子区分“四端”为情、仁义礼智为性的观点,认为朱子误解了孟子的思想,而“四端”、仁义礼智都是本心所具有的德性。

王阳明以心治经:体用范畴下的“心”“经”互治

在陆九渊的思想里,“心”具有超越时空的能力,他曾提出“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的观点。陆九渊认为“心即理”,他思想中的“心”具有普遍性,在价值自觉方面对其他价值标准有着统摄意义。因此,他提出“尽心”的工夫论,走的是本体形上义,反对朱子的“格致”形下义工夫论。

对于宋儒有关“道心”“人心”的观点,陆九渊认为“心一也,人安有二心”“天理人欲之分,论极有病”。陆九渊反对程朱以天理、人欲作出“道心”“人心”的分别,认为孔孟之“心”属心性论范畴,而程朱之解属天道观范畴,并非孔孟本意。

王阳明以心治经:体用范畴下的“心”“经”互治

王阳明延续陆九渊“心即理”的思想,但又觉得陆九渊讲“心”粗略了些,不够明细。因此,王阳明在陆九渊的“心即理”基础之上,明确了“心”的内涵,继而提出“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此处的“心”不是为了阐释知识的认知之“心”,而是自觉主体性的“心”,具有超越实体意义又兼具贯通性。

王阳明同意陆九渊的“一心”说法,不赞成朱子的“二心”说。“心一也,未杂于人谓之道心,杂以人伪谓之人心。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初非有二心也。”王阳明认为朱子的思想支离,将重心放在独立个体的特殊性方面。王阳明论“心”,并非认知意义上的“心”,因此他的重心不在个体事物的独立意义与独立价值,而是放诸于共有的、自觉的德性意义。

王阳明以心治经:体用范畴下的“心”“经”互治

因此,“成德”成为他治经的目的。既然此“心”是人人皆有的德性自觉意识,因此善恶观方面,王阳明认为是没有善恶是非的本体。这一本体之“心”,王阳明称之为“良知”。在王阳明看来,常人的“心”不能明天理是因为被私欲所蔽,但本心还在。

若要往好的方向转变,只需要“明”“正”“复”即可。“明心”“正心” “复那心体”“致良知”亦成为王阳明思想的实践工夫。“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四句教”内容充分说明了王阳明的心学思想。无论是形上形下义、本体工夫,还是善恶、动静性都从中体现了出来。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