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格物則必兼舉緻知、誠意、正心,而後其功始備而密。
初釋:
講格物就必須同時講緻知、誠意、正心,如此修養的功夫才嚴密、完備。
壺天山人诠釋:
陽明先生此處是強調了格物、緻知、正心、誠意各項功夫的統一性。修學的種種功夫,各有其作用和意義,但歸根結底,它們都是“緻良知”的功夫,而“緻良知”的功夫最終要達到的是“全體大用”的境界,不是明悟了心體、良知的一部分或者幾個方面就算開悟了,隻要于心體、良知上有一絲一毫不明白、不透徹的地方,就不能算真正的開悟。
是以,陽明先生強調“言格物則必兼舉緻知、誠意、正心”,指出修行功夫必須嚴密、完備,才能領悟心之本體的“全體大用”。